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司馬懿實力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丑”,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到208年,曹操成為丞相之后,便強行征用司馬懿做了文學掾。
八年以后,蜀國和吳國的聯(lián)盟關系破裂,孫權遭到了劉備的討伐。為了避免被曹操趁火打劫,孫權向曹操稱臣,不僅歸順于他,還擁護曹取代漢朝自立門戶。
曹操認為孫權這么做,是要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而司馬懿卻說:“大漢氣數(shù)已盡,您可以以德服人,同時,孫權向您稱臣,這可以說是天意?!彼?,司馬懿在曹氏取代大漢這件事情上,表明了自己的支持態(tài)度,由此,曹操對其更加信任了。
曹操進封魏王之后,司馬懿屢次貢獻良策,盡力輔佐曹操。比如:在關羽進攻樊城的時候,作為蜀國大將的他威震四野。曹操為了躲開關羽的追擊,避開其鋒芒,想把都城搬遷到河北,但是,司馬懿卻極力勸阻,認為:“如果現(xiàn)在遷都,不僅是向敵人示弱,還會讓國內的人心浮動。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說服孫權,讓他去襲擊關羽的后路,兩面夾擊,可以解除樊城的危難。”
之后,曹操覺得司馬懿說的有道理,便采用了他的計策。后來,孫權同意了這個做法,從江陵地區(qū),讓大將呂蒙對關羽進行圍殺。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司馬懿巧妙利用孫權與劉備奪取荊州的矛盾,不僅在這次戰(zhàn)斗中對關羽進行攻擊,解除了樊城的困擾,還讓諸葛亮兵分兩路從宛洛、秦川兩面夾擊中原的計劃徹底落空。
從魏文帝曹丕開始,司馬懿幾乎成為了曹魏軍中的守護神,無論是哪路強敵來犯,他都會利用自己的錦囊妙計,化險為夷。在他的所有軍事成就中,最重要的有兩個:
一是制約了諸葛亮的進攻;
二是平定了遼東太守公孫淵的反叛行動。
而那一年,他已經是一個61歲的老人了。
然而,由于正統(tǒng)思想,以及道德觀的制約,歷代的君王都對司馬懿的奸詐過多闡釋,一味指責他的不忠,卻沒有反思曹操對其的反復猜忌,造成君臣之間的不信任,最終,使得君臣之間出現(xiàn)了嫌隙。
曹操的猜忌之心素來有之,不是只針對司馬懿一人。
雖然,曹操識人才,用人才,但是,卻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一定要為己所用,要受他的控制,否則,就必須將這個人鏟除。曹操對司馬懿的雄才大略是又愛又恨,愛當然是折服于他的才能,而恨則是擔心自己百年以后,自己的子孫無法駕馭司馬懿,很可能被其篡權。
所以,曹操曾經提醒過自己的兒子曹丕,告訴他司馬懿不是一個可靠的臣子,有可能會對朝政的事情橫加干涉,要他小心這個人。
但是,曹丕不僅沒有聽取父親的建議,還對司馬懿委以重任。此外,曹丕還說過,司馬懿會對自己盡忠,就像蕭何對待劉邦一樣。曹丕在臨死之前,對自己的兒子曹叡,也就是太子再三叮囑:“有三個人,你可以放心任用,不用懷疑,分別是曹真、陳群和司馬懿?!?/p>
曹真之所以信任,那是因為他是皇室的成員,是自己家的人,雖然才略平平,但忠心可嘉,是值得信任的人。而陳群主要管理政務,因此,只有司馬懿在這三個人中,有超群的謀略和軍事領導才能。但是,作為皇室,怎么可能完全信賴一個外姓人呢?
朝內的皇室宗親對司馬懿的猜忌之心四起,讓魏明帝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到底是信還是不信,讓他難以決定。司馬懿征討公孫淵,在途中路過自己的故鄉(xiāng)溫縣,這期間,他不僅沒有因為當時的身份地位感到榮耀,沒有衣錦還鄉(xiāng)之感,反而有了告老還鄉(xiāng)般的蒼涼。
因為,他心知肚明,在消滅公孫淵之后,自己能不能得到善終都不得而知。自古以來,都是狡兔死走狗烹,因此,司馬懿十分擔憂自己的未來。然而,司馬懿注定就是上天指派的重任大臣。他在班師回朝的途中,魏明帝卻突發(fā)重病,當時,他的兒子曹芳才八歲。
司馬懿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一晚便趕到了京都。司馬懿看到魏明帝痛哭流涕,詢問病情,魏文帝回答:“我一直沒有死,就是要等你回來,現(xiàn)在看到你了,沒有什么遺憾了,我的兒子就交托給你了,請你一定要照顧好他。”雖然,魏明帝對司馬懿有臨終的囑托,但是,曹爽卻并不買賬。
之后,他還想借助皇室成員的力量,對司馬懿進行排擠。之后,司馬懿稱病要回家休養(yǎng),從此不問政事。可是,曹爽卻擔心他在裝病,便派人去伺機窺探司馬懿的健康情況。司馬懿知道來者何意,便裝病騙過了曹爽的眼線。從此,曹爽不再對司馬懿有所防范。
249年,趁著魏帝曹芳以及大將軍曹爽,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的時機,司馬懿快速出擊,將曹爽的勢力全數(shù)清除。從此,曹魏的軍政大權,就都掌握在了司馬懿手中,給司馬氏最后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其實,司馬懿一生都在魏國稱臣,也算是恪守了魏國三位帝王的君臣之情了。
參考資料: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晉書·宣帝紀》、《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從最初的十八路諸侯,到后來的三足鼎立,可以說那個時代英雄輩出。三足鼎立后,天下形成了曹魏強,吳蜀弱的局面。其中最希望統(tǒng)一的是實力較弱的蜀國,諸葛亮一心想要完成先帝的遺愿,興復漢室一統(tǒng)天下。最終諸葛亮不敵司馬懿,隨著諸葛亮北伐失敗,蜀國基本上已經退出了三國之爭。就在魏國將要一統(tǒng)天下之時,司馬家族坐收漁翁之利,一舉推翻了曹魏政權,成為東漢末年最大的贏家。司馬懿一生雖分豐功偉績,但有一事卻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難題。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曾被曹操推薦,在朝廷做官。司馬防有八個兒子,各個博才多學,人稱司馬八達。其中,二兒子司馬懿最為突出,曹操做丞相時,就聽聞司馬懿足智多謀,于是召司馬懿到朝廷做官。與此同時,曹操之子曹丕也將司馬懿視為不可多得的人才,曹丕非常欣賞司馬懿的才華,二人私交甚好。因此,初期司馬懿多是在五官中郎將曹丕身邊,為曹丕出謀劃策,幫助曹丕登上太子之位。盡管司馬懿與曹操接觸的機會并不多,但曹操認為司馬懿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定不會久居人下,認為司馬懿對自家的江山有威脅,臨終前還囑托曹丕,要對司馬懿嚴加防范。
史書《晉書·宣帝紀》中記載:“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后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比欢茇c司馬懿私交甚好,不僅對司馬懿沒有防范,還任司馬懿為高官,待司馬懿亦師亦友,凡有大事必先與司馬懿商議。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駕崩,明帝曹睿即位。曹睿即位后,一方面面臨著諸葛亮的北伐,另一方面面臨著遼東公孫氏的威脅。在這危急存亡之際,司馬懿挺身而出,展現(xiàn)出了自己過人的謀略和軍事才能。司馬懿先后任大都督、大將軍,率領大軍抵御諸葛亮的進攻。可以說三國中后期,能與諸葛亮對抗的應該只有司馬懿一人了。司馬懿成功抵御西蜀大軍,為大魏立下了汗馬功勞。
司馬懿的主要成就除了兩次成功抵御諸葛亮的進攻外,還有遠征平定遼東。面對遼東公孫集團的威脅,曹魏必須除掉這一心頭大患。魏明帝曹睿曾親自率兵與遼東對戰(zhàn),并以失敗告終。司馬懿在成功抵御諸葛亮的進攻后,率四萬魏軍,三戰(zhàn)三捷,大勝公孫淵,平定遼東。但是這一仗,雖然以司馬懿大勝結尾,卻因司馬懿的錯誤決定,為隋唐兩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司馬懿攻城之后,將城中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殘忍殺害。將公孫淵手下大臣全部斬首。最重要的是將遼東的百姓,大批轉移到中原,導致遼東地區(qū)地廣人稀,這便給遼東東面的高句麗勢力極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公孫政權沒有滅亡時,高句麗因忌憚公孫家族的勢力,不敢在遼東地區(qū)壯大自己的勢力。然而由于司馬懿下令大肆屠殺遼東地區(qū)的壯年,又將百姓轉移到中原地帶,西晉建國不到50年,中原再次大亂,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并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到隋朝再次一統(tǒng)海內時,經過400年發(fā)展的高句麗已經擁眾500萬,成為東北亞大國。據《隋唐史》記載,公元404年,高句麗十九世朝廣開土鏡,平安好太王卒掠有遼東之地。公元598年,高句麗達到了鼎盛時期,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隋煬帝決定征討高句麗,最終隋煬帝十五年間三次遠征高句麗以失敗告終。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導致國內大亂,身死國滅。繼之而起的唐帝國,在 668 年與后來居上的新羅聯(lián)手,先是滅亡了百濟,又在白江口(今天韓國的錦江口)的大海戰(zhàn)中大敗前來援助百濟殘余勢力的倭軍。唐軍與新羅水陸并進,南北夾擊高句麗,趁其內訌之機,一舉攻破平壤,滅亡了高句麗。隨后,唐朝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統(tǒng)轄其地。
自漢末至唐初,高句麗共存在了 705 年,連天可汗李世民都沒有滅掉,最后在唐高宗李治事情消滅了。高句麗的猖獗困擾了我國隋唐兩個朝代,可以說高句麗勢力大發(fā)展與當初司馬懿所做的決定是有著必然聯(lián)系的,司馬懿一生神機妙算,卻沒算到這個民族給后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司馬懿有強大的軍事能力,而且心思深沉,但是曹丕非常自大,他以為自己能壓制住司馬懿的,結果最后還是失敗了,導致了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毀在了他的手里。大家都知道司馬懿的實力非常強大,而且也有野心,曹操也深知這一點。單絲曹操在世的時候,司馬懿沒有將這野心表現(xiàn)出來。
一、曹丕太過自信
司馬懿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是曹操知道他的野心,所以他在去世前歲曹丕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防備司馬懿,不要重用他。但是并沒有什么用,因為曹丕根本沒有把曹操的話聽進去。在曹操的幾位兒女中,曹丕是最精通用人之術的人。他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他認為自己一定能駕馭得了司馬懿,只是事實并不是這樣。
二、司馬懿幫助過他
曹丕能繼承曹操的位置,這其中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司馬懿,司馬懿在曹丕奪位的時候幫助過他,曹丕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司馬懿是屬于自己的勢力范圍內的,司馬懿一定會忠心于他。也正是因為司馬懿幫助過他,曹丕認為自己也要對他好,不能讓司馬懿以為自己不重視他。結果最后發(fā)現(xiàn),還是司馬懿的心思更深,曹丕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三、曹丕用得著司馬懿
司馬懿不僅心思深,他的能力也是很厲害的。司馬懿軍事能力很強的,而曹丕希望讓司馬懿幫助他,穩(wěn)定局勢。司馬懿確實也幫助曹丕出去打仗了,但這是為了讓曹丕更信任他才出戰(zhàn)的。說到底,還是曹丕太年輕了,玩心計,他玩不過司馬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6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