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明朝的嚴嵩,為明代三大奸臣之一,他的奸甚至是得到了史記的“認可”,自家財富一度比國家還要多,全是通過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嗡谩?/p>
嚴嵩踏入官場的第一步就是考取功名,能夠通過科舉考試,想來嚴嵩的才學(xué)也不會差,作為翰林院庶吉士,前途也算是一片光明了??善×耍荒苁腔丶茵B(yǎng)著,閑暇的這段日子,他精進自己的文學(xué)造詣,以才學(xué)聞名當(dāng)?shù)?,直到現(xiàn)在還留著他的許多詩篇,這樣看來嚴嵩是個大才子,可為什么后來會變成大奸臣呢?
在他病愈后回朝做官,并不滿足如今的地位,所以他想要討好皇帝,當(dāng)時的嘉靖皇帝沉迷修道成仙,會寫些祭祀文章,就算是告訴神仙了,而嚴嵩的文學(xué)造詣此時就派上了用場,他為嘉靖寫了許多詞,讓嘉靖很是受用,連著給他升了幾任官職,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等。
皇帝一心求道,根本不關(guān)心國家大事,實際上就是嚴嵩掌握大權(quán),可嚴嵩只是有文學(xué)才華,根本擔(dān)不了治國大任,這也讓許多臣子們看不慣他靠拍馬屁得來官職的行為,不過這也給某些存心思的官員提供了升職之路,那就是巴結(jié)嚴嵩,討好行賄。
這樣一來,嚴嵩一人中飽私囊,不只是買賣官職,他的心思放在了軍營中,因為軍餉一直都是重頭,更是有利可圖,只顧著自己,完全不顧守衛(wèi)邊疆的士兵,使得階級矛盾更加激化??蛇@一切都是源于皇上的恩寵,若是沒有恩寵,那么嚴嵩也就不能再作威作福了,收回官位,財產(chǎn)上交,沿街討飯,活到了87歲,曾經(jīng)的萬人之上,如今卻連個棺材都沒有,更沒有人為他送葬。
嚴嵩沒有一番雄偉壯志,只是想著眼前利益,他的父親便為做官努力了一輩子,可始終不如愿,于是便想自己的兒子能夠入朝為官,嚴嵩也的確是做到了??捎质遣×耸嗄?,這十多年間朝中的奸臣是劉瑾,同樣是權(quán)傾朝野,可還是倒臺了,隨后便是嚴嵩回朝,沒想到他又是第二個劉瑾。
他像他的父親一樣,同樣是為官位而努力,有了官職就想要更高的,好不容易再朝中看到了老鄉(xiāng)的夏言,夏言頗得皇帝恩寵,所以嚴嵩便想著討好夏言,起初夏言并不在意,但嚴嵩上趕著請他到家中做客,甚至是跪在夏言的門前,反而是讓夏言心中過不去了,便接受了嚴嵩的邀請,酒席中嚴嵩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想要讓夏言替他在皇上面前好言幾句,果不其然隨后不久嚴嵩進入了內(nèi)閣。
誰曾想嚴嵩竟是個白眼狼,絲毫不顧當(dāng)初夏言的提攜之恩,而是與他作對,想要扳倒夏言,這樣他就獨得皇上恩寵,一人獨大了,派人去監(jiān)視夏言的一言一行,再挑不好的匯報給皇帝,終于夏言不再被皇帝重用,哪怕是兩年后再次被重用,兩人針鋒相對,可嚴嵩竟然是買通了邊境的將軍,讓人誣陷夏言勾結(jié)韃靼,夏言再次失去皇帝的信任。
即使夏言回家,嚴嵩也仍舊不放心,不斷地向皇帝說夏言的壞話,惹怒了皇帝,夏言落得被砍頭的下場,他的親信也被嚴嵩打擊,若是當(dāng)時的夏言知道自己日后會被嚴嵩這樣對付,恐怕就是嚴嵩跪死在門口,他也不會心軟的。
嚴嵩如愿成為內(nèi)閣首府,嘉靖不管事,認為嚴嵩為他好,便將事務(wù)讓嚴嵩代為管理,將嚴嵩的兒子嚴世藩也招入朝廷做官。更是為朝廷招了一個大禍害,父子倆在朝廷狼狽為奸,收買太監(jiān)監(jiān)視皇上的一舉一動,絲毫不將皇帝放在眼中。
朝廷中大臣們稱這父子倆為“大小丞相”,做官二十年從未做過好事,倒是把各地的財富全都收入他們的囊中,嚴世藩絲毫不覺得過分,甚至說出了“朝廷無我富”的狂妄之語,可他們還是忘了寵臣的結(jié)局,一旦沒有皇帝看重,那么他們的下場不會好看。
掌握了朝政,嚴嵩父子大概也沒想到最終扳倒他們的竟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道士,嘉靖皇帝沉迷修道,嚴嵩正是因為投其所好才能得到恩寵,可真正的道士來了,心學(xué)傳人,專為皇帝傳授修道之學(xué),皇帝自然是更為看重道士。道士早就聽說過嚴嵩父子的所作所為,所以便憑借迷信的言論,讓皇帝將他們貶為庶人,成為乞丐。
奸臣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會被人不齒的,因為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可只有他們想著如何將他人的利益據(jù)為己有,一旦皇上不再重用他們,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提到明朝的嚴嵩首先想到的是嚴嵩是個大奸臣。嚴嵩家境不好,但父親重視他的教育,他三歲會寫字,19歲考取功名,26歲當(dāng)官。他初期是個勤儉的好官,后來成為奸臣,我覺得主要是他出身低微為了保住地位不斷地失去了底線,慢慢的變成了一個貪戀錢財,誣陷忠臣的奸臣。
可以說嚴嵩非常厲害,年紀輕輕考取了功名而且文采非常好。當(dāng)官初期嚴嵩面對一個整日研究道教,不理世事的皇帝,但是他卻每次都加班加點地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wù)。
嚴嵩生活節(jié)儉,一輩子只有一個妻子,這在當(dāng)時是非常難得的,沒有三妻四妾,夫妻很恩愛。嚴嵩想辦法為朝廷開源節(jié)流,勸阻皇帝不必要的開支,比如皇帝想修京城周邊四面墻,由于明朝國庫一直不充足,嚴嵩勸皇帝先修南邊的墻。在黃河洪水泛濫的時候提醒皇帝救災(zāi),并親自參與監(jiān)督修復(fù)河道。
嚴嵩本人也做過不少好事,當(dāng)時皇帝迷戀修道不問朝政,在這樣的朝局中嚴嵩為了不斷高升的地位,為了保住地位保住性命,他對皇帝拍馬屁,對同僚擋住他的道路的就陷害,一點點嚴嵩失去了原本的樸實節(jié)儉,在奸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他不眷戀自己的地位他可以放棄之前所得,那么他也許不會越陷越深,但是有了貪,他就需要為了這些權(quán)利地位做一下?lián)p人利己的事情,權(quán)位越高越容易失控。
奸臣嚴嵩后來被罷職削籍,沒收家產(chǎn),最后于貧病以及唾罵中凄慘離世。嚴嵩于明孝宗在位時的1505年考中進士,繼而進入官場。待明世宗即位之后,嚴嵩開始飛黃騰達。明世宗這位皇帝十分癡迷道教,他為了能夠?qū)P膶Q虚L生不老之術(shù)將大部分政務(wù)全都交由朝臣處理。在這種情況下,身為禮部尚書的夏言得到了重用。而當(dāng)時還只是?小嘍啰?的嚴嵩為了高升,則是極盡所能地巴結(jié)、討好夏言。
攀附于夏言的嚴嵩如愿得到了步步高升,他的官職一路從南京翰林院侍讀逐步上升為太子太傅。在官位得到提升的同時,嚴嵩所受寵信也在不斷增加。因為相比起經(jīng)常會出言勸諫明世宗不要過度沉迷道教的夏言,嚴嵩總是順著明世宗的心意行事。也正是因為這樣,嚴嵩在升任為太子太傅之后,自覺羽翼已豐的他開始處處針對夏言。后來在1548年的時候,夏言因嚴嵩的陷害而被下令處死。
夏言被殺之后,嚴嵩再一次成為內(nèi)閣首輔。在這之后,他更加不遺余力地討好明世宗,從而使得明世宗越來越寵信他。憑借寵信,嚴嵩逐漸開始擅專朝政。手掌大權(quán)的嚴嵩自然不會放過異己,是以仇鸞、沈鍊、楊繼盛等朝臣相繼遭到嚴嵩的陷害。除此之外,嚴嵩還四處斂財。在他的胡作非為之下,明朝局勢日趨混亂。但是介于他十分懂得討明世宗歡心,所以即便有朝臣上書彈劾過他,但是他始終保持著盛寵。
明世宗對嚴嵩的盛寵持續(xù)了二十多年。后來在1562年的時候,一位名叫藍道行的道士在徐階的引薦之下進了宮。本就信奉道教的明世宗對這位以扶乩聞名的藍道行自然頗為寵信。而該道士后來有一日對明世宗說:?今日有奸臣奏事。?巧合的是嚴嵩正好在這個時候前來奏事,于是明世宗自這之后開始對嚴嵩心生厭惡。待1564年,嚴嵩兒子嚴世蕃因罪被殺,嚴嵩也因此被罷官削籍并被沒收所有家產(chǎn)。1567年,奸臣嚴嵩因病逝世。
第六名:明朝——嚴嵩
嚴嵩是明朝聞名的權(quán)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xué)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xué)士。63歲拜相入閣。《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巨猾臣之一,稱其“獨一意媚上,竊權(quán)罔利”。
第五名:春秋戰(zhàn)國——慶父
慶父是春秋時代魯國的上卿。魯莊公棄世后,他派人先后殺死繼位的子般和閔公,制造內(nèi)哄。后他所逃奔的莒國受魯賄賂,將其送回,途中自縊而死。后人常把制造內(nèi)哄的人比之為“慶父”,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即源于此。
第四名:東漢——董卓
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quán)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董卓本來屯兵涼州,于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上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quán)。在把握朝廷軍政大權(quán)后,董卓借故殺死少帝劉辯,毒死何太后。經(jīng)由過程對朝廷最高階級人員的改換和措置,整個東漢政權(quán)幾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廢立、朝臣的任免、龐大政策的擬定,都由董卓說了算。
第三名:東漢——梁冀
東漢末期,梁冀官拜上將軍。漢順帝駕崩后,梁冀立沖帝。漢沖帝駕崩后,梁冀再立漢質(zhì)帝。由于漢質(zhì)帝劈面稱梁冀為“囂張將軍”,次年即被他所鴆殺,另立漢桓帝。今后他加倍專擅朝政,營私舞弊,任人唯親,放肆將官爵給以親族。梁氏一門前后七人封侯,三位皇后,六位貴人,兩位上將軍,女人擁有食邑稱君的有七人,娶公主的三人,其余任卿、將、尹、校的共五十七人。
第二名:秦朝——趙高
秦始皇死后,趙高籌劃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圣旨,逼秦始皇宗子扶蘇自盡,另立始皇季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時代獨攬大權(quán),營私舞弊,征役加倍沉重。公元前208年又設(shè)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強逼秦二世自盡,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shè)計殺掉,誅夷三族。
第一名:宋朝——秦檜
宋高宗建炎四年,秦檜逃回臨安,隨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職,紹興八年再相,前后執(zhí)政十九年。秦檜在南宋朝廷內(nèi)屬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媾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時代,他死力貶斥抗金將士。同時結(jié)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誣告岳飛,可謂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千古罪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9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