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聿徽碱I云南,趙匡胤的恐懼心理從何而來?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qū)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詔先后征服了 西洱河 地區(qū)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tǒng)一了洱海地區(qū)。
唐宣宗年間,唐與南詔的關系開始變得緊張起來。859年,唐與南詔之間發(fā)生了因為唐宣宗與南詔王豐祐先后死亡所產(chǎn)生的禮儀之爭,導致了唐與南詔關系的徹底破裂,自此拉開了大規(guī)模三十年交兵的序幕。大唐與南詔之間這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最終將南詔與唐朝一同拖入了自我毀滅的深淵。
《新唐書·南詔傳》記載:“唐亡于黃巢,而禍基于桂林?!币簿褪钦f:宋朝認為唐朝滅亡的原因從表面看是黃巢起義,但實際原因是由于將徐州的駐軍調往桂林防守南詔的進攻,從而導致唐朝的滅亡。這種認識在宋朝統(tǒng)治階層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至到后世的統(tǒng)治者將唐朝的滅亡直接歸于南詔,
“太祖鑒唐之禍基于南詔?!睂λ纬贫▽Υ罄韲恼哂兄镜挠绊?。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當初宋太祖趙匡胤制定了以大渡河為界,不與大理國來往的基本國策。
據(jù)《宋會要輯稿》記載,“上諭輔臣曰:‘蠻夷桀黠,從古而然。唐以前屢被侵擾入川,屬自太祖兵威撫定,以大渡河為界?!彼纬擦謱W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藝祖鑒唐之禍,棄越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冠不能,欲臣不得,最得御戎上策?!?李京《云南志略》記載:“宋太祖乾德三年,王全斌克蜀,欲因取云南,太祖止之曰:‘德化所及,蠻夷自服,何在用兵’?!睏钌鳌兜彷d記》述之更詳:“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于上;太祖鑒唐之禍基于南詔,以玉斧劃大渡河:‘此外非吾有也’。由是云南三百年不通中國 (內地) 。”
其實,在趙匡胤開疆辟土創(chuàng)立大宋王朝(960年)時,23年前的937年西南的南詔就已經(jīng)變成了大理國。但趙匡胤依舊將大理國視為南詔,對大理國產(chǎn)生了極度的恐懼心理,深怕與大理國聯(lián)系引來滅國之禍,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宋朝與大理國關系的疏遠。
大理國1253年蒙古軍隊滅掉,共經(jīng)歷了317年,與宋王朝相始終。三百多年間,大理國與宋朝關系方面比較疏遠,責任不在大理國而在于宋朝統(tǒng)治者,以"尊王攘夷"之旨累累拒絕大理國的友好、朝貢、通商的請求,造成大理國與宋朝之隔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1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