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田文鏡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自我國的古早社會,權(quán)力的斗爭從未停歇,上位者的更換也就意味著手下心腹的更替,你忠心于舊主,自然新皇登基便不會再重用于你,甚至于你能夠保住你的身家性命已經(jīng)是最好的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在,在我國的封建社會,若是想要自己的家族,勢必要走上仕途之路,在朝堂之上獲得德帝王的另眼相看,才會獲得你夢寐以求的東西。
田文鏡是在康熙年間步入朝堂的,只是當時的他卻沒能受到帝王重用,只能輾轉(zhuǎn)諸多地方擔任閑散小官,只是這件事情卻為他之后的高升奠定了基礎(chǔ)。由于輾轉(zhuǎn)各地擔任官職,于是他對于各地百姓的實際生活情況十分了解,再加上其剛正不阿、敢于進諫的態(tài)度,在新皇登基之后,已經(jīng)61歲的他,重新進入上位者的視線之中,并受到重用,還成為雍正的心腹。
當時河南、山東等地流寇眾多、官吏腐敗,二者之間還互相勾結(jié)包庇,致使貧民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時任河南巡撫的田文鏡便多次上書,請求皇上徹查此事。雍正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所言非虛,于是贊嘆其行事風格,此外還特意設(shè)置河南山東總督讓田文鏡擔任,以更好管理地方。得到帝王贊揚的田文鏡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在其上任之后,嚴格肅清地方內(nèi)亂,查辦官員。短時間內(nèi)河南、山東的情況出現(xiàn)了明顯的好轉(zhuǎn),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百姓也都因此對其十分尊敬。
只是這時的田文鏡已經(jīng)步入遲暮,即使有心想要為國出一份力力,身體也不再允許他這么折騰。于是他便多次地向皇帝提交奏折,希望皇帝能夠答應自己解甲歸田的請求,出于對人才的愛惜,帝王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只是還未享受幾天清閑日子,他便因為疾病纏身而離開了這個紛亂的俗世,在其去世之后,出于惜才之心以及對于心腹大臣去世的難過,雍正皇帝下令將其的陵墓放置到自己的陵墓附近,于是田文鏡也成為了埋葬在西陵之中唯一的大臣,而這也足以看出其在帝王心中不俗的位置。
只是這位正義之臣在死后卻未曾得到安息,在乾隆接過父親手中的權(quán)力不久,他便以田文鏡之墓搶占了皇家道路為理由,命手下將其給鏟平了。再加上當時的盜墓風氣的盛行,田文鏡的墓葬也就此毀于一旦,只剩下雍正給其的題文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為我們訴說那段坎坷的故事。
他用一生為我們詮釋了什么叫?厚積薄發(fā)?,他61歲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隨后他遇到貴人雍正皇帝,就此人生開掛,成為封疆大吏,叱咤風云。他去世后,更是賜葬在雍正皇帝的泰陵附近。然而,這樣一個雍正皇帝的寵臣,他的墳墓卻被乾隆皇帝給平了。那么,乾隆皇帝到底為何要平了他的墓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從歷史的蛛絲馬跡窺探一二。
他就是雍正皇帝的三大寵臣之一的田文鏡,他并沒有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反而以監(jiān)生的身份被被授為福建長樂縣縣丞。看似他蠻幸運的,不用通過科舉考試就可以做官,但正是由于他的這個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接下來30多年一直在基層摸爬滾打。雖然他一直處于基層,但也積累了豐富的基層行政工作經(jīng)驗。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在康熙晚年的時候,61歲的田文鏡由于能力突出,這次正式走上了政治舞臺的前面。而在雍正皇帝即位后,田文鏡這個一直被冷落的老頭,由于公正不阿,辦事雷厲風行,入了雍正皇帝的法眼。田文鏡這個60多歲的老頭,是越老越勇猛,他甘做雍正皇帝整治吏治的急先鋒。他在河南整治吏治,清查虧空賦稅的事務,開辟荒田,攤丁入畝,雷厲風行。雍正皇帝褒獎他為官公正廉明,特將其授為河南山東總督,并且此官職是為田文鏡專門設(shè)置的,不為定例。
萬萬沒有想到60多歲的田文鏡,竟然得到了雍正這個鐵血皇帝的重用,成為其心腹重臣。人在什么都沒有的時候,沒有羈絆,勇往無前。但是一旦有了權(quán)勢就患得患失,曾經(jīng)嫉惡如仇的田文鏡也不例外。河南水災,田文鏡隱匿不報,導致河南百姓賣兒賣女,困苦不堪!后來,東窗事發(fā),雍正皇帝并沒有追究田文鏡的欺君之罪!田文鏡以病乞休,雍正皇帝命他回京師養(yǎng)病。
不久之后,田文鏡就逝世了。雍正皇帝賜葬在自己的泰陵附近,謚號端肅。作為臣子死后,能夠葬在皇帝的身邊,可以說莫大的榮幸。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在雍正皇帝去世第三年的時候,乾隆皇帝就將田文鏡的墳給平了。事情的起因是,乾隆去泰陵祭奠老爸雍正,在去的路上,田文鏡墓的門墻占了御路三尺多,車輦不能通過。侍衛(wèi)請示乾隆皇帝,乾隆隨后說了一句?拉倒吧!?隨即,就走了。誰料想,乾隆皇帝祭拜回來的時候,就看見田文鏡墓被平了,僅僅剩下兩座雍正皇帝題寫的誄文碑。乾隆皇帝看后,不知怎么回事,問:?田文鏡墓為何如此一片平地??侍衛(wèi)回稟皇上萬歲,不是您老人家說?拉倒?嗎,乾隆皇帝聽完,嘆了口氣,并沒有責怪守陵大臣。
這看似是因為守陵大臣會錯了意,導致了田文鏡墓被誤傷。實則不然,看似無意卻是有意。這個田文鏡雖然是雍正皇帝的重臣,深得雍正皇帝的喜愛,但是乾隆皇帝并不喜歡這個怪老頭。乾隆皇帝曾說:?河南自從田文鏡上任督撫以來,嚴格治理,他的下屬官吏竟然剝削民眾,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鏡隱匿河南災情不報,百姓流離失所,幸虧先帝愛民,派遣官員前去賑撫,才保證河南的安定,這件事天下人盡皆知。?
可見,乾隆皇帝很是不滿田文鏡的所作所為。這次失誤將田文鏡的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應了乾隆皇帝對田文鏡的不滿。雖然沒有特意下令將其墳墓平了,但是也多少有點清算的意味。各位,你們認為呢?
說的是,田文鏡去世后,雍正皇帝感念田文鏡忠誠一生,在自己將來的陵寢泰陵旁,給田文鏡安排了個墓地。雍正去世歸葬泰陵后,乾隆三年清明節(jié)前,乾隆皇帝前往泰陵祭拜掃墓。在行進路途中,發(fā)現(xiàn)有座墓的門墻把御道占了三尺多,于是就問是誰的墓地?御林軍告訴他,是田文鏡總督的墓。同時御林軍還問,這個墓地擋住了御道,是否推平?乾隆當時說道:?拉倒吧!?
等乾隆掃墓回來后,發(fā)現(xiàn)田文鏡墓只剩下兩座雍正皇帝題寫的誄文碑(畢竟雍正題寫的碑文,誰也不敢動),于是問怎么回事?御林軍說:?萬歲爺,不是你說?拉倒?嗎??乾隆才知道御林軍理解錯了。不過也就將錯就錯,并沒有責罰他們。
問題來了,乾隆皇帝是真的想推平田文鏡的墓,還是御林軍理解錯了呢?
田文鏡是雍正最重要的寵臣之一。田文鏡在康熙朝的時候,很早就出來當官了。但是在整個康熙年間,他一直不得志,直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被康熙提拔為內(nèi)閣侍讀學士,從五品官員(雍正三年這個官職才升為從四品)。
康熙去世的時候,田文鏡已經(jīng)61歲了,基本上還是一事無成。不過在雍正上臺以后,田文鏡的機遇來了。雍正非常重視他,對他多次提拔,委以重任,從布政使,到巡撫,再到總督,成為雍正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雍正之所以那么器重田文鏡,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田文鏡對雍正非常忠誠,堅決貫徹實施雍正的改革主張,而且效果非常明顯。
雍正上臺的時候,由于康熙晚年怠政,出現(xiàn)了很多積弊。雍正急需整治這些積弊。要整治積弊,就需要有人來幫他的忙。而田文鏡、李衛(wèi)、鄂爾泰這些人,就是雍正改革和治理國家最得力的助手。田文鏡在整頓吏治、清查虧空、耗羨歸公、攤丁入地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田文鏡有兩個非常有名的特點:勤和刻。?勤?就是他做事勤勉,一絲不茍,決不懈怠。?刻?就是他嚴苛,刻薄,對手下要求很嚴厲,不講情面。他這樣做事的風格,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彈劾他。
但是雍正喜歡他這樣的風格,甚至動情地在他的奏折上寫道:?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田文鏡于雍正十年去世。去世后,雍正特批把他葬在自己將來的陵寢泰陵附近,還專門給他寫了誄文。
在一些影視作品里,田文鏡總是給人一種清廉、干練的形象。而且他也是深得雍正的信任,那么歷史上的田文鏡究竟是什么樣呢。
田文鏡算是雍正年間,大器晚成的朝臣代表,年過花甲之年,才勉強才做到監(jiān)察御史、內(nèi)閣侍讀學士的職務。按照正常升遷路線來看,到這歲數(shù),官也就算做到頭了??烧l也沒能想到,雍正帝的繼位,讓他在一年之后便迎來了政治上的春天,此后八年里,更是成了強力執(zhí)行雍正新政的封疆大吏,一時成了影響整個大清新政改革的風向標,田文鏡也成了從政大器晚成的典型。
田文鏡字仰光,漢軍正藍旗人,雍正五年后,因為政績突出被轉(zhuǎn)入正黃旗??滴醵?,(1683年)以監(jiān)生身份繞過科舉這一從政障礙,外放福建長樂縣縣丞,相當于今天的副處級??喟揪拍旰?,才調(diào)任山西鄉(xiāng)寧縣擔任知縣,在這一干就是十三年,雖然仕途停滯不前,卻積累了大量的基層行政經(jīng)驗,對當時清朝政治在基層延伸落實存在的問題有著清楚的了解。
轉(zhuǎn)年,田文鏡被內(nèi)調(diào)清政府行政機關(guān),出任吏部員外郎、刑部郎中、監(jiān)察御史、內(nèi)閣侍讀學士之職。多崗位歷練,進一步熟悉清代組織人事、司法和監(jiān)察工作,雖然未能得到重用,卻給日后仕途走進快車道提供了豐富的任職資歷和經(jīng)驗。
雍正重用田文鏡純屬偶然,清代為防止皇子結(jié)交大臣形成黨派而規(guī)定他們不能與外臣來往,雖然有效抑制朋黨集團,卻使得一旦成為接班人后一時之間難以快速組成一個順手的政治班底。
田文鏡憑借監(jiān)察御史的職位經(jīng)驗得以讓他被雍正認識。雍正元年,山西發(fā)生嚴重荒歉,導致大量饑民被餓死卻被藏匿不報。田文鏡奉命去華岳告祭,路過山西,看到饑民餓殍慘不忍睹,當?shù)卣畢s不進行賑濟,擔任御史的他回到北京立即給雍正上告。雍正得知山西實情后非常震驚,立即命田文鏡去山西賑災,并署理山西布政使。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成了雍正新政改革的主要契機和方向,為雍正十三年全面開啟改革有著很重要的偶然聯(lián)系。
田的舉措挽救了七八十萬災民的生命。雍正感慨到:?如此能干之人,為何至今未聞一人贊許??帶著相見恨晚的心情,雍正在第二年將其調(diào)往河南任布政使,幾個月后升任河南巡撫,田文鏡終于正式成為地方封疆大吏。雍正八年,田文鏡為北河總督,或許是年紀大了,久在官場的田文鏡犯了個嚴重失誤。
當時河南水災嚴重人民生活困苦,而田文鏡卻謊報災情,并且還要如數(shù)上交錢糧。后來雍正知道實情后命侍郎王國棟入河南賑災。此時田文鏡因病乞休,雍正也給他個臺階讓他回京修養(yǎng)。關(guān)于這件事有人說是因為當時田文鏡年齡大了被下屬蒙騙,不過當時田文鏡確實年齡很大了。
田文鏡在京休養(yǎng)了一段時間痊愈后,雍正命他再次回到北河總督任上。雍正十年,又因病乞休,不久去世。
田文鏡的一生確實做了許多事情,為官清正廉明,深得雍正皇帝賞識。影視作品描繪的形象也很貼切只不過在年齡方面有些不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4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