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清宮戲里,都出現(xiàn)過一種叫做「黃馬褂」的道具,一般前面還都要加上「御賜」兩個字。官員見之,如見皇帝,都得跪地行禮,還有「先斬后奏」之類的特權。那么在歷史上,真的有「黃馬褂」這種東西嗎?「黃馬褂」真的享有什么特權嗎?又有哪些歷史名人真的穿上過「黃馬褂」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清朝的服飾與漢唐宋明大不相同,可分為禮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種。而「馬褂」則是其中「行服」的代表,屬于行軍、游獵和旅行的服飾。滿族人善騎射,為了方便騎馬,馬褂「長與坐齊,袖長及肘」。短衣是為了方便騎馬,短袖則是為了方便射箭。入主中原后,「馬褂」因其象征騎射的意義而在滿清服飾禮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清朝前期,皇帝身邊的近衛(wèi)之臣和巡行扈從大臣是把明黃色的馬褂作為「工作服」穿的。「凡領侍衛(wèi)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衛(wèi),乾清門侍衛(wèi),外班侍衛(wèi),班領,護軍統(tǒng)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為的是顯出皇權的威嚴。
唐朝之前,黃色并不是皇家專用,隋朝時的皇帝都著黃袍,但并未禁止他人穿黃色服飾。唐朝建國后,唐高祖李淵規(guī)定黃色為皇家專用,臣民禁服。清朝時,明黃是帝王專用的顏色,一般貴族或宮妃只能用「金黃」,平民最多只能用「杏黃」。除了皇帝之外,只有為皇帝服務的人才可著明黃色「工作服」。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二度被廢,康熙對他心灰意冷的同時,對胤礽的外祖父索額圖也大罵道:「索額圖私懷倡議,凡皇太子服御諸物,俱用黃色,所定一切儀注,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于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挂?guī)矩、禮制是封建王朝得以延續(xù)的重要統(tǒng)治工具,僭越了規(guī)矩,無論有多位高權重,皇帝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清朝前期,還有一種只在特殊場合用來作為賞賜的明黃色褂子?;实蹅兠磕暝谀咎m圍場的「秋狝」中,都會準備一些黃馬褂賞賜給狩獵過程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皇親國戚或大臣們,因此這樣的褂子被稱為「行圍褂子」。不過這種褂子只有在陪皇帝打獵時才可以穿著,任何其他時間、其他地點穿出來,都是違逆的大罪。
清朝到了咸豐年間,外有英法聯(lián)軍的外患,內有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內憂,為了激勵臣子們?yōu)閲謶n,在封爵早已沒什么人稀罕的情況下,咸豐皇帝開始通過賞黃馬褂來獎勵忠臣良將,這種黃馬褂被稱為「武功馬褂」。要知道在清朝前期,只有年羹堯憑借平定西北這樣的大功才破例享受過雍正皇帝御賜的黃馬褂。
還有一類黃馬褂是予以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員,以顯示皇權的威嚴,而整個有清一朝最出風頭的一件黃馬褂當屬李鴻章穿著的那一件。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進行馬關條約的談判,其間被日本浪人行刺,臉部中槍,血染黃馬褂,李鴻章迷糊中不忘叮囑隨員保存好帶血的黃馬褂,不要洗掉血跡,并長嘆道:「此血可以報國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6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漢武帝都死了之后,李陵為什么都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