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下來還有一方面影響我們一生,那就是名字。父母都會給孩子起名字,名字里蘊含了哪些文化,從古至今我們又丟失了哪些關(guān)于名字的文化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因為名字通常會伴隨人一生,所以父母都希望找一個既有美好寓意,又好聽又好看的字給孩子,特別是對女孩子,很多人會從唐詩宋詞里尋找,如江疏影,疏影來自于宋詞“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如王葳蕤,葳蕤來自于唐詩“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我們現(xiàn)代大都認為除姓外,就是自己的名字了,其實中國傳統(tǒng)中名和字是不同的。
如我們熟知的詩人屈原,其實他本名叫屈平,字原,如項羽,其實他本名叫項籍,字羽,那為什么幾千年來人們都稱呼他們的字,而不稱他們的名呢?
中國文化里注重人的尊卑、關(guān)系的遠近,根據(jù)關(guān)系不同稱呼也不同,關(guān)系親近的如父母對子女會叫名,社會上一般的關(guān)系都會稱字或號。名是孩子一出生父母取的,字是等到他成人的時候再取,為什么這時候才取字呢?
因為舉行成人禮后,代表他已經(jīng)成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了,古時男子二十歲時會舉行成人禮,為了彰顯正式和尊重,取一個字作為正式的名字,用于社會上他人對自己的稱呼。名供長輩和自稱時用,社會上相互稱字。如諸葛亮,字孔明,別人常稱他孔明兄,他自稱本名亮,如《出師表》的第一句,就是“臣亮言”,他自稱亮。這都是中國文化里謙稱自己,尊稱他人的一種方式。
女孩子通常會在十五歲舉行成人禮后取字,或是有了婚約之后取字,《紅樓夢》里賈寶玉問黛玉:“妹妹尊名?”黛玉回其名。但寶玉問“表字如何”時,林黛玉回無字,那時候黛玉年齡未及十五,又沒有婚配,因此沒有自己的字。 后來人們常用“待字閨中”來暗指這個女孩子還沒有嫁人。
除了字之外,古人還會有號,《周禮》:“號,謂尊其名,更美稱焉”。號是一種美稱尊稱,名、字是由長輩起的,號多是自己取的,也有別人幫他起的。如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人們都稱他蘇東坡,比如鄭板橋,板橋是他的號,他本名叫鄭燮,字克柔。比如齊白石,其實他是號白石山人,他本名是齊純之。
現(xiàn)代社會當中,我們大都只有名、很少人有字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1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曹魏四朝元老蔣濟,揭秘其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