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劉邦能建立漢朝,說明他才能杰出,為何混到50歲依然一事無成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疤烀笔鞘裁匆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當作讓我們安于天命,接受現(xiàn)在的一起,不再胡亂折騰,也就是認命。
生活在現(xiàn)代的我們,50歲或許不能折騰了,畢竟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才華已經(jīng)燃盡,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環(huán)境,也許找個工作養(yǎng)老是不錯的選擇。
我卻認為,人生就應該折騰。
劉太公對年輕的劉邦很是無可奈何,因為劉邦總是在折騰。劉家祖上也闊過,劉邦的曾祖父劉清曾是魏國大夫,到祖父一輩家道逐漸沒落。
破落歸破落,比一般人還是強上不少,最起碼家里有足夠的土地,不缺吃喝。劉太公對年輕的劉邦說:你去種地吧。劉邦搖搖頭,不愿意。
有人認為,劉邦早有大志,不愿意“耕地”度過一生。我更傾向于劉邦不愿安分守己,耐不住那種寂寞。于是劉邦打點行囊,北上尋找一些機會。
那時,正值秦國攻伐六國,嬴政統(tǒng)一天下前夕,正是大家一起“折騰”的時候。劉邦是魏人,傾慕信陵君魏無忌,他離開家鄉(xiāng)直奔魏都大梁,想成為魏無忌的門客。
門客沒有特定的要求,諸如“雞鳴狗盜”之徒也能當門客,也有智慧與忠義并存的人做門客。門客的職責也不確定,沒事的時候吃吃喝喝喝,用到他的時候,逃跑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但門客必能接觸些上層的某些大事。
劉邦想做門客,是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想一步步往上爬,還是想找一個長期“飯票”?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只有劉邦自己才能回答。
在劉邦來之前,信陵君已死去,劉邦終究還是沒成為他的門客,不過劉邦結識另一個人——大俠張耳,跟著張耳混了一段時間。
這一段時期,大概是劉邦目前人生中最精彩的吧,秦要滅魏國,魏國要存活,大家一起折騰啊。劉邦是否參與了秦魏的攻防戰(zhàn),歷史沒有記載,哪怕參與了,也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兵。
哪怕信陵君復活,也不一定擋得住秦王嬴政,更遑論張耳。魏國終究還是亡了,張耳成了秦國的通緝犯,劉邦只能收拾行禮,回到家鄉(xiāng),也許是逃回家鄉(xiāng),誰知道呢?
見識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后,劉邦更不愿“耕地”一生了,于是開啟了沛縣游俠的職業(yè)生涯。帶著一幫狐朋狗友游東竄西,橫行沛縣。哪知道這給劉邦換來泗水亭亭長的職務。
劉邦只是個小小的亭長,卻和交好沛縣豪強。新到沛縣的大族呂太公擺宴“拜碼頭”,看到劉邦不僅能“搶”到上座,與同座人嬉笑打鬧,更令其他人“敢怒不敢言”。他明白——劉邦是個人物。
劉邦在呂太公宴席上,給自己贏來一個漂亮媳婦,大概出乎他的意料,于是老光棍劉邦結婚了,算是結束了一段人生。
婚后的生活平淡無奇,劉邦也不折騰了,一邊上班,農(nóng)忙的時候種種地,閑暇了,逗逗老婆孩子,劉邦大概認為:后半生會這么過去吧。
劉邦不想折騰,別人卻安分不下來。秦始皇一死,陳勝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家跟我一起發(fā)財啊!六國遺民紛紛響應,開始推翻秦朝。
劉邦帶著一票沛縣的小伙伴,也坐上反秦列車,開始新的折騰。這一番折騰下來,劉邦發(fā)現(xiàn),自己貌似挺適合這樣折騰的啊!
劉邦有游俠遺風,不拘小節(jié),又頗有義氣,很得手下的尊敬與支持,勢力越發(fā)展越大,最后成為天下唯二的強大諸侯,劉邦回想:我怎么走到這一步的?
劉太公說:種地多好,安安穩(wěn)穩(wěn)過一生。劉邦搖搖頭,認為自己還有其他選擇。當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天下已定的時候,劉邦“老婆孩子熱炕頭”,劉邦認為自己沒了其他的選擇。當亂世來臨的時候,劉邦看著遍地烽火,想著自己為何不試一試呢?
有人會說:時勢造英雄。秦末大亂成全了劉邦,但捋清邏輯關系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是必然的。劉邦因罪逃往深山,加上陳勝起義,足以證明秦朝躲避徭役的人不在少數(shù),這些人就是滅亡秦朝的星星之火,總有一天會掀起火海,焚盡一切。
平民劉邦、游俠劉邦、亭長劉邦、漢王劉邦,四個不同的劉邦,整合后便是完整的劉邦。劉邦能折騰,卻又能適應當時的大環(huán)境。
劉邦有一種敏銳的嗅覺,總能聞出來現(xiàn)在該做什么,該折騰的時候折騰,該老實的時候老實,他知道,或許下意識間,總是相信自己,自己選擇的路是正確的。叛逆也會,順應也罷,劉邦貌似總是走在時代前沿的那個人。
劉邦雖然在村里摸爬滾打了多年,才只混得了一個亭長職位,但他的人生抱負可從來不小,從他圍觀秦始皇出行時說的那句:“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即可看出其志向之大。
做買賣得有本錢,打天下也離不開人才相助,劉邦恰恰在這方面有其獨到之處。其早年以無賴的身份混跡街頭,卻慧眼獨具的結交了樊噲、周勃、夏侯嬰等一批具有王佐之才的販夫走卒,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些人的能力,不是隨便哪個人就能在街頭上攏絡到這么多良材的。
俗話說得好"聽人勸,吃飽飯。"劉邦雖然起初并不重視韓信,但在蕭何和夏侯嬰的極力推薦下,還是設壇拜將,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給了一個從未有過任何指揮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毛頭小子,其胸懷之大令人膛目。
劉邦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痹诒腙P中之后便及時的祭出了“約法三章”這個法寶,果然使得關中百姓歡呼雀躍,天下蕓蕓眾生皆思漢軍。
干大事的人最難做到的就是自律,尤其是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實力之后,少有人能不飄飄然。劉邦也不例外,但他在進入咸陽后,硬是能夠從美女環(huán)伺的溫柔鄉(xiāng)中,流著滿嘴的哈喇子毅然決然的離去,還駐灞上,這樣的自制力確實異于常人,以至于引起了范增的警覺,好在項羽并未將范增的警告放在心上。
項羽的昏招迭出也是劉邦笑到最后的重要原因,其有韓信這樣的天才不能用,白白便宜了劉邦。
忠心如亞父范增也平白無故的遭其猜疑,致帳下最重要的智囊憂憤而亡,可以說是自毀長城。
″鴻門宴”上本是消滅死對頭的天賜良機,又因其優(yōu)柔寡斷而不了了之。
身逢亂世之天時,又具蜀地易守難攻之地利,還有帳下眾文武齊心協(xié)力之人和,再加上劉邦本人的雄心和智慧,其最后的成功也就順理成章了。
從歷史上來看,漢朝的確是一個影響力極其深遠的朝代,最大的影響應該就是現(xiàn)代漢民族的方方面面。然而,建立這個朝代人最初的卻只是一個當?shù)氐幕旎?,劉邦。那么,是什么影響了劉邦?chuàng)立了漢朝?又或者說,劉邦花費多年爭奪來的天下,又依靠了什么呢?
劉邦得天下靠什么?
劉邦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大家都自然認為流氓草寇出身的劉邦,因為愛惜人才、善待人才、會用人才得了天下。蕭何是劉邦已經(jīng)起事后跟著做管理的,張良是起勢后才安心輔佐劉邦,劉邦已經(jīng)勢成和項羽爭天下時韓信才投奔被拜將軍。
把劉邦的事?lián)Q成一個企業(yè),那這個企業(yè)最重要的三件事管理、規(guī)劃、業(yè)務的主要負責人,都是劉邦撈了第一桶金后才加入的。
劉邦的第一桶金是怎么得來的?想看始就看終。劉邦建國后身邊的重臣,都是同村的和呂雉娘家人。這些人都是什么人?街匪路霸殺豬宰狗之徒,而且在建國后穩(wěn)定漢朝起了重要決定性作用,特別更是立白馬之盟以劉姓為主導的中堅力量。
知道終就知道始,這些人也一定是從開始就一步步追隨劉邦,知道他們?yōu)槭裁醋冯S劉邦不離不棄,就知道后來的大人物為什么都支持劉邦?其實劉邦成功之后別人采訪他怎么成功,他一般會說我老粗一個走了狗屎運就成功了。
但有一次對話揭露了秘密,他問他身邊這些人,如果你們不遇到我,你們將是什么結果,這些人細細一琢磨,還是街匪路霸殺豬宰狗。
劉邦用什么方法讓這些人化腐朽為神奇的?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帶領這些人做規(guī)劃、做管理、做業(yè)務,并做的風生水起成為跨國公司。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劉邦成為劉邦不是偶然是必然,不是蕭何韓信張良成就劉邦,是劉邦成就了韓信張良蕭何。
他們是心里有數(shù)的人,劉邦是心里有譜的人。
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起兮云飛揚”,天即神,天象變化與神之作用同頻共振。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人即氣,能與眾人同氣相求者即能威加海內(nèi)。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地即精,精滿者得精英猛士,猛士守四方。
漢族出自大漢朝,大漢朝孕育自黃老體系,黃老體系本質就是天人能量運用體系。范增說劉邦頭頂云氣顯龍虎相(天),張良受《素書》用音律撥動人之情感大敗項羽(人),韓信用象棋法相地勢與人勢大局(地)。
種種跡象無一不直接表明問題,大漢善用無形大自然神能,大智若愚、大勇若怯成為當時世界級王者。漢武帝留下一股讓后人蕩氣回腸的霸氣: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漢族為龍的傳人,龍的傳承生生不息。
宇宙再大我也是他的一個原點,我再小也是一個宇宙的擁有者。宇宙萬象無非陰陽,陰陽咬合而生勢能。個體勢能大者稱霸,善造勢能者稱王,掌握勢能者稱帝,知道這個秘密后,當下即可升騰強大,釋迦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老子說執(zhí)大象天下罔,基督說我是上帝的圣子,劉邦朱元璋劉備等等平頭百姓一越成龍。
這個小混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個一事無成的小混混在48歲開始創(chuàng)業(yè),55歲當上帝王,這個牛人,就是劉邦,建立了大漢政權,成為漢朝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天時是指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地利是指劉邦所處中原地區(qū),起義比較順利;人和是指劉邦認識的一幫狐朋狗友在劉邦的上位史上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種種方面的原因,劉邦才能這么快的取得勝利,成為大名鼎鼎的漢高祖。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劉邦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家里沒有背景,無才無德,只是個街頭的小混混。當時劉邦在街上亂竄的時候,一個看相的看到了他,說這人看著名相不凡,以后必定會成就一番事業(yè),或為人主。當時的劉邦不以為意,不覺得自己有什么特長,但是劉邦作為一個小混混有一定的優(yōu)勢,那就是結交的朋友很廣。事實證明,也就這這些朋友在劉邦上位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再來看歷史背景,秦二世統(tǒng)治時期比較暴政,苛捐雜稅繁重,民不聊生。老百姓也是盼望一個人能夠揭竿而起,帶領大家逃離這水深火熱之中的。但是由于秦朝的根基比價鞏固,一時間竟然沒有這種人物的出現(xiàn)。在秦二世后期,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難過,起義的浪潮一陣陣傳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這樣,劉邦作為一個亭長,拉攏了一些自己昔日認識的仁人志士拉開了起義的序幕。
也正是因為歷史的推動,秦朝的暴政統(tǒng)治,劉邦認識的蕭何韓信等人的幫助,48年的劉邦才能在7年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取的政權,55歲建立了漢朝,當上了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4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太平公主在正史上到底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