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薄太后合葬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是中國古人對于愛情和婚姻的一種詮釋。
生則同衾的意思是說,活著的時候,要蓋同一條被子,不像現(xiàn)代的有些夫妻那樣,搞什么分床睡的花樣。
死則同穴的意思是說,死去了之后,要葬在同一個墓穴之中,這叫并骨,預(yù)示著生是夫妻死也是夫妻,生生世世都做夫妻。
但是,漢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太后,卻沒有跟丈夫劉邦合葬在一處,而是跟兒子劉恒葬在了一起,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實際上,薄太后和劉恒葬在一起的說法,是不準(zhǔn)確的。
按照太史公司馬遷的記述,薄太后的寢陵是南陵,而劉恒的陵寢是霸陵,所以薄太后并沒有跟兒子劉恒葬在一起。
之所以會出現(xiàn)薄太后和兒子劉恒葬在一起的說法,是因為薄太后的陵寢離劉恒的陵寢很近,即太史公司馬遷說的南陵近霸陵。
薄太后丈夫劉邦的陵寢叫長陵,跟薄太后的南陵隔著一條渭水,南陵與長陵隔著一條河,長陵又在南陵西,所以薄太后這是“西望吾夫”,南陵的東邊又恰巧是霸陵,所以薄太后這墓穴還是“東望吾子”,之所以孤零零地西望夫東望子,乃是因為昭穆制度的緣故。
正常情況下,薄太后不會成為皇太后,劉恒也不會成為皇帝,所以薄太后和劉恒原本不會葬在關(guān)中。
但是,西漢初年,發(fā)生了一件不正常的事。
這件不正常的事便是誅諸呂。
漢高祖劉邦死后,葬長陵,太子劉盈襲地位,劉恒死后葬安陵,安陵在長陵右側(cè),這是符合昭穆制度的。
劉盈死后,劉盈的太子繼位,但太子年幼,不能攝政,故而由呂太后稱制,呂太后稱制期間,又將劉盈的太子廢掉,另立劉盈的他子為帝,呂后稱制八年,便薨逝,葬長陵,與丈夫劉邦合葬。
然后發(fā)生了誅諸呂事件。
劉邦的長孫齊哀王劉襄起兵,劉襄是劉肥的嫡子,劉肥是劉邦的長子,劉襄當(dāng)時已經(jīng)長大成人,能力出眾,不甘居于人下,于是從齊地起兵,兵鋒直指長安,周勃、陳平等老臣配合劉邦,誅滅諸呂,也就是呂太后的娘家人。
但誅諸呂行動之后,老臣們尤其是被劉襄欺騙了的瑯琊王劉澤不同意劉襄繼位,老臣們也不敢讓呂太后的孫子繼續(xù)在皇位上,于是找劉恒繼位。
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子,按理說沒有繼位的機(jī)會,偏偏遇到這樣的事情,劉邦的長子劉肥已逝、三子劉如意也早已被毒殺,過繼給呂后的旗子劉長也因呂后的關(guān)系不被承認(rèn)嫡子身份,所以劉恒檢個漏,成了皇帝。
作為劉邦的兒子,死后的寢陵理應(yīng)在劉邦陵寢的右邊,但右邊的位子已經(jīng)被劉盈的安陵占據(jù)了,于是劉恒另起爐灶,隔著渭河建造了霸陵,同時考慮到薄太后側(cè)室的身份,就為薄太后另起了一座陵墓,倘使不另起陵墓,薄太后即便葬到劉邦的長陵中,也會被劉邦的正后呂后所壓制,這不是劉恒愿意的,所以劉恒寧愿不讓父母同穴而葬夫妻分離,也要為薄太后另起一座寢陵。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jì)》、《史記·呂太后本紀(jì)》、《史記·孝文本紀(jì)》、《史記·外戚世家》、《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3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