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棍棒出孝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魏晉南北朝有個叫做宇文邕的皇帝,他文武精通,道德高尚,品質(zhì)突出,可謂在古代也算是一個優(yōu)秀的皇帝,更是帶領(lǐng)著北周走向逐漸富強的道路,可惜天妒人才,宇文邕死的較早,否則的話他應(yīng)該可以一統(tǒng)大陸。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優(yōu)秀人才對于家庭教育卻并不擅長,他培養(yǎng)的兒子就如那劉嬋胡亥一般,沒過幾年就把他的大好江山給敗壞完全。
宇文邕
宇文邕很適合治理國家,但對于管教孩子,卻似乎不懂變通,只用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打罵。他的大兒子宇文赟也就是后來的周宣帝可謂是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從他入主東宮后,父親就嚴格要求他必須每日旁聽朝政,一年四季不許間斷。宇文赟是鮮卑族,自幼喜愛喝酒,酒后經(jīng)常會耍酒瘋,于是宇文邕就命令不許有人往東宮送酒,抓住就是殺頭大罪。他還命令大臣監(jiān)督太子,并且要按時向他匯報,但凡有違紀之事,就對宇文赟一陣鞭打,長久下來,宇文赟的太子做的倒像是個奴隸,渾身沒有一處好的皮肉,就這還不完,宇文邕一邊鞭打宇文赟一邊罵,還告訴宇文赟自古東宮太子多變,你想做好這個位置,就拿出本領(lǐng)給我看。
等宇文赟到了及冠之年,宇文邕就讓他帶領(lǐng)軍隊出征,征戰(zhàn)多年,給他培養(yǎng)帶兵打仗的能力。
有一次宇文赟因為偷懶在出征之后沒過太久就班師回朝,并且在途中他還干了一些欺名盜世之事,回來后就有個叫王軌的官員告狀,宇文邕聽了之后果然暴躁如雷,再次鞭打了宇文赟,并且禍及東宮,這一次宇文邕沒有手下留情,把他兒子的腳打到斷裂,直到日后還有些舊傷。
宇文赟為了不挨打,他學(xué)會了一個辦法,欺上瞞下,從此之后宇文赟做事就十分謹慎,明面上做個乖乖子,暗地里卻依舊放浪,并且他買通了匯報的官員,威逼利誘的告訴他們以后只需寫好事。
但即便這樣,還是有不少正直的官員悄悄稟告,宇文邕也曾大發(fā)雷霆,但宇文赟卻已長大,不適合再打罵,只好作罷。這一個兒子還不能讓宇文邕長點記性,之后的六個兒子他也用著這樣的教育方式,結(jié)果自然如同宇文赟一樣,沒有一個成材的家伙。在這種教育方式之下,孩子們對于宇文邕的只有仇恨。才華橫溢的宇文邕三十七歲那年就死了,他死的當(dāng)天,宇文赟就指著棺材大罵宇文邕死的太晚了,并且守孝尚未滿期,宇文赟便穿上平常衣服,不再守孝。
宇文赟當(dāng)上了皇帝后,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他,于是他就搶了父親的妃子們,并且殺了很多先皇寵臣,更改國家制度,隨后肆意妄為,結(jié)果宇文赟也是個短命鬼,短短兩年他就縱欲過度而亡,死后不到兩年,他們宇文家的江山就拱手讓人。
而那個曾經(jīng)匯報宇文赟惡行的王軌,他因為之前太過正直,不受太子收買,于是在宇文赟登基之后,他被第一個殺死,而且被強制性改名為“烏丸軌”,對他無比羞辱。
宇文赟的一生可謂是個悲劇,他或許可以成材,但卻因為父親的教育方式而選擇成蟲。
而關(guān)于打罵教育,曾經(jīng)還有一個小故事。據(jù)說有個叫李景讓的官員,他在大唐為官,他名聲很旺。但他母親名聲更旺,因為在當(dāng)時他母親可謂是打罵教育的代表人物。李景讓曾經(jīng)被多次打罵,而他的弟弟李景莊也逃不開這個魔咒,因為天性愚笨,他弟弟科舉多次落榜,每次落榜,母親就打罵一番,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他年老之時。當(dāng)時的考官實在看不下去,多次勸說其母親無用之后,決定讓李景莊通過考試,這才讓他年老后免受皮肉之苦。
生平
武成二年(560),權(quán)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始親自處理國務(wù)。 建德二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后,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門、道士并還俗,為歷史上三武滅佛之一。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開始向 宇文邕
國家納稅服役。 建德四年,他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shù)人策劃,力排眾議,決定伐齊并親自統(tǒng)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陽),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并進,攻克平陽(今山西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后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于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為后來隋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chǔ)。 宇文邕生活儉樸,諸事希求超越古人,對宇文護及北齊所修過于華麗的宮殿一律焚毀,對下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得士卒死力。 齊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為廝役的雜戶,周境有從東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虜?shù)牧既藳]為奴婢,他都赦免良人。突厥強盛,目北齊、北周為在南兩兒。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為后,滅齊之后,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其長子宇文赟即位。不久赟讓位于子宇文闡。又兩三年,楊堅受禪,建立隋朝。
評價
宇文邕是我國歷史中的一位少數(shù)民族杰出的英才之主,歷史看似要賦予他機會,卻最終沒有給予他時間。 現(xiàn)在我們都認為是隋文帝楊堅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tǒng),宇文邕這個名字,別人對他都是那么的陌生。我們不應(yīng)該忘記是他滅了北齊,使整個北方成為一體,完成了局部的統(tǒng)一,他要完成全國統(tǒng)一的愿望就在眼前的時候。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5歲,留給后人的只能是遺憾。后繼者的無能、殘暴注定了大周政權(quán)不能完成歷史的使命,也暫時推遲了中國統(tǒng)一進程。 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從小就得到宇文泰的喜愛,常對別人說 “成吾志者,此兒也?!庇钗奶┧篮蟠髾?quán)很快落到宇文護手中宇文護先后恃殺二帝。560年宇文邕即位,稱武帝。即位之初地位極為不穩(wěn),宇文護掌握實權(quán)。宇文邕只有忍耐。宇文邕為了表明自己對宇文護的信任,面對殺兄之仇裝做無所謂的樣子,對宇文護不做任何提防,處處按照宇文護的意思去做。有一次侯莫陳崇和宇文邕去原州,夜間,宇文邕執(zhí)意要回長安,別人都不明白意思。侯莫陳崇卻裝聰明對身邊眾人說今年晉公不利,晉公當(dāng)死。宇文邕聽說后,召集大臣,當(dāng)著中大臣的面把他痛罵一頓,當(dāng)天夜里侯莫陳崇就被宇文護逼迫自殺了,可見其韜光養(yǎng)晦。 公元572年,宇文護從同州回到長安,宇文邕和他一起去見太后,說太后最近經(jīng)常喝酒希望宇文護勸誡太后,并讓他對著太后宣讀《酒誥》,宇文護不知道是計,就答應(yīng)了,正在讀的時候,宇文邕用玉珽猛擊他頭部,在宦官何泉和衛(wèi)公宇文直的幫助下殺死了宇文護,隨后剪除其黨羽,從此開始掌握實權(quán)。 為了增加收入擴充軍隊武帝強制還俗滅佛。從西魏到北周建立,由于戰(zhàn)事不斷,很多壯丁都死于戰(zhàn)亂中,人口數(shù)量少,自然災(zāi)害也不斷侵襲,農(nóng)民們被迫要飯。那些寺院里的和尚、僧侶,他們不用服兵役,不納稅,不賑濟災(zāi)民,反而趁機吞并農(nóng)民土地,加重人民負擔(dān),也嚴重威脅著北周政權(quán)。于是改革政治、取消佛教勢在必行。一位叫衛(wèi)元嵩的和尚到了武帝面前述說了滅佛立道的建議。武帝很是高興,命衛(wèi)元嵩還俗,并給予了很高的職位,但衛(wèi)元嵩并沒有要。不久又因為一次農(nóng)民起義,讓他下定決心,取消佛教。 公元574年,宇文邕召集文武百官、和尚、道士等,共同討論佛、道,二教的優(yōu)劣。找到滅佛借口。此舉使北周的的國力大大增強, 公元575——577年武帝出兵滅北齊。 武帝勤與政事,生活簡樸,能和將士同甘共苦,并且不好色,后宮妃嬪僅有10余人。可惜英年早逝,“平突厥,定江南”的計劃最終沒有實現(xiàn)。
宇文邕年表
公元543年,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出生。 公元560年,宇文邕即位,是為周武帝。 公元563年,宇文邕派兵討伐北齊,不幸失敗。 公元572年,宇文邕殺掉權(quán)臣宇文護,開始親政。 公元575年,宇文邕第二次伐齊,連奪北齊30余座城池。 公元577年,宇文邕第三次對北齊用兵,攻下齊都鄴城。 公元578年,在出征討伐突厥的路上,宇文邕一病不起,回到洛陽后當(dāng)天死去。
北周宣帝宇文贇(559年-580年),字乾伯,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子,北周第四代皇帝(578年-579年),在位一年。 宇文贇即位前,父親武帝對他 管教極為嚴格,在東宮禁止宇文赟喝酒,在宇文赟率軍伐吐谷渾因為在軍中作亂被大臣王軌上告而受到懲罰。建德二年(573年),迎娶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宣政元年(578年)武帝去世后,遺詔太子宇文贇襲統(tǒng)大寶。宇文贇即位,史稱「周天元」。宇文贇在父親死后,面無哀戚,撫摸著腳上被打的杖痕,大聲對著武帝的棺材喊道:“死得太晚了!”。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史稱:“宣帝初立,即逞奢欲。”,最后甚至五位皇后并立,又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jīng)常派親信監(jiān)視大臣言行,大成元年(578年),殺了北周后期的擎天柱皇叔宇文憲。北周國勢日漸衰落。 大象元年(579年)宣帝禪位於長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楊麗華為天元皇后,住處稱為“天臺”,對臣下自稱為“天”。大臣朝見時,必須事先吃齋三天、凈身一天。又於全國大選美女,以充實后宮,大將軍陳山提的第八女陳月儀,儀同元晟的第二女元樂尚最受寵愛。由于縱欲過度,嬉游無度,宇文赟的健康惡化,大象二年五月,宇文赟有疾,於禪位后次年去世,時年二十二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