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則天和李治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大唐初年,誕生了幾位在中國歷史上都非常著名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貞觀之治,拉開了盛唐的序幕;則天大圣皇帝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巾幗不讓須眉,至今都是一個傳說。而唐高宗李治作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丈夫,卻只能成為她背后的男人。歷史上真實的李治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帝王?他是否真的只能做武則天背后的男人呢?
公元628年,李治含著金鑰匙出生。此時他的父親李世民已經(jīng)消滅了所有對手,登基為帝。李治作為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父皇聲威日隆,母后地位穩(wěn)固,他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而早于他四年出生的武則天則沒有那么幸運,雖然出生在一個殷實家庭,父親也因資助李淵太原起兵而有了從龍之功,先后擔任工部尚書和荊州都督,但父親的去世讓她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受盡堂兄欺負的武則天不得已隨母親遷回長安。此時的李治八歲,武則天十二歲,離他們命運的交匯還有兩年。
一年后,長孫皇后去世,年僅九歲的李治失去了母親,他的童年結(jié)束了;而此時的武則天已經(jīng)鄰家有女初長成,為進入大明宮躍躍欲試了。
公元637年,已經(jīng)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武則天被選入宮中,李世民封其為“才人”,賜號“武媚”,可見武則天也是天生媚顏,讓李世民大為歡喜。而此時的李治還在治療著喪母之痛,對于皇位更是沒有一絲野心,因為他的太子哥哥李承乾地位穩(wěn)固,也容不得他多想。只是他還沒想清楚,他的祖父李淵和父親李世民的皇位都是搶來的,他們搶得,自己怎么就搶不得。正是受這句祖訓(xùn)的鼓勵,他的同父異母的四哥李泰向他的親生哥哥李承乾發(fā)起了挑戰(zhàn)。
這邊李承乾和李泰為了儲君之位爭得不亦樂乎,那邊的李治卻無心皇位,一心想當個散淡王爺,至于是真的還是假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自李淵起,李姓子孫就沒有一個好相與之輩。而此時的“武媚”雖然天生媚骨,卻沒有迷倒見多識廣的李世民,只能繼續(xù)做她的才人。既然在李家這一代沒有機會,那就只能從下一代中尋找機會了,武媚的毅力可是勝過男兒。不過武媚還是要再忍上幾年,畢竟李治現(xiàn)在可還沒有機會見她呢!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不堪重壓之下謀反,不過他的謀反在經(jīng)歷過無數(shù)風雨的父親李世民看來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結(jié)果李承乾被廢;李泰得意忘形,以為儲君之位已非他莫屬,結(jié)果被李治、長孫無忌和李承乾聯(lián)手擺了一道,到手的鴨子飛了。他太小看李治了,作為李氏的子孫,血液里流淌著對權(quán)力的渴望,李治又怎么會例外呢?結(jié)果李承乾和李泰相爭,李治得利,被立為太子。而此時對權(quán)力更加渴望的武媚則在深宮之中,盼著李世民的垂憐而不得,不過,她距離下一個目標只有一年的時間了。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遼東,要完成他的表叔隋煬帝楊廣未竟的事業(yè)。李治與武媚究竟是什么時候走在一起的正史沒有記載,但從李治后來所說的話中應(yīng)該就是在此時。李治隨李世民到了定州,然后在后方處理政事,統(tǒng)籌糧草;武媚也應(yīng)到了定州,因為不受寵,沒有隨李世民去前線,只能幽居定州。這一來二人的命運線發(fā)生了第一次相交,從此糾纏一生,至死方休。
公元645年,李世民返定州,身體生了一個毒瘡,李治也許是心中有愧,也許是真的孝道,親口吸之,這令李世民大為感動。而在此期間,李治端茶,武媚倒水;李治吸瘡,武媚倒便,二人已經(jīng)暗波流動,眉目傳情了。后來李治回憶說此時的他和武媚是純潔的男女關(guān)系,也是很搞笑的。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李治登上皇位,君臨天下,武媚原以為自己終于熬出了頭,卻沒想到依宮中舊例,沒有生育的宮中嬪妃入感業(yè)寺為尼,武媚呀,你得努力了,不知李治可還會記得那個柔媚的武家女子呢?
公元650年,李治和武媚又一次相遇了,只不過這次李治已經(jīng)貴為天子,而武媚則是感業(yè)寺中一女尼。不過李治也是個多情種子,宮中的蕭淑妃還受著寵,這邊又對武媚舊情復(fù)燃。但是不好辦呀!這是先皇李世民的才人,自己怎么能迎進宮呢?
想睡覺就有人送來了枕頭,王皇后因妒蕭淑妃受寵,于是勇挑重擔,將武媚迎入宮中,但她沒想到這招驅(qū)虎吞狼之計雖可行,但武媚更是吃人不吐骨頭,而且最終還會要了她的命。
李治作為李世民的兒子,能在風云變幻中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他是不會甘心做長孫無忌等人的傀儡的。在權(quán)力面前,父子兄弟都可以殺,何況一個舅舅了。于是為了爭奪實權(quán),李治將武媚視作政治伙伴,想用廢王皇后而立武皇后打擊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元老功臣勢力。也就是因為此,才使得武媚的欲望不再止于后宮,而是著眼于天下。
公元655年,武媚成為新一任皇后,同時將關(guān)隴集團的代表人物長孫無忌趕出長安。李治廢后立后并不是簡單的家務(wù)事,而是權(quán)力的斗爭,是君權(quán)向相權(quán)發(fā)起的挑戰(zhàn),是中央向關(guān)隴利益集團給予的致命一擊,其實李治的父親李世民生前也在做同樣的事,甚至隋煬帝楊廣也在做同樣的事,只不過到了李治這里才大功告成。雖然李治是在李世民不斷削弱關(guān)隴世家的基礎(chǔ)上才最終成功的,但這件事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他杰出的政治才能,沒有了羈絆的李治馬上就要開創(chuàng)自己的時代了。
他會做得比他的父親還出色嗎?
貞觀之治末年,由于李世民三征高麗,導(dǎo)致國力衰退,民生已經(jīng)艱難。李治登基之后,下令不再征伐遼東,不興土木,恢復(fù)民生。并重新恢復(fù)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制衡士族。任用賢臣,勤于國事,國力漸漸恢復(fù)。
公元668元,大唐兵鋒直指高句麗,最終攻陷平壤,實現(xiàn)了中原王朝幾代人的夙愿。李治并不以武功著稱,但他治下的大唐卻是唐朝版圖最大的時代,只是他的光輝被一代女皇所掩蓋,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李治的一生雖然聲名并不顯赫,但他的文治武功不下于唐太宗李世民,然而史書對其褒貶不一,千秋功過,留給后人評說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7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