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崇禎詔書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的大順軍攻破北京城,無處可逃的崇禎皇帝只能開始處理后事了,他安排宦官帶著太子以及兩位皇子偷偷出宮,企圖混入民間再伺機逃出北京城,然后讓周皇后以及后妃自盡,隨后又用刀砍殺自己的最心愛的長平公主。
處理完這些“后事”之后,崇禎皇帝帶著心腹太監(jiān)王承恩來到萬歲山(煤山)上的壽皇亭,在這座亭子中,崇禎皇帝思緒萬千,這是當年為了觀閱內(nèi)操時特意建造的,沒想到此刻卻成為自己一生的終結(jié)之所。在這里,崇禎皇帝不禁發(fā)出了一聲感慨——“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所從?”可見,到此時崇禎皇帝還是沒有想明白自己為什么會丟了大明的江山。
不久之后,崇禎皇帝自盡于亭子旁的一顆海棠樹下,太監(jiān)王承恩則照顧好崇禎自盡后也與皇帝對面上吊自殺。而此時,山下的皇城之中則是一片混亂,宮人、太監(jiān)四散奔走,還有一些進宮打探消息的大臣。不久之后,大順軍的士兵也到達皇城之中,開始在宮中大肆搜掠,而崇禎皇帝的下落則是重中之重。而誰又能想到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jīng)在煤山上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
第二天,李自成進入皇宮之內(nèi),除了見識一下皇宮之外,搜尋崇禎皇帝是他最關(guān)心的事情,李自成親自下達了“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夷族”的命令。終于,在三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崇禎皇帝自盡兩天后)崇禎皇帝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了,之后崇禎皇帝的尸體與周皇后的尸體被用門板抬出宮外,放在魏國公的牌坊之下。
崇禎皇帝以發(fā)覆面,穿著一件白袷短藍衣,一件鑲邊白棉紬背心和白紬褲,左腳光著,右腳穿著一只綾襪,已全然沒有往日的帝王形象。崇禎皇帝的衣前還有一道御筆血詔,上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背绲濍m然心念百姓,但是依然認為自己并沒有錯,而是大臣們誤了他。
上面這道血詔大家都耳熟能詳,其實除此之外,崇禎身上還藏著另外一道詔書,不過不是血詔,而是一道沒有來得及發(fā)出去的墨詔——“百官俱赴東宮行在”。原來這是崇禎皇帝在自盡之前寫下的一道詔書,原本準備令內(nèi)閣傳旨出去,讓百官找機會到太子的行在(如果能逃出北京的話)去輔佐太子,然而,還沒能發(fā)出圣旨,大順軍就已經(jīng)攻破了北京城,于是這封沒有發(fā)出的詔書只能跟隨著崇禎皇帝一起消失在歷史之中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5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