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解讀一下~
曹操小名阿瞞,這個在《三國志》中是沒有記載的。這個說法首見于,裴松之引《曹瞞傳》的注:
在《三國演義》中,曹阿瞞基本上成為曹操的代稱。查找曹阿瞞的由來,大概看到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曹操小名叫阿瞞,表示可愛的意思。《曹瞞傳》應(yīng)該是吳人所作,意圖丑化曹操;第二種說法曹操是夏侯家抱來養(yǎng)的,但曹嵩怕小孩子被要回去,所以每次提到小曹操的時候,家里人總會說瞞啊瞞,久而久之,小曹操便被叫做阿瞞。
第二種說法,個人覺得太扯,可以不用討論,曹操的祖父曹騰是中常侍,權(quán)傾朝野,《后漢書》還幫他立傳。曹嵩怎么說也是個太尉,怎么可能擔(dān)心小孩被要回去?
那第一種說法能成立嗎?某種程度上可以?!恫懿m傳》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中沒有著錄,可見在當(dāng)時屬于野史。在《舊唐書》中則記載《曹瞞傳》為吳人所作,作者不詳。而《北唐書抄》更將《曹瞞傳》放在樂部,主張曹操常和倡優(yōu)交往,還納倡女出身的卞氏為妾,因此將之列入倡優(yōu)類?;旧险?,還有史家們都不采納《曹瞞傳》。
觀《曹瞞傳》的記載,里面所呈現(xiàn)的曹操,是比較活潑,頑皮又人性化的曹操。像曹操怎么戲耍管教他的叔父,讓父親不再相信叔父打他的小報告。還有曹操當(dāng)上北門令后,不畏豪強,棒殺中常侍蹇碩叔父。從這幾個故事來看,要說《曹瞞傳》詆毀曹操也不見得,但從寫作的方式來看,《曹瞞傳》就像在寫名人八卦,那感覺就跟今天大家看壹周刊一樣,就是看爽的。
只是到《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就只剩下奸雄形象,而這個瞞字,則代表曹操性格多疑,好使計謀,因此阿瞞就是欺瞞的意思。像《三國演義》中第六十一回“孫權(quán)遺書退老瞞",就直呼曹操為老瞞,貶低曹操為不受歡迎的奸雄。所以以后還是不要叫曹操曹阿瞞了,我們可以尊敬的叫他魏太祖,或是像朋友的叫他孟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