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11年五月,韓鼎晉向嘉慶呈上一份調(diào)查報告,說皇宮附近有人開地下賭場。
這份報告讓嘉慶很生氣,于是仔細詢問到底是怎么回事。韓鼎晉呈上第二份報告,詳細記敘了地下賭場的來龍去脈。嘉慶看完,氣得不行,專案組,秘密查辦此案。
大老板親自過問,兩位部長當然不敢大意,案件很快告破,并且取得了驕人的戰(zhàn)績:本次行動共查獲賭局1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達400人之多。但是,就在嘉慶準備為此案定性的時候,又有人向他報告了一個驚天的消息:就在祿康率領(lǐng)便衣進入賭場前,已經(jīng)有8起賭局提前得到密報聞風而散。
朝廷中肯定有人做了他們的保護傘,這是嘉慶的第一反應。不然,如此絕密的行動,賭徒們從何而知?感覺自己被忽悠的嘉慶再次給祿康、和英兩人下了死命令,務(wù)必嚴加審訊,一定要從罪犯口中挖出藏在幕后的保護傘。
在審訊人員的特別“照顧”下,案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真相也浮出水面:這個地下賭場的負責人是一個轎夫,當然,這個轎夫不是一般干部家的,而是協(xié)辦大學士兵部尚書明亮身邊的人。轎夫是股東之一,事發(fā)時,有明亮家人去賭場通風報信。
堂堂的國防部長,竟然充當?shù)叵沦€場的保護傘!嘉慶氣得只差沒背過氣!隨即,嘉慶做出重要批示:此舉令人痛惡,決不輕恕。鑒于明亮是部長級的高官,嘉慶決定親自審理此案。
很快,皇帝下發(fā)的傳訊書送到了明亮的案頭。明亮原以為沒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開個賭場嗎,又沒殺人放火,還能把我怎么樣?現(xiàn)在一看皇帝親自召見,就慌了神。見到嘉慶后,不等領(lǐng)導開口,他就一股腦兒打自己的嘴巴,說不該貪錢、下次再也不敢了之類的敷衍話。至于如何獲知抓賭信息這個最核心的問題,他卻玩起了躲貓貓,說自己根本不知道。
明亮肚子里的那點小九九,嘉慶看得一清二楚。于是,懶得和明亮費口舌的嘉慶干脆將此案交給了軍機大臣,反正他們有的是時間。果然,明亮扛不住那幫軍機大臣的輪番轟炸,很快就交代了本案最關(guān)鍵也最讓嘉慶揪心的信息:這家地下賭場的保護傘不只是明亮一人,還有一個勢力更大的保護傘,那就是步軍統(tǒng)領(lǐng)祿康。
京城衛(wèi)戍司令、負責查獲地下賭場專案組組長祿康,竟然也是幕后保護傘。這多少有些黑色幽默!此刻,嘉慶還將信將疑,于是,嘉慶先免去了祿康專案組長的職務(wù),改命英和等人繼續(xù)深挖此案。
很快,案件徹底查明,這家地下賭場的幕后保護傘,果然就是明亮和祿康。嘉慶親自作出終審判決:免去明亮的所有職務(wù),僅保留其爵位;革去祿康所有職位,摘去花翎,降其為正黃旗漢軍副都統(tǒng);其余的那些沒有名頭的小人物,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充軍的充軍,一概嚴懲。
這次大規(guī)模的抓賭行動,搞得有聲有色,社會反響也相當不錯。按說,連皇帝都親自參加反賭,以后就不敢有人再以身試法了吧??上У氖?,此后的賭博風反倒愈演愈烈,再也撲不滅了。嘉慶被搞得一愣一愣的,朕這樣下辣手反賭,為啥還有那么多不怕死的?可惜,嘉慶始終沒弄明白,大清這棵未老先衰的古木,根子上已經(jīng)被一幫像明亮、祿康這樣的蛀蟲給咬空了,就是神仙的妙手也救活不了它的,何況人乎?
伴隨乾隆帝“禪位”鐘聲,“康乾盛世”降下帷幕。嘉慶皇帝,大清歷史上一個悲劇皇帝,從父皇手中接過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他的帝王生涯。
在267年的大清歷史中,嘉慶在位的25年只是這漫長歲月鏈條中短暫的一環(huán),可他身處驚心動魄的動蕩時代。康乾鼎盛達到頂點,大清江河日下,開始衰頹和敗落;而西方世界擺脫封建桎梏,大踏步地走上資本主義殖民掠奪,給仍在昏暗中的東方古國帶來危機與挑戰(zhàn)。
“唯其難,方顯英雄本色”。永琰登上皇帝寶座,但太上皇仍牢牢地控制著一切,太上皇犀利目光下,永琰的皇上做得很辛苦,對貪臣和珅忍氣吞聲,甚至自己心愛的皇后病重他不能守候一旁,死了他不敢流露悲傷,害怕和珅密報太上皇自己重情寡孝。
正是在這種艱難之下,嘉慶看清了釀成吏治腐敗種種弊端,韜光養(yǎng)晦中醞釀矯正父皇晚年偏信和珅造成歪風邪氣。太上皇剛一辭世,嘉慶就一舉粉碎禍國殃民的和珅集團,破獲大清立國以來最大一樁貪污案。
在王杰、董誥、朱珪、戴衢亨等這些賢臣廉吏輔助下,躊躇滿志地全力整治吏治,消弭社會動亂,提倡精簡節(jié)約,蔑視玉石古玩,一反父皇奢華陋習,開大清一代帝王勤儉簡樸的先河。嘉慶把吏治腐敗當作心腹之患,殺革降了一批官吏,取得明顯效果。
當一個個貪污大案被揭露出來,一道道彈劾奏折放在嘉慶皇上眼前時,他由震驚變?yōu)閼n心忡忡,又由憂心忡忡變?yōu)榭謶郑M管他了解父皇晚年偏信和珅釀成吏治腐敗,貪污成風,也決心根治腐敗。
但是,當蓋子一旦揭開,嘉慶皇上看到的不僅是大清有幾個蛀蟲污吏,而是整個大廈的根基在腐爛。大清不能亡在我的手里,祖宗的基業(yè)不能就這樣衰落,嘉慶皇上祭奠亡妻——皇后喜塔臘氏時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從此,嘉慶不敢象親政初期那樣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特別是許多案子還牽扯到父皇的聲譽,一直生活在父皇的陰影中的永琰,自然不敢觸及有損父皇聲譽的事。
匡正弊端后一度中興之勢成為曇花一現(xiàn),反貪愈貪、反腐愈腐,廉吏直臣們見皇上手軟起來,憂心如焚,洪亮吉首先站出來直言時弊,上書《千言書》力主大刀闊斧整頓吏治,說到嘉慶皇上的痛處,也就是大清的痛處。
內(nèi)心負擔很重的嘉慶帝不覺就惱羞成怒,把洪亮吉抓了起來。但當逢迎拍皇上馬屁精官員請奏殺洪亮吉時,心照不宣的皇上卻不默許,只讓將洪亮吉流放新疆,后來連流放也不想了,就讓洪亮吉歸鄉(xiāng),卻把洪亮吉的《千言書》懸掛在自己的案頭,視為座右銘。
其實,嘉慶帝早感覺到這“痛處”,只是不敢承認罷了,作為大清皇上,嘉慶心里很矛盾,憂郁煩躁籠罩著他。那些他曾經(jīng)信賴的心腹大臣,要幺撒手人寰,要幺跌倒在腐敗上,被他親自下令殺掉。
他變得越來越“孤家寡人”,越來越孤獨,而水患、官逼民反,甚至起義農(nóng)民竟然攻占紫禁城,這在大清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之事一件件向他襲來。沿海也不安靜,海盜時不時地來騷擾天朝大國,大英帝國想在他統(tǒng)治的帝國沿?!霸弊∠拢c他的天朝子民做買賣。
嘉慶以秉承祖宗基業(yè)為最高宗旨,這樣的事他如何放心得下。更有甚者,夷人竟將鴉片運進天朝港口,不法地方官吏收受賄賂,對鴉片放任自流。
鴉片盛行,讓嘉慶帝憂心忡忡,甚至王公八旗子弟吸上鴉片,懈怠公務(wù),連宮里的太監(jiān)也沾鴉片。永琰眼看著他統(tǒng)治的帝國開始走向衰敗,也曾意氣奮發(fā)過,充滿信心,想守成祖宗基業(yè)、盼中興、革弊端、整吏治。終究積重難返,無力阻大山之崩陷,挽狂瀾于既倒。
擴展資料:
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簡介:
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guān)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quán)。乾隆帝死后才獨掌大權(quán)。颙琰對貪污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quán)穩(wěn)定對統(tǒng)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yè)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時期。這時期發(fā)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xiàn)了中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jīng)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实?,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
百度百科-滿清十三皇朝之嘉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4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