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弓箭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戰(zhàn)略游戲中,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鐵律。就是弓兵騎兵步兵三者互相克制。在光榮的三國志中的序列是弓兵克騎兵,騎兵克步兵,步兵克弓兵。而在全面戰(zhàn)爭系列中,弓兵在遠程攻擊時效果良好,但是一旦突破到面前立馬變成戰(zhàn)五渣。而在電影指環(huán)王中的精靈射手,更是一群小白臉加身板單薄白衣飄飄。長此以往,就給人一種刻板的印象——弓箭手都是一群脆皮。
實際上,如果翻看中國的一些文獻、畫作,就會發(fā)現(xiàn)古代的弓箭兵并不是小身板,而是虎背熊腰的壯漢。尤其是在演義小說中,這些人動不動就是能開幾石弓,一頓吃上幾斤肉幾斤酒的家伙。例如后世對《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的印象是這樣的。更不要說《三國演義》中的黃忠,轅門射戟的呂布。以及射虎入石的李廣、百步穿楊的養(yǎng)由基。
實際上,單純從使用弓這一武器需要的體力上來看,弓箭手就不可能是瘦皮猴。戰(zhàn)斗用弓箭的拉力,如果按宋朝的計量單位為準的話,等級基本上在八斗、一石、一石二左右,換算到現(xiàn)代弓箭的話,拉力大約等于九十磅、一百三十磅、一百八十磅左右。如果有關(guān)注奧運會射箭項目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奧運會比賽用弓的話,反曲弓是不能超過50磅的拉力的,而用于狩獵的反曲弓也就是65磅的樣子。
那么開弓磅數(shù)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按104磅的拉力,也就是大約47千克,如果要開這種弓,起碼要能坐著單手舉起47千克的啞鈴才能算是最低標準。按這種的體力,你覺得他有可能在戰(zhàn)場上是一個脆皮嗎?另外,有時候弓箭手也會攜帶近戰(zhàn)武器,在前方重步兵陣列被沖破后,弓兵會迅速完成近戰(zhàn)切換。史料記載,中國的弓兵攜帶的近戰(zhàn)武器是骨朵,而滿清時期弓兵還有攜帶刀劍的。
其實按照唐朝的府兵制以及后期的募兵制,要求士兵都攜帶弓箭和刀,所以不存在職業(yè)弓箭手的說法,按照通典中的記載,弓箭的裝備率是“十分”,也就是百分之百。明朝時期的戚家軍也是類似的情況,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槍手還是刀斧手,都是要攜帶弓箭的。
因此回到本文的標題部分,古代弓箭手都是脆皮嗎?怕是打起來糊你一臉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9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