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硇溟T之變前,秦瓊程咬金先后受封國公,尉遲敬德為啥沒有爵位?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要說歷史上最相似的兩個朝代,那就是漢朝和唐朝,強漢盛唐名不虛傳: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服唐朝的就打到你服。而這兩個朝代都繼承了秦朝的軍功制度,寧為百夫長,不為一書生,眾多好兒郎邊關(guān)萬里覓封侯。
因為漢朝軍功制度相對公平,我們知道常敗將軍是沒辦法跟衛(wèi)青霍去病陳湯相比的,所以衛(wèi)青霍去病都是萬戶侯,而李廣一戶封邑都沒有。同樣,在唐朝開國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的秦瓊程咬金先后受封國公,而尉遲敬德連個子爵男爵都不是,人家侯君集雖然還混了個全椒縣子(爵)呢。
這時候我們不禁要問了:按照新舊兩唐書記載,尉遲敬德在大唐開國之戰(zhàn)中屢立奇功,還救過李世民的性命,而當時李世民已經(jīng)說一不二,甚至有了任命官員的權(quán)力,咋就沒給尉遲敬德弄個國公郡公當當?就是國公郡公當不上,給個縣子縣男應該不成問題吧?
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新舊兩唐書里去找答案,看看尉遲敬德的擎天保駕之功,是不是因為在玄武門之變表現(xiàn)突出,加上跟李世民關(guān)系不錯,而被修改的唐朝史料注了水?后晉趙瑩劉昫 主持編修《舊唐書》、宋祁歐陽修編著《新唐書》的時候,采用了唐朝官方史料,這才把尉遲敬德的開國之功夸大了?
按照《舊唐書·職官一》記載,正一品爵位只有一個,而且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那就是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咱們這里說的是爵位品級,不是職事官品級,因為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這些職事官都是正一品。
正一品天策上將之下,爵位品級最高的就是從一品嗣王、郡王、國公;國公之下,是正第二品的特進(文散官)、輔國大將軍(武散官)、開國郡公(爵)、上柱國(勛);開國縣公(爵)與柱國(勛)是從第二品,開國侯是從第三品,開國伯是正第四品上階,開國子是正第五品上階,爵位里最低的開國男,是從第五品上階。
公侯伯子男,尉遲敬德啥都不是,自然也就享受不到“爵爺”們的特殊待遇:食邑、永業(yè)田。不算食邑、薪俸和補貼(唐朝官員服裝、年節(jié)費、甚至仆人工資口糧都由朝廷發(fā)放),僅永業(yè)田一項,國公和上柱國合計六千五百畝土地,每年不自己招人種而出租,一年也能收一萬三千斗。筆者前一段時間算過一筆賬,秦瓊每年的收入折合數(shù)千萬,一人收入,十輩子都吃不完。
按照新舊兩唐書記載,秦瓊受封國公比較早:“走(打跑)宋金剛(尉遲敬德時為宋金剛部將)于介休,拜上柱國。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積賜金帛以千萬計,進封翼國公?!?/p>
程咬金雖然沒有得到上柱國勛位,但是受封國公也比較早:“從破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并領(lǐng)左一馬軍總管,搴旗先登者不一(不止一次),以功封宿國公。”
秦瓊程咬金先后受封國公,尉遲敬德見了他們只能行禮如儀口稱“公爺”,但是卻沒有資格對李世民表示不滿,因為按照軍功制度,他攢的人頭不夠多,而秦瓊已經(jīng)殺出了唐朝開國第一單挑悍將的威名:“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夸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于萬眾中,莫不如志?!?/p>
咱們回過頭來再看尉遲敬德的戰(zhàn)功——有戰(zhàn)功,但是還不足以封公封侯:“竇建德營于板渚,太宗將挑戰(zhàn),先伏李勣、程知節(jié)、秦叔寶等兵。太宗持弓矢,敬德執(zhí)槊,造建德壘下大呼致師。賊眾大驚擾,出兵數(shù)千騎,太宗逡巡漸卻,前后射殺數(shù)人,敬德所殺亦十數(shù)人,遂引賊以入伏內(nèi)。于是與勣等奮擊,大破之?!?/p>
在大破竇建德這場戰(zhàn)斗中,尉遲敬德實際是吃了啞巴虧的:他誘敵深入之功只能算在李世民頭上,落到他名下的,只有他親手殺死的十幾個人,這十幾顆人頭,別說國公,連封個縣子都不夠。真正帶隊殺敵立功的,是李勣秦瓊程咬金,他們有自己的直屬部隊,那些兵士斬首多少,最后都要匯總到主將頭上。
尉遲敬德還立過一次功:生擒王世充的侄子代王琬,還搶了一匹好馬。但是這次尉遲敬德的功勞又被別人分走了三分之二,因為他當時是帶著高甑生、梁建方一起去的,一個人頭不夠三個人分,尉遲敬德還是不能封爵。
至于“單鞭奪槊救秦王”,新舊兩唐書里倒是都有,但是真實性卻令人存疑:“世充驍將單雄信領(lǐng)騎直趨太宗,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杜f唐書·列傳第十八》”“單雄信者,賊驍將也,騎直趨王,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缎绿茣ち袀鞯谑摹贰贝蠹抑詰岩桑且驗閱涡坌女敃r并沒有受傷,尉遲敬德這個用槊高手的全力一擊,居然沒有刺殺單雄信(程咬金曾被王世充無名下將一槊洞穿),這不合常理。
而在《舊唐書·列傳第三》《新唐書·列傳第九》中,同一件事卻有了不同的說法:“秦王圍東都,雄信拒戰(zhàn),槍幾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薄疤趪茤|都,雄信出軍拒戰(zhàn),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坌呕虘?,遂退,太宗由是獲免?!?/p>
一個說法是單雄信看在李勣(徐世勣)面子上放過了李世民,另一個說法是尉遲恭把單雄信挑落馬下,這兩個說法哪一個可信呢?咱們不用細想也會知道:以李淵對李世民的重視程度,尉遲敬德真有這么大的功勞,國公上柱國那還不是說給就給?
于是我們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答案:李世民修改唐朝官方資料不徹底,留下了尾巴,所以后世史官為了公平起見,這才把兩種說法同時寫進史書,以供后人評判。但是這也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到底是單雄信看在李勣面子上饒了秦王,還是尉遲敬德單鞭奪槊救了李世民?以筆者愚見,救李世民的是李勣,尉遲敬德沒有因“救秦王”封爵,就是最好的證據(jù)。
尉遲敬德確實是戰(zhàn)斗力可以與秦瓊比肩的悍將,但是他的主要戰(zhàn)績是在宋金剛手下暴打唐軍諸將,還有在玄武門之變中大殺四方。
我們從秦瓊程咬金率先受封上柱國、翼國公、宿國公,而尉遲敬德連子爵男爵都沒得到這件事上,也能看出唐朝軍功制度的公平之處:能打能殺者封公封侯賞金千萬,而戰(zhàn)功不足者,即使跟帝王關(guān)系再好,也只能是個白丁。李廣不得封侯,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變前沒有封公,正是強漢盛唐雄霸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7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安德海與劉誠印相比,到底誰最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