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燕國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提起慕容復大家都會想到《天龍八部》中“北喬峰、南慕容”的慕容吧。但是在劇中慕容復的出場卻讓大家有點失望了,本來以為能和喬峰并肩的人物自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以為是個王者,沒想到出來以后只是個塑料。慕容復出生于武學世家,是個極其高傲的人。
他自恃武功高強多年來不斷與人挑戰(zhàn),但是卻先后輸給了蕭峰和段譽,挑戰(zhàn)失敗后的慕容復覺得丟盡了慕容家的臉面,本來想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想到卻被自己的父親慕容博救了下來。慕容復最后成了一個瘋子,就連自己一直喜歡的姑娘王語嫣也成了段譽的妻子,慕容復一直嚷嚷著要光復燕國,那他的嘴里的這個燕國到底有多強大呢?
眾所周知,“慕容”這個姓氏是北方游牧民族鮮卑族的姓氏,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慕容復的祖先就是歷史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鮮卑族慕容氏。據(jù)史料記載,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燕國一共有4個,也就是前燕、后燕、南燕和北燕這4個國家。這4個國家都是慕容復的祖先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祖先就是這鮮卑族的慕容氏。
說到這里很多網友不禁會問了,那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是也有一個燕國嗎,為什么不是那個燕國呢?是這樣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那個燕國王室的姓氏是姬,所以說慕容復不可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那個燕國,那幾只有五胡十六國中的燕國了。其實慕容氏前后一共建立了5個國家,還有一個西燕。但是當時前燕被氏族建立的前秦給滅了,后來前秦有發(fā)動了“淝水之戰(zhàn)”。
前秦大敗,之后的北方又一次進入了混亂,而慕容氏此時再次崛起,又建立了后來的后燕和西燕,后燕有人起了歹心,消滅了西燕后統(tǒng)一了慕容氏,這也就是慕容復為什么想復燕國的原因。后燕是慕容垂建立起來的,他原來是前燕國的吳王,也是慕容復的祖先,從384年建立后燕開始,到409年后燕才滅亡,慕容垂在五胡十六國的時候天下聞名,他少年時就跟著父親南征北戰(zhàn),長大后不僅繼承了父親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有了比他父親還缺少的政治才能。在史書中是這樣稱贊慕容垂的“年少機敏,善于用兵,性格沉毅”。
之后的后燕被鮮卑族的另一支所滅,也就是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慕容氏能在五胡十六國建立了五個燕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慕容復的祖上就是這么強大,有這樣的榮耀,身上也是流淌著戰(zhàn)斗民族的血液。自然總是想著如何恢復昔日的輝煌,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上У氖撬湴恋男愿褡詈缶谷怀闪艘粋€瘋子,就算瘋了以后還是喊著要光復燕國,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在武俠巨著《天龍八部》中,慕容博、慕容復父子一生都在為光復大燕國而疲于奔命。慕容復更為了祖宗遺訓,舍棄鐘情于他的表妹王語嫣,厚著臉皮要當西夏國的姑爺。甚至他還不顧手足之情,親手殺死跟隨他多年的、既是仆臣又是兄弟的包不同和風波惡,厚顏無恥的欲認大惡人段延慶為父。在路衛(wèi)兵看來,慕容復的所有作為,都只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重登龍位,興復燕國,可謂煞費心機。那么,慕容復一心要光復的這個大燕國,在歷史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慕容氏是鮮卑族的一支,姓氏的由來,據(jù)《晉書》記載,有兩種說法:一是慕容?@(前燕國的奠基人)的曾祖父莫護跋,學習燕代一地“冠步搖冠”的習俗,“斂發(fā)襲冠,諸部因呼之為步搖”。步搖二字“其后音訛,遂為慕容焉”;二是說慕容氏先祖“慕二儀(天地)之道,繼三光(日、月、星)之容”,便以慕容為姓。鮮卑東遷后,慕容氏也隨之在遼西一帶定居下來,之后又向遼東擴張。遼東一地,也成為了慕容氏日后發(fā)跡興起的地方。
十六國時期,慕容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4個國家,此外還有一個有著慕容氏傳承和淵源的北燕。需要說明的是,崔鴻在所著《十六國春秋》一書中,并沒有將西燕列入十六國之內。饒是如此,慕容氏仍是十六國時期,在北方建立國家最多的一個部族。說慕容氏的大燕國在當時風光不可一世,這話其實并不過分,也無怪乎慕容復父子一直念念不忘祖宗昔日的輝煌。
曾一度在北方二分天下的前燕。
魏晉之際,慕容氏遷至遼西。公元294年,部族在首領慕容?@的帶領下徙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過上了定居的農牧生活。公元307年,慕容?@自稱鮮卑大單于。西晉滅亡后,慕容?@以大棘城為中心占據(jù)整個遼水流域,并受封東晉官爵,為平州牧、遼東郡公。慕容?@死后,其子慕容?繼立,繼續(xù)遙奉晉室,被東晉封為鎮(zhèn)軍大將軍、平州刺史、大單于,襲遼東郡公??吹街性瓚?zhàn)事升溫,慕容?遂于公元337年自稱燕王,建立燕國,這便是前燕。
公元342年,慕容?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隨后攻滅段部,又東破高句麗在(今遼寧新賓縣東),殲滅宇文部,開始獨霸遼東,成為了東北地區(qū)最為強大的政權。公元348年,慕容?之子慕容?y繼立,于公元349年,攻占幽州,遷都薊城(今北京西南)。公元352年,冉閔誅滅后趙,慕容氏趁機問鼎中原,并打敗了冉閔。隨后,慕容?y拋棄東晉旗號,自立為帝。公元357年,慕容?y遷都鄴城(今河北邯鄲臨漳縣境內),國力達到鼎盛。
慕容?y死后,十一歲的太子慕容?ゼ濤唬?餃蒞?的弟弟慕容恪輔政,相繼率兵攻占東晉的河南、淮北等地,奠定了前燕的中原霸主地位。公元366年,慕容恪病死,前燕王朝開始走向衰落。公元369年,東晉桓溫北伐,燕軍連連敗退,后來慕容?的第五子慕容垂,在枋頭(今河南??h境內)大敗桓溫,形勢有所緩和。但不久慕容垂便受到權臣慕容評的排濟,憤而投靠了前秦,前燕失去中流砥柱,國力更加衰落。公元370年,前秦王猛率大軍攻破鄴城,俘獲慕容?ィ?把嘧源嗣鶩觥?/p>
前燕最鼎盛時,疆域范圍包括今河北、山東全部,以及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的一部分,西接前秦,與東晉以淮水為界。亡國前,有戶二百四十五萬,人口九百九十八萬。共歷三主,建國三十四年。
讓慕容氏再興的后燕。
淝水之戰(zhàn)前秦失利后,國家處于崩潰的邊緣。慕容垂于是趁機離開前秦,回歸前燕故地,開始伺機復國,并在滎陽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公元385年,慕容垂攻占鄴城,第二年自立為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史稱后燕。后燕基本恢復了前燕時的版圖,成為十六國后期,與后秦并世而立的北方強國。盛時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河北、山東全部,以及山西、河南、遼寧的一部分。共歷七主,建國二十六年。
后燕建國后,與北魏連年征戰(zhàn),在參合陂(在今山西陽高境)一役中遭受重創(chuàng)。公元397年,北魏攻下中山,中原郡縣盡為北魏所有,后燕也被分截為兩部分:慕容德南走滑臺,建立南燕;后燕大將馮跋取代后燕,建立北燕。
被后燕滅掉的西燕。
前秦滅前燕后,將慕容氏的皇族,以及鮮卑民眾四萬多戶遷到關中一帶。淝水之戰(zhàn)前秦敗落后,慕容垂在河北起兵反秦,時任北地長史的慕容泓(慕容?y之子)起兵響應,并于公元384年在華陽(今陜西潼關西北)自稱大將軍?雍州牧?濟北王,建年號為燕興,史稱西燕。慕容泓的弟弟慕容沖在平陽起兵,與慕容泓會和。不久,慕容泓被屬下殺死,慕容沖繼位,于公元385年在阿房(今陜西西安西)稱帝,隨后攻下長安。
之后的西燕,便無奈的陷入了皇位之爭的泥潭。公元386年二月,部將段隨殺死慕容沖,自立為燕王。三月,大將慕容永(慕容?的堂侄)和慕容恒攻殺段隨,擁立慕容覬為帝。慕容覬和段隨一樣,也只當了一個月皇帝,便被護軍將軍慕容韜刺殺。慕容永又殺慕容韜,立慕容沖的兒子慕容瑤為帝。不久,慕容永和慕容恒又起紛爭,慕容永攻擊慕容恒,順便將慕容瑤也收拾了,擁立慕容泓的兒子慕容忠為帝,最后,部將刁云反叛,殺死慕容忠,擁立慕容永。公元386年十月,慕容永稱帝,建都長子(今山西長治南),改元中興。公元393年,后燕大舉進攻西燕,第二年攻克長子,殺死慕容永,西燕滅亡。西燕盛時占據(jù)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共歷七主,建國十一年。
被東晉滅掉的南燕。
后燕慕容寶在位時,其叔父慕容德鎮(zhèn)守鄴城。北魏攻破中山(今河北定州)后,慕容寶北奔龍城(今遼寧朝陽)。公元398年,慕容德放棄鄴城,率4萬戶南遷至滑臺(今河南滑縣東),自稱燕王,史稱南燕。第二年,慕容德向東攻取青、兗二州,入據(jù)廣固(今山東益都)。公元400年,慕容德稱帝。慕容德死后,其兄子慕容超繼位,刑法苛刻,百姓患苦,國事見衰。公元409年,東晉大將劉裕北伐,第二年攻下廣固,慕容超被俘斬,南燕滅亡。南燕盛時占據(jù)今山東及河南的一部分。共歷二主,建國十三年。
漢人建立的北燕。
馮跋本是后燕大將,長期在慕容氏軍中效力,雖是漢人,但鮮卑化的程度很高。后燕末帝高云(原為高句麗人,被慕容垂之子慕容寶收為養(yǎng)子,改名慕容云)在位時,以馮跋為使持節(jié)、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執(zhí)掌軍國大權。公元409年,高云被其寵臣離班等人廢殺,馮跋又殺離班等人,平定叛亂,控制了局勢。之后馮跋自稱天王,仍以燕為國號,定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史稱北燕。公元430年,馮跋病死,其弟馮弘繼立。馮弘在位時,遭到北魏的連年進攻,馮弘不得不遣使請高句麗出兵,但也于事無補。公元436年,北魏大軍攻破龍城,馮弘東渡遼水,投奔了高句麗,自此北燕滅亡。北燕盛時占據(jù)今遼寧西南部和河北的東北部。共歷二主,建國二十八年。
慕容氏一族,自前燕慕容?于公元337年建國,到公元436年,沿襲慕容氏國號的北燕為北魏所滅,慕容氏的大燕國累計建國一百年。這一百年,也是慕容氏在歷史上最為風光的一百年。
首先燕國是七強里面,唯一一個有著最正統(tǒng)皇室血統(tǒng)的諸侯國。他有著其他六國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還曾被周天子委以北疆重任多年,平定了北方許多叛亂多年的匈奴人。還有就是燕國的國土它主要是以北方例如遼寧一帶為核心。國土面積在七強里面算是比遼闊的。曾直擊朝鮮,在北邊樹立過不小的威嚴。
而且燕國有著豐富的資源,馬匹,礦產等。這給燕國帶來了其他國家羨慕不來!的并且周圍的游牧民族還不斷的被收服。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燕國的實力其實不算特別弱。并且中途燕國還打敗過齊國。只是后來因為領導人的猜忌沒有真正的成為匹敵其他國的強國而已,說打醬油跑龍?zhí)椎挠悬c過分了,但是他沒能成為正真的大國卻也是事實。
最重要的原因,除了因為其他幾國太強外,還有就是他自身的內部勢力得不到發(fā)現(xiàn),沒有做到從內到外真正的強大。其實不管什么年代資源都是國力很重要的一道保障和籌碼,如果當時的燕國能好好利用自己國土上的資源,那么歷史將會是怎樣還真的說不準。那么又為什么還會給人帶來燕國很弱的這種看法的。
這其實源于本身他相對于其他六國,尤其是相對于秦,楚,魏這些大國來說確實并沒有那么強。而且他人口比較少。這一點可以說在古代的戰(zhàn)爭中是致命的,因為在古代完全靠人力的情況下,沒有人你就算是一個人頂能十個打,那么對于人家真真實實的人口數(shù)量的壓制你也是沒有任何優(yōu)勢的。所以這也是燕國普遍被認為是弱國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8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