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重的刑罰是誅九族,朱棣卻誅方孝孺十族,這究竟有多大的仇恨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軍攻入南京城,朱棣面對不肯降服于自己的建文舊臣進(jìn)行了血腥屠殺。方孝孺之死尤為慘烈。方孝孺是寧海人,其父親方克勤死于空印案,他自幼好學(xué),被鄉(xiāng)親們稱為“小韓子(韓愈)”,長大后他師從于學(xué)者宋濂,他通經(jīng)史,善詩文,生性耿直,被稱作“正學(xué)先生”。蜀王朱椿曾經(jīng)聘請他為世子的老師,方孝孺當(dāng)時是名滿天下的大儒。
在朱棣離開北平時,他的主要謀臣道衍和尚曾經(jīng)秘密請求,希望朱棣能保全方孝孺,如果殺了他,就絕了天下讀書種子。事實上,道衍是擔(dān)心殺了方孝孺,會引起讀書人對朱棣的巨大反感。當(dāng)時朱棣答應(yīng)了道衍。
方孝孺名揚(yáng)天下,朱棣最初也相當(dāng)敬重他,盡管靖難之役中,朱允炆曾經(jīng)聽從方孝孺建議,在朱棣和朱高熾父子之間實施反間計,險些釀成朱棣父子反目。但是朱棣在打下南京后,決定不計前嫌,希望方孝孺歸順自己。
朱棣命人將方孝孺帶上大殿,方孝孺身穿喪服,一進(jìn)來就大哭不止。朱棣安慰道:“先生不要悲傷,朕本來要效法周公輔佐成王的?!狈叫⑷鎲?“成王(指的是朱允炆)在哪里?”朱棣說他已經(jīng)自焚。
方孝孺逼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為帝?”朱棣回答國賴長君。方孝孺反問為何不立朱允炆的弟弟?
面對伶牙俐齒的方孝孺,朱棣這下實在無言以對。他只好以這是皇室家事相推脫。他又請方孝孺起草自己的即位詔書,方孝孺將筆扔在地上,邊罵邊哭:“要?dú)⒕蜌?,絕不起草詔書?!?/p>
朱棣終于被激怒,他說:“你自己不怕死,難道不管你的九族嗎?”
方孝孺厲聲回答:“即使滅十族,我也不怕!”說完,他又撿起筆,在紙上寫下大大的一個“篡”字!
這個字猶如一根鋼針狠狠刺痛了朱棣的內(nèi)心,他暴怒了,命人用刀將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兩耳。然后下令將方孝孺誅滅九族,加上朋友門生,共計八百七十三人。
方孝孺深受儒學(xué)“忠臣不事二主”觀念的影響,對歷史發(fā)展來說,他的死并沒有太多的價值。靖難之爭本就是皇帝家事,勝敗并不具有改朝換代意義。
不過,朱棣的做法也確實過于殘忍,這才使得后人對方孝孺給予深深的同情與贊揚(yáng)。
除了方孝孺之外,尚有齊泰、鐵鉉、黃子澄、陳迪、練子寧等人慘死,其家族被誅殺多人。而御史大夫景清為了給同僚們報仇,最初假裝降服朱棣,上朝時候他身懷利刃,打算行刺朱棣。事情敗露,景清被凌遲,九族被誅滅,他祖先的墳塋被挖掘,而且朱棣還派人到他老家捉拿跟他有瓜葛的人,被稱作“瓜葛抄”。
可以說,對建文舊臣的屠殺是朱棣政治生涯中揮之不去的污點。對當(dāng)時的士風(fēng)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惡劣影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8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