還不知道:魏忠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說起魏忠賢,各位朋友們肯定都不會感到陌生吧,很多人都認為魏忠賢是一個大奸臣,但是歷史上的魏忠賢真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嗎?其實不然,魏忠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上是明朝的一個工程,雖然魏忠賢殺了很多忠臣,但是如果魏忠賢不死的話,那么也許明朝還能夠再撐幾年,可惜的是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在哥哥死后僅僅三個月就把魏忠賢給處死的,徹底鏟除了閹黨勢力,這也導致明朝加速滅亡。天啟皇帝在臨死之前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朱由儉并且還給朱由儉留下了一句遺言,告訴弟弟智力朝政,一要仰仗張皇后,二要依靠魏忠賢。可惜朱由檢只聽進去的第1句話,對第2句話沒有理解深刻,所以這也導致了自己最終吊死在歪脖樹上。
大部分人們在談論歷史的時候,都是在痛罵魏忠賢,認為魏忠賢是一個結黨營私獨斷專橫的人,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注意當時的現(xiàn)實情況。雖然魏忠賢大權獨攬,經常殺害那些忠臣非常的殘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魏忠賢確確實實為大明皇朝的穩(wěn)定發(fā)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魏忠賢發(fā)明的工傷稅還很好的解決了當時的政府財政危機,給邊關的軍隊提供了足夠的軍餉,而且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還能夠政績救災這些事情,相對于魏忠賢做的壞事簡直是功大于過。而且魏忠賢所做的壞事跟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什么關系,就比如說魏忠賢曾經自封為九千歲,要知道這個稱號跟老百姓又有什么關系,只要皇帝愿意,哪怕魏忠賢叫一個九萬歲也沒人管。
并且我們還要知道魏忠賢是一個太監(jiān),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太監(jiān),所以他的身份和學歷就已經決定了,魏忠賢不可能坐上皇位,所以魏忠賢只能夠在皇帝前面替皇帝做一些事情。有了皇帝的支持,雖然不能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但是殺幾個反對派還是可以輕而易舉做到的,為什么說魏忠賢背后的支持者是天啟皇帝呢?原因就是天啟皇帝在臨死時對魏忠賢的評價:恪謹忠貞,可計大事。而崇禎皇帝卻沒有天啟皇帝的長遠目光,天啟皇帝早就已經看出來了,魏忠賢這個人雖然劫檔隱私,但是從來沒有謀反的意思,只要能夠在自己的手下安安穩(wěn)穩(wěn)的工作,你愛干什么干什么跟我沒有什么關系,畢竟保住大明江山才是第一要事。
而崇禎皇帝最大的錯誤就是太想有一番作為了崇禎皇帝之所以殺掉魏忠賢,并不是認為魏忠賢對自己的皇位產生了威脅,而是崇禎皇帝想要獨掌朝政,也對于自己的實力有過多的誤解,崇禎皇帝認為自己可以離開魏忠賢挽救大明皇朝于水火之中,雖然這一點想法還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崇禎皇帝根本沒有執(zhí)掌朝政的經驗,也拉不下臉向魏忠賢請教,所以才導致朱氏皇朝覆滅在自己手中。崇禎皇帝以為自己拿下魏忠賢就可以獨攬朝政,想干什么都可以。但是他卻沒有想到魏忠賢死后,朝廷之中的各種黨派沒有了魏忠賢的牽制,更加的猖狂,而這些因素也讓崇禎皇帝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閹黨被自己給鏟除了,那只能夠去用東林黨了,結果在一系列的騷操作之下,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的覆滅,隨后又不得不重新啟用閹黨,但是這個時候為時已晚,根本無法幫助閹黨樹立起權威了。
大明皇朝之所以能夠受到百姓的愛戴,就是因為自古大明的皇帝只會去剝削商人,還有富人從來不會去剝削窮人老百姓,但是崇禎皇帝卻取消了工商稅,往農民身上加稅。農民日子過不下去了,自然就會跳出來造反,而且邊關沒有充足的軍餉,也難以壓制大清王朝的崛起。如果非要去評價魏忠賢的話,那么也許魏忠賢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個好太監(jiān),但是絕對沒有史書之中記載的那樣,十惡不赦。
有些人說只要魏忠賢不死,大明皇朝就不會負面,雖然這些說法有些夸張,但是只要魏忠賢不死,大明皇朝再延續(xù)個幾年還是沒問題的,光看魏忠賢的魄力以及對于朝政的掌控能力,這是朝中大臣其他人基本上辦不到的。
事實上,魏忠賢對東林黨人打擊最大的就是征收工商稅,這也是明朝不可以不亡的一個重要手段。眾所周知,明朝是有朱元璋白手起家打下來的,朱元璋自然是心疼農民,所以農業(yè)的賦稅一直很少,國庫收入不多。征收工商稅的好處就是國家富裕了,才能夠有錢招兵打仗,農民賦稅不受影響,穩(wěn)定江山,所以當年魏忠賢得勢的時候可以征地遼東,西北無起義。
?
因此,來看魏忠賢的閹黨雖是大權在握,貪了不少錢,但是他確實為國家增收了,只是剝削了地主階級,他始終是廠衛(wèi)的人。廠衛(wèi)的根本目的就是鞏固皇權,魏忠賢知道自己是依附于皇帝的,所以在邊境戰(zhàn)事上盡量給錢給糧,不逼迫窮農民再交錢了。
?
相反,東林黨人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江南地主階級的代表,東林黨的成因就是一個東林書院的開辦,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大會,來者都有官員、文人、大富商。因此,崇禎滅了魏忠賢之后,東林黨人在朝政之上一家獨大,江浙地區(qū)的地主階級開始游說眾臣要求皇帝取消工商稅。
?
崇禎皇帝雖是一家之主,可是也是要有群臣協(xié)助才能管理國家的啊,群臣全部上奏要求取消工商稅,就是崇禎大權在握,也不敢與群臣對抗,怕是被罵為昏君,另立新帝。所以,崇禎只能取消工商稅。產生的后果就非常的明顯了,那就是沒錢,要從其他地方要,就只能剝削農民了。
?
結果,剛好西北地區(qū)大旱,農民沒飯吃了還要給官府納糧,不造反能行嗎?盡管明朝能夠多次打敗李自成還是讓他東山再起,就只因為一句話:闖王來了不納糧!可見,取消工商稅,沒錢打東遼,只能加重農民賦稅的后果是多么的嚴重。所以,才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
他不要說阻止明朝的滅亡,連延緩也做不到。中國古代傳統(tǒng)王朝的興衰更替自有其規(guī)律,明朝后期文官集團獨大、士紳失控、宗室累贅、朝廷財政總破產,導致軍力衰落,要扭轉這些現(xiàn)象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何況魏忠賢和他背后的天啟皇帝在治國并無清晰的政策,在朝野都得不到廣泛支持,靠派出太監(jiān)到地方掠奪財富改善財政的方法并不高明,反而加劇了矛盾。連張居正這樣的人杰也救不了大明,何況魏忠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9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