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劉禪扶不起嗎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扶不起的阿斗這個標簽死死地刻在劉禪的身上,歷史上的劉禪給人的印象中貪圖享樂。
直至最后蜀漢亡國,被曹魏封為安樂公,背負了太多的罵名,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劉備生前諸葛亮評價過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夸贊他的聰慧和性格。劉備死前在白帝城將劉禪托付給丞相,并特意叮囑劉禪將諸葛亮父親一樣看待。
劉禪登基后,諸葛亮提議出兵北伐。
劉禪規(guī)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意思是相父剛剛遠征回來,還沒有休息多久,便又出去北伐,恐怕身體吃不消。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北伐勞民傷財,如今修生養(yǎng)息更佳。
與諸葛亮見解不同,但后續(xù)同意了諸葛亮的北伐便是全力支持,不遺余力。從這可以看出,劉禪并不是一無是處,相反是一個思慮清晰的君主。
諸葛亮出兵北伐后,劉禪即開始了朝政整頓。劉備死后,朝里無諸葛亮把持照看,劉禪要是沒點本事,又豈能安坐。
為了防止權臣權力太重問題,劉禪以費祎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管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又相互牽制,但各有側重。
蔣琬死后,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巨細,成決于丞相"的政治體制。
諸葛亮死后,姜維接任。有史學家認為蜀國衰落是因為諸葛亮北伐失敗后,姜維的十一次北伐中原,導致蜀國勞民傷財,國力衰落。
在劉禪在位的41年中,本性仁慈,為人節(jié)儉。
并沒有傳聞中奢華享樂那么不堪。只是在那個時代,蜀國的人才青黃不接。魏國,東吳虎視眈眈。
他的性格手段不夠強硬,沒有過多接觸過軍事。以至于面對戰(zhàn)爭之時,比較軟弱,缺乏君王該有的霸氣。
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他一定是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君主。
蜀國的衰落根本原有并不在于后世傳言中劉禪的不堪,而是劉備死前就已經初顯端倪。三國鼎立之勢開始在于結孫權而拒曹操,但形勢微妙。曹丕稱帝后,劉備稱帝,東吳孫權八年之后才稱帝。
劉備稱帝后出兵攻打孫權,火燒七百里連營,被陸遜擊敗,郁郁而終。
諸葛亮姜維一等主戰(zhàn)派長期北伐,消耗國力,戰(zhàn)爭不斷。沒有給蜀國修生養(yǎng)息的機會。
如果實現了北伐大計,那么蜀國可能一躍成為最強盛的王朝,一統天下。但到最后,也沒能實現諸葛亮的隆中對。
蜀國內部只剩蔣琬,典煒等人勉強支撐朝政,人才出現斷層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劉禪也是有心無力。
直至魏將鄧艾奇襲成都,劉禪顧及百姓,忍辱投降,背負罵名,到最后裝瘋賣傻,整日與宮中大臣縱情享樂,身為一位平日節(jié)儉的皇帝,不是為了蜀中百姓,又如何遭此羞辱。
真實的劉禪勤政,節(jié)儉,為民著想,可以說是一位不錯的皇帝,不過是缺少一些君王的膽識,但是也不能僅憑這些就磨滅他的功績,只能說這樣仁慈的皇帝,生錯了時代。
歷史上的劉禪是不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如同有人問,歷史上的劉備是不是個只會摔孩子摸眼淚的人?答案都只有一個,不是的。具體推敲容我慢慢展開:
第一,時勢造英雄,時勢也滅英雄。三國之所以精彩,是因為那個時代夠亂。在那個時代,涌現出了太多太多的英雄。讓一個由父親托孤成長的皇帝劉禪予以埋沒其中,這很正常。但是這種正常卻不足以把劉禪推向另一個極端,扶不起的阿斗,這就不正常了。第二,他是被托孤的帝王。白帝城劉備駕鶴西去,留下他被一幫叔輩扶持,諸葛亮的功績雖然被后人夸大,但一個值得一夸的人自然不是鼠輩。
試想,這樣的一個諸葛亮,那個扶不起的阿斗是何德何能讓老諸葛心甘情愿為他賣命到死?他爹劉備留下的那把刷子是不夠的,因此劉禪自己也應該有一把刷子,并且能把諸葛亮刷的服服貼貼。第三,他是亡國之君。但凡中國歷史上,有哪個朝代的亡國之君被后來的朝代大書特書的?沒有,反而是多加詬病,為他的亡國找一個咎由自取的根據。我們憑什么會認為后來的曹魏會對他手下留情?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漢晉春秋
由于《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的緣故,一提到蜀漢后主劉禪,很多人就想到?樂不思蜀?這句成語,而?樂不思蜀?的故事并非《三國演義》獨創(chuàng),這是有歷史依據的,其記載于東晉著名歷史學家習鑿齒編著的《漢晉春秋》,說的是后主劉禪投降以后,司馬昭設宴招待劉禪,故意讓人表演蜀地歌舞,蜀漢舊臣見狀都懷戀故國,為蜀漢的滅亡感到悲傷,然而劉禪卻談笑自若。
劉禪的確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而且,他不用說自己?樂不思蜀?,也可以保命。蜀后主劉禪,可以說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公認最?廢物點心?,最?百無一用?的庸主之一。千百年來的中國民眾,還為他發(fā)明了?扶不起來的阿斗?這樣的俗語,來嘲笑他個人能力的平庸。不過近年來卻有一種看法,認為劉禪其實大智若愚,并不是什么?扶不起來的阿斗?。而那句著名的?樂不思蜀?也是他在自保下的無奈之舉。是這樣嗎?
劉禪的確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想要判斷這位蜀后主到底是什么樣的秉性和才能,我們只需要翻開《三國志蜀書》就能一探究竟。在政治措施上,我們能看到這位蜀后主并沒有什么建樹,但也堪稱?無功無過?,因為他一直在放權,前期后期都是由諸葛亮,費祎,姜維等人主政。但是我們再看看他平日生活中的那些舉動,就知道他到底有多?廢物?了:先不說他崇信宦官黃皓,嚇得姜維不敢回成都。只說他麾下重臣劉琰,領兵和諸葛亮在外作戰(zhàn),劉禪安居于成都,居然和劉琰的老婆亂搞。還當眾把劉琰的妻子接到宮中供他享樂。后來劉琰回都,非常不爽,劉禪干脆就把劉琰殺了。試想一下,這樣的君主,不是扶不起來,難道還能算英主嗎?
在當時的情況下,劉禪不用?樂不思蜀?也沒有生命危險,說他為了保命才出此無奈之語,非常偏頗。其實在漢末,還沒有所謂的?殺皇帝?的傳統。恰恰相反,歷來對那些敵對勢力,或者遺留勢力的皇帝,統治者都不會誅殺他們,因為這樣會導致輿論風波。東吳皇帝孫皓,公然在朝堂上?懟?司馬炎,司馬炎也是一笑而過,沒有動手。可見說劉禪?樂不思蜀?為了保命,也是沒什么根據的。
綜上所述,劉禪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樂不思蜀也并不是為了保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0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