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世民廢太子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唐太宗有十四子,但只有三位嫡出;分別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都為長孫皇后所生。長子李承乾早年被封太子地位穩(wěn)固,拜魏征為師,麾下良臣謀士眾多;而次子李泰,因同是“文德皇后所生”,且“聰敏絕倫”,太宗“特所寵異”。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淵冊封為宜都王,次年,李泰進封衛(wèi)王,作為秦王的嫡次子,李淵卻將其封為了正一品的衛(wèi)王以繼李元霸之后,對于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來說已是莫大的恩寵了!
本來李承乾是一個明主的苗子,可惜這一切都被足疾給毀了,李承乾因為足疾走路有點跛,這個跛足伴隨著他的終身,自從瘸了以后,李承乾的性情大變,李承乾的心路歷程,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據(jù)魯速猜測,李承乾之所以性情大變,與他內(nèi)心的夢想打碎有關(guān)。李承乾一直希望能夠成為父親那樣的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君主,而且要一表人才,也就是內(nèi)在和外在都要一流,而腳一瘸,這個夢想就永遠無法實現(xiàn),作為從小被教育要成為一代明主的李承乾心里接受不了。
唐太宗思賢若渴,一旦發(fā)現(xiàn)賢才,必禮賢下士,而承乾不聞有愛賢好善之舉, 反而“私所引接,多是小人”,令太宗十分反感。母親長孫皇后的早死,還有父親唐太宗李世民對于他的親弟弟李泰過于的寵愛,讓李承乾患得患失,魏王李泰字惠褒,小名青雀,史料記載,魏王李泰是寵冠諸王,本來按照慣例皇子被封王成年后就應(yīng)該去自己的封地,也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太喜歡這個兒子了,特許魏王李泰“不之官”可以長年留在京城居住,群臣當(dāng)然反對,但是李世民不理,于是這個與李承乾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就對皇位產(chǎn)生了幻想。
在李承乾死后,李泰意識到絕佳機會到了,他開始積極布局籌劃,準(zhǔn)備當(dāng)太子,而李世民也允諾了,這時候,出現(xiàn)了歷史上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幕,李泰竟然拍著胸脯向李世民保證,將來李泰死后就殺了自己的兒子傳位給李治,而李世民聽后“很感動”。且不說這段話存疑,是不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編造的,假如李泰真的說出這句話,那李泰的動機是什么?只有一個——取悅李世民。經(jīng)歷過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一直對殺兄奪位一事耿耿于懷,尤其還是殺死自己的同胞哥哥。李承乾,李泰與李治,都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李世民很希望幾個嫡子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因此,李泰的這番殺子傳弟的表態(tài),是在證明自己和兄弟李治多么感情深厚。
后來李世民又在朝堂把這個事講了,褚遂良聽后,指出:弟弟哪有兒子親呀,他要是連兒子都敢殺,更何況弟弟?請皇上把晉王妥善安置。李世民聽說嫡子有危險,非常著急。想到:如果立李泰,李承乾和李治都要完蛋;如果立李治,他宅心仁厚,兄弟們能夠保全?;屎笏懒?,兒子不能出意外,否則對不住她。終于,李治登上了皇位,李泰被貶到地方擔(dān)任濮王,最后,兄弟三人全部善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2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