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為什么不受劉備待見?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隨著東漢末年烽煙四起,中國歷史進入到最精彩的三國時代,此時中華大地上,實際有魏、蜀、吳三家分而治之。其中曹操和孫權都是官宦子弟,唯有蜀漢皇帝劉備,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根階級,雖然劉備為了增強自己的的號召力,多次聲稱自己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后,但卻始終是口說無憑,就連后世史學家也對此深表懷疑,認為劉備就是無任何身份地位的草根平民。
而在《三國志》中,劉備從小就生活在極為貧困的家中,為了混口飯吃,不得不以編草鞋為生。好在劉備母親深謀遠慮,為了讓劉備將來過上不同的生活,省吃儉用的供劉備15歲出門拜師學藝。作為東漢末年的大學士,盧植在當時極具盛名,門下有很多像劉備一般的青年學子,而劉備作為寒門子弟,不僅有頭腦,同時也極為稍長結(jié)交好友,與很多同門學子成為摯友,史書中這樣描述劉備:好結(jié)交豪杰'年少爭附之。在劉備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種青年才俊,這其中就有三國著名人物公孫瓚、劉德然等。
而在《初學記》中,劉備當時有一位同學名叫牽招,兩人同時河北老鄉(xiāng),兩人初識時可謂是相見恨晚,并以此結(jié)交為"刎頸之交",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兩人分離之后,牽招繼續(xù)跟隨一名大儒深造學習,而在董卓之亂中,這位大儒慘遭遇害,牽招在冒著生命危險按照恩師后,回到老家繼續(xù)以種地為生。
隨著東漢局勢越加混亂,劉備奮而棄筆從戎,逐漸拉起了自己的隊伍,最終發(fā)展成一個小軍閥,一直在河北境內(nèi)活動。并在自己急需人才之際,關羽、張飛、趙云紛紛投在劉備麾下,成為劉備勢力的得力干將。但不知為何,卻對同在河北的"刎頸之交"牽招視而不見始,終未將其收入麾下為己所用,而這就在不久的將來,證明了是劉備用人上的一大失誤。
由于始終未受到劉備召見,牽招最終輾轉(zhuǎn)來到了袁紹軍中,并稱為袁紹麾下的從事,而也就是在這一時候,牽招的才略以及軍事天賦,才開始逐漸凸顯出來。在牽招曾多次向袁紹獻計,但始終得不到袁紹重視,并且由于牽招直率的性格,很快便得罪了袁紹手下戰(zhàn)將——高干,高干曾怒不可解的要殺牽招泄憤,而牽招則為了保命,不得不再次亡命江湖。
而就在牽招無處可去時,卻被曹操一眼相中。當曹操聽聞牽招的名聲之后,立馬將其招入麾下為己所用,而牽招也成為曹操手下的一員得力將領。曹操在平定北方戰(zhàn)亂時,牽招時常跟隨在左右,并追隨曹操參加了針對袁潭、袁尚的殲滅戰(zhàn)中,并在平定烏桓的戰(zhàn)役中,充分展露出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并以此深得曹操器重。
而在北魏的北部邊界上,存在這一直極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就是鮮卑游牧民族。作為鮮卑的統(tǒng)帥——步度根,多次率軍南下侵犯魏國邊境,給魏國的邊疆造成了很大的軍事壓力,由于當時曹操正在集中全力攻打劉孫聯(lián)盟,一時難以顧暇北部邊境,于是便將抵御鮮卑的重任,寄托在牽招一人身上。
曹操先后任命牽招為右中郎將以及雁門太守,將這個抵御鮮卑南犯的重任交于牽招一人之手。面對鮮卑游牧部族的強大軍力,牽招并未急于與之決戰(zhàn),而是修整城防、擴充軍械,不僅增設了堡壘和哨所,同時也大量招收流民開墾、養(yǎng)馬,并未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力、戰(zhàn)馬和糧草,經(jīng)過牽招的一番部署之后,魏國北方邊境的軍容立刻煥然一新,整個軍事實力猛增了一大截。
除了整備軍事以外,牽招還動用合縱連橫,通過"構間離散"的方法,分化瓦解鮮卑部族的內(nèi)部關系,使得鮮卑兩大首領步度根、軻北能內(nèi)斗不止,使得鮮卑勢力受到嚴重削弱。而賊心不死的軻北能為了報復魏國,竟率大軍貿(mào)然侵犯魏國邊境,而牽招在組織兵力之后,在云中郡一句擊垮軻北大軍,并斬殺軻北能親弟苴羅侯,使得軻北能至此龜縮一處不敢再犯。
在牽招的管理之下,魏國邊疆的軍事部署越加成熟,并出現(xiàn)了"夷虜大小,莫不歸心"的局面,魏國北部邊疆越加固若金湯一生無人能夠撼動。曹操南下統(tǒng)一天下,牽招則為其穩(wěn)固后方,兩人可為實現(xiàn)相得益彰,而牽招也因此成為威震三國的著名將領。甚至,有一次孫權要侵犯魏國時,在得知曹操要將牽招調(diào)往南方后,竟直接退守江東不敢應戰(zhàn)。
說到劉備的刎頸之交,大家都只會想到關羽、張飛,最多想到趙云、諸葛亮。要不是孫楚的《牽招碑》記載了他的碑文,大家都不知道牽招這位與劉備曾是刎頸之交的英雄人物。
《牽招碑》:君與劉備,少長河朔,英雄同契,為刎頸之交。牽招(?-231年),字子經(jīng),安平觀津(今河北武邑東)人。牽招早年跟隨當時的一個大學問家樂隱學習。
劉備則投靠了當時有名的九江太守盧植,學習儒家經(jīng)典和用兵之道。由于盧植的名氣太大,當時來拜師的人很多。恰好劉備又是個喜歡交朋友的人,據(jù)史書記載:“(劉備)好交結(jié)豪俠,年少爭附之”,所以在他的身邊,很快就聚集起了一批死黨。
據(jù)《初學記》記載,在劉備的好朋友當中,就包括牽招。兩人當時的關系非常要好,可以說是形影不離,成為刎頸之交 。
奈何造化弄人,劉備不久跟隨公孫瓚,趁著漢末亂世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隊伍,逐漸成了一個小有實力的軍閥。劉備的主要活動地點就是在河北,正在用人之際的劉備相繼招攬了關羽、張飛、趙云等一眾將領,但對自己這位老同學牽招卻忽視了。
牽招只好效力袁紹,袁紹死后,又跟隨袁尚。牽招有一次因為得罪了袁紹的大將高干,差點被高干殺掉。嚇得牽招只好亡命江湖。
就在牽招無處容身,心如死灰的時候,他生命中的貴人出現(xiàn)了。一向愛才的曹操聽說了牽招的大名,就將他召進了府中。
牽招從此隨著曹操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很多戰(zhàn)功。曹操對他也是越來越重視。后來,因為曹操要集中主力對付南方的劉備和孫權,便把防御北方鮮卑人的重任交給了牽招。牽招從此與邊疆守將田豫常年鎮(zhèn)守邊陲,而功績次于田豫。
曹丕篡漢,委任牽招為使持節(jié)護鮮卑校尉、右中郎將,雁門太守。牽招在任時,討伐叛亂懷柔降附,威震沙漠。稱“遺種遠跡,萬里無煙。”
牽招又教人民耕戰(zhàn),聽取情況根據(jù)實際情況判斷,賞必罰,大家都很敬服他。稱“夷狄窘迫,罔知所安?!睜空性诳な?,威風遠振。牽招在治邊上的功績,僅次于田豫,死后百姓盡皆追思。牽招的二子牽弘作戰(zhàn)勇敢堅毅,有牽招的風范,曾以隴西太守的身份跟隨鄧艾討伐蜀漢。
這兩個人是田豫跟牽招,其實并不是劉備拉攏人的本事不夠厲害,只能說人各有志。最開始的時候這兩個人跟劉備的關系特別好,特別是田豫,在年輕的時候這兩個人生活過一段時間,那時候劉備和田豫都是正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fā),兩個人都是非常有理想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什么都聊,那時候兩個人都是沒有什么背景,在一起也就是瞎說,誰也不會想到之后的生活會怎么樣。
其實命運就是這樣的,田豫也不會知道他這么熟悉的人將來會走到那樣的位置,后來的故事大家都比較了解,劉備一路起家,最后稱帝。其實那時候田豫已經(jīng)在跟著曹操了,但是這樣的事情根本不會影響到這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其實人們在年輕的時候交到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那時候田豫在曹操這邊也非常不得意,也非常不受重視 ,但是在最難的時候,田豫也沒有再去投靠劉備,其實這是非常能夠理解的,人們總是不想在落寞的時候去找自己真正的朋友,覺得會麻煩自己的朋友。所以田豫的一生在仕途方面是非常不如意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曹操也不是什么知人善任的人。
不過田豫的性格決定并不會非常痛苦,這個人就是個樂天派,所以就算在最失意的時候,他也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向上,那時候他也跟劉備關系比較好,就算是不同的陣容,也絲毫不影響這兩個人的感情。其實我覺得真正的朋友就應該是這樣的,就算政治理念不一樣,也絲毫不影響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2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