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楊瓚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雖然雄才大略,不僅鏟除了權(quán)臣宇文護,還滅亡了北齊政權(quán)??上s英年早逝,而他的繼任者北周宇文赟,只知道貪圖享樂,很快國家大權(quán)就到宇文赟的岳父楊堅的手中。而宇文赟死后,他的兒子更是年幼,到了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
楊堅當上皇帝后,他的家人們一下子從普通的貴族,變成了皇親國戚,怎么說都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但是有一個楊姓族人卻反對楊堅當皇帝,并且處處跟楊堅作對,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位楊姓族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堅的三弟楊瓚。楊堅的父親楊忠有五個兒子,其中三個是與呂苦桃所生,他們分別是長子楊堅、次子楊整、三子楊瓚,四子楊嵩、五子楊爽則是側(cè)室所生。那么作為楊堅的親弟弟,楊瓚為什么反對楊堅稱帝呢?
這位楊家三公子從小就生的一幅好皮囊,并且愛好讀書,與士子交流甚密,在當時有很高的名望,被人們稱為楊三郎。楊三郎也得到了宇文邕的賞識,并且把自己的妹妹順陽公主嫁給了他,成了北周的駙馬爺。
等到了楊堅控制了北周朝廷的時候,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就讓楊勇去請這個弟弟來助自己一臂之力。可是楊瓚雖然是楊堅的弟弟,但是他的傾向于自己的大舅哥的家族,十分反對楊堅施行篡位的事情,并且還嘲諷楊堅說:“做隋國公恐怕還保不住家人的性命,為什么要去做滅族的事呢?”
得不到楊瓚的支持,楊堅也沒有辦法,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給他封了一個大將軍。不久,又讓他擔(dān)任大宗伯,修撰禮法和典章,隨后又晉封上柱國,授予邵國公的爵位。
但是,楊瓚看到朝中很多人都不服楊堅的統(tǒng)治,知道這樣下去,楊家遲早要完蛋,不如解決掉自己這個大哥,一來可以保住北周的國祀、二來也可以保護楊家的族人。所以在楊堅還是北周宰相的這段日子里,楊瓚經(jīng)常暗中策劃殺掉楊堅,不過都沒有成功。楊堅雖然知道自己的弟弟想要害自己,但是還是很寬容,并沒有找他弟弟的麻煩。
等到楊堅當上皇帝之后,對之以禮相待,還封他為滕王,任命其為雍州牧。
按理說,楊三郎已經(jīng)當上王爺了,安安靜靜地享享清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他的媳婦順陽公主,對楊堅篡位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懷,但是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又沒有能力與之抗衡,就只能呆在家中詛咒楊堅早死,隋朝早日滅亡。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這事還讓楊堅知道了。這楊堅忍不下去了,就讓楊瓚跟他老婆離婚。楊瓚本來就反感楊堅篡位,現(xiàn)在又要自己拋棄自己的發(fā)妻,自然不同意。如此往復(fù)之后,楊堅最后還是放棄了讓楊瓚離婚的想法,但是對自己的弟弟再也不信任了。
公元581年的某一天,楊三郎跟隨楊堅到栗園游玩,玩著玩著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史書上記載的是突然死亡,不過根據(jù)楊堅和楊瓚兩人之間的態(tài)度,可以推斷出,楊瓚被楊堅害死的可能性更大。
楊瓚雖然死了,楊堅也沒有為難他的子嗣,他的兒子楊綸承襲他的爵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