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馬希聲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此人名叫“馬希聲”,南楚的第二代掌權(quán)人,中國古代史上的“吃雞第一人”。
那么,為什么不稱他為國君呢?因為他在位期間,行掌管一國之實,卻沒得國君的稱號。
老木匠馬殷通過一番英明決策,奠定了南楚的大好基業(yè)??墒?,由于年事已高,只當了三四年的國君就病逝了。馬殷病逝時全國哀痛,無論官署還是平民百姓,無一不為失去英主而痛哭流涕。然而,逝者已去,南楚的國祚還有待后人的延續(xù)。
據(jù)傳,馬殷的子女團隊相對來說比較龐大,僅兒子就有30幾個。可是,史料中卻只有15子2女的記載,個中的原因不大明了。
公元930年,馬殷在彌留之際,派遣使者覲見后唐皇帝,希望能夠?qū)ⅰ俺酢钡淖鹛?,冊封給次子馬希聲。
后唐皇帝面見楚國使者時,明顯有過河拆橋之意,既然老馬都已經(jīng)死了,還留著個國君的稱號有什么用呢。于是,后唐不再承認楚國的地位,冊封馬希聲為節(jié)度使兼侍中,成了后唐屬下的一方藩主。
對于后唐的冊封,南楚的臣子們都不買賬,甚至連百姓們都不認可。在他們心目中,馬殷是公認的國君,那么,由他任命的兒子,也必然是南楚的第二代國君。眾人商議已定, 決定不尊后唐的政令,擁護馬希聲登基上位。
要說馬殷是一代英主,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墒?,他的兒子們可就有些不爭氣了。
長子馬希振,是眾人當中最有賢才的一個,不僅文能治國馭人,還精通軍武,又是個難得的將帥之才??墒牵R希珍后期偏偏迷戀上了道學(xué),絕了紅塵,潛入深山專心修道去了。
次子馬希聲,雖然不能說是一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庸才,但在各個方面都不出眾。而且,最致命的是生性懦弱,專好享樂。
馬希聲能成為南楚的繼承人,唯一的優(yōu)勢是他母親。
據(jù)史料中的記載,馬希聲的母親袁氏,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服侍的功夫還很好,在后宮之中最得馬殷的寵溺,故被冊封為德妃。馬殷病重時,袁德妃在床前寸步不離,盡心服侍,為兒子爭取到了政治籌碼。
對于后唐的冊封任命,南楚的眾臣子們不買賬,馬希聲卻高興得不得了。他登基上位之后,果然沒有承認自己是國君,只是承認自己是一方藩主。眾臣子百般勸諫,馬希聲就是堅持己見概不采納。所以,馬希聲只有掌控一國之實,并沒有稱國君尊號。
究竟是馬希聲軟弱無能不敢稱尊,還是另有原因,這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對臣子們說,這是馬殷臨終前的遺囑。
馬希聲在位時間,前后加起來也就一年零七個月。他在位期間最出名的光輝事跡,就是“吃雞”。
馬希聲早年聽了一個傳言,說后梁太祖朱溫對雞肉特別鐘情,每頓飯都得有雞才能下食。他對此事羨慕的不得了,登基上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傳御后廚,每天每頓飯都得有雞。甚至在馬殷病逝,全國舉喪期間,馬希聲都沒有一點痛失父親的悲傷之情,發(fā)喪之前還吃了數(shù)盤雞。以至于被臣子們借用三國名人阮籍的事跡,譏諷為:“賢人”。
馬希聲怎么吃法不知道,但根據(jù)史料記載,他在位期間,每天至少要吃50只雞。這項“輝煌”的壯舉,足能稱得上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吃雞第一人。
皇帝是權(quán)威的象征,皇帝的手上掌握著至高無上的大權(quán),他下達的命令,大臣們必須服從,否則將會惹來殺身之禍,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上,曾出現(xiàn)國無數(shù)個帝王,今天呢我主要是想跟您聊聊五代十國這以時期的帝王,五代十國歷代國君都有哪些人呢?下面就由我來告訴你吧!
>皇帝
五代十國歷代國君大全:
五代十國 907——960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
后梁:90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后梁太祖(朱溫)6年——驍勇善戰(zhàn)的殘暴皇帝。
二、后梁郢王(朱友圭)1年——殺父登基,荒淫無度的皇帝。
三、末帝(朱友貞)11年——頗有氣節(jié),自刎殉國的皇帝。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后唐莊宗(李存勖)4年——勇猛聞善戰(zhàn),通曉音律的開國之君。寵信伶人而死。
二、后唐明宗(李嗣源)8年——以民為本,不求奢華的五代明君。
三、后唐烈宗(李從厚)1年——短命皇帝,在位四個月。
四、后唐廢帝(李從珂)2年——有勇無謀的亡國之君。
后晉: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后晉高祖(石敬塘)7年——有勇有謀,禮賢下士的開國之君。恬不知恥,賣土求榮的“兒皇帝”。
二、后晉出帝(石重)4年——昏庸無能的悲情皇帝。
后漢: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后漢高祖(劉知遠)2年——自尊而殘暴的開國之君。
二、后漢隱帝(劉承佑)2年——名存實亡的傀儡皇帝。
后周:951——960 共10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后周太祖(郭威)3年——白手起家,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二、后周世宗(柴榮)6年——郭威養(yǎng)子。勵精圖治,銳意改革的皇帝。
三、后周恭德(柴宗訓(xùn))1年——傀儡皇帝,后被趙匡胤所廢。
>皇帝
十國: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后蜀、南漢、南平、閩,北漢。
前蜀:9O7——925 ,歷兩帝,建都成都
一、前蜀高祖(王建)12年——勵精圖治,擴張疆土的皇帝。在位期間,蜀中大治。
二、前蜀后主(王衍)8年——荒淫奢侈的詩人皇帝。
南吳: 892——937 歷四帝,建都揚州
一、吳太祖(楊行密)15年——南吳國的實際開國者。驍勇善戰(zhàn),選賢任能的明君。
二、吳烈祖(楊渥)3年——擊球飲酒的皇帝。
三、吳高祖(楊隆演)10年——嗜酒皇帝。
四、吳睿帝(楊溥)17年——南吳的亡國之君。
南楚:896-——951 歷六帝,建都長沙
一、南楚武穆王(馬殷)35年——拓疆改革的楚國第一代君主。75歲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二、南楚衡陽王(馬希聲)2年——喜歡吃雞的皇帝。
三、南楚文昭王(馬希范)15年——奢欲無度、誅殺功臣、癡迷佛神的皇帝。
四、南楚廢王(馬希廣)3年——謹慎溫順的皇帝。
五、南楚恭孝王(馬希萼)2年——志得意滿,縱酒荒淫的皇帝。
六、南楚留王(馬希崇)1年——南楚亡國之君。
閩: 897——946 歷六帝,建都福州
一、閩太祖(王審知)40年——用人唯賢,保境安民的皇帝。
二、閩嗣主(王延翰)1年——驕傲荒淫,殘忍兇暴的皇帝。
三、閩太宗(王延均)3年——喜好仙術(shù),大興土木的皇帝。
四、閩康宗(王昶)4年——大興土木,橫征暴斂的皇帝。
五、閩景宗(王延羲)4年——性情殘暴的皇帝。
六、閩殷王(王延政)3年——投降南唐,閩滅亡。
南唐: 937——975 歷三帝,建都金陵
一、南唐烈宗(李昪)7年——勤勉愛民,輕徭薄賦的才子皇帝。
二、南唐元宗(李璟)19年——奢侈無度的才子皇帝。
三、南唐后主(李煜)16年——千古詞帝。做個才人本風(fēng)流,可憐苦命為君王。
五代十國不是十國皇帝,而是十五國皇帝,分別是:
1、后蜀孟昶:
孟昶,本名孟仁贊 ,字保元,邢州龍岡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后蜀末代皇帝,后蜀高祖孟知祥之子。乾德三年,去世,時年四十七歲,獲贈尚書令、楚王,謚號“恭孝”。
2、前蜀王衍:
王衍,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許州舞陽人。前蜀末代皇帝,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為徐賢妃,王衍即位后,荒淫無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間,日夜飲酒,愛好奢侈,營建宮殿,巡游諸郡,耗費大量財力,蜀人不得安寧。
3、北漢劉繼元:
劉繼元,本姓何,北漢末代皇帝,被遼朝冊封為英武帝,北漢世祖劉旻之外孫,北漢睿宗劉鈞之外甥、養(yǎng)子,劉繼恩同母異父弟。其母劉氏為劉旻之女。
4、南漢劉鋹:
劉鋹,原名劉繼興,南漢中宗劉晟長子,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末代皇帝。開寶八年,宋滅南唐后,將劉鋹改命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封彭城郡公。
宋太宗即位,再改封其為衛(wèi)國公。太平興國五年,劉鋹去世,被追贈為太師,追封為南越王。劉鋹無謚號、廟號,史家所以習(xí)稱其為南漢后主。
5、南唐李煜:
李煜,籍貫徐州彭城縣,生于江寧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鐘鋒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6、南吳楊溥:
楊溥,南吳太祖楊行密四子,吳烈祖楊渥、吳高祖楊隆演之弟,南吳末代皇帝。920年楊隆演去世,楊溥為徐溫所迎繼吳王位,921年,改元順義。927年,即皇帝位,改元乾貞。
南吳于楊隆演及楊溥在位時,軍政大權(quán)皆操之在徐溫、及其養(yǎng)子徐知誥父子之中,之所以即位,只是為徐氏父子篡位稱帝之準備而已。
7、南楚馬希崇:
馬希崇是南楚末代國君,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聲、馬希范、馬希萼、馬希廣之弟。馬希廣在位時于天策上將府任天策左司馬之職。
8、南平高繼沖:
高繼沖為高保融之長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繼位。建隆四年,宋軍假道南平,趁機控制南平都城江陵城巷,高繼沖只得納地以歸,南平亡。開寶六年高繼沖去世,年僅30歲。
9、閩國王延政:
王延政,人稱十三郎,光州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之子,閩嗣王王延翰、閩惠宗王延鈞、閩景宗王延羲的弟弟,閩國末代皇帝。在位三年,稱恭懿王,國亡被俘,后事不明。
10、吳越錢弘俶:
錢俶,原名錢弘俶,因避宋太祖之父趙弘殷名諱,入宋只稱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杭州臨安人。吳越末代國君。錢元瓘第九子,錢倧之弟。
11、后周柴宗訓(xùn):
柴宗訓(xùn),邢州堯山縣人。后周末代皇帝,后周世宗柴榮第四子。顯德六年,授特進、左衛(wèi)上將軍,冊封梁王。 周世宗駕崩后,正式即位,沿用”顯德”年號,年僅七歲。
由符太后垂簾聽政,由宰相范質(zhì)、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重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顯德七年,經(jīng)歷了陳橋兵變,禪位于趙匡胤,宣告后周滅亡。
12、后漢劉承祐:
劉承祐,相州安陽縣。后漢末代皇帝,后漢高祖劉知遠之子,母為李皇后。后晉時期,授節(jié)院使、檢校右仆射。后漢建立,授左衛(wèi)大將軍、檢校司空,遷大內(nèi)都點檢、檢校太保。乾祐元年,正式即位,不甘心大權(quán)旁落,猜忌誅殺權(quán)臣,引發(fā)了重臣郭威叛亂。
13、后晉石重貴:
石重貴,太原府太原縣人,晉高祖石敬瑭養(yǎng)子,后晉末代皇帝。天福七年六月,晉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貴繼位,沿用高祖天福年號。天福九年七月,改元開運。
因石重貴不肯向契丹稱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進攻后晉,開運三年十二月攻占后晉都城開封,迫使石重貴投降,后晉滅亡。
14、后唐李從珂:
李從珂,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鎮(zhèn)州平山縣人,后唐末代皇帝,唐明宗李嗣源養(yǎng)子,母為宣憲皇后魏氏。端謹穩(wěn)重,沉默寡言,勇猛剛毅。跟隨李嗣源征戰(zhàn)四方,在后唐滅后梁之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
長興二年,出任左衛(wèi)大將軍、西京留守。三年,拜檢校太尉、鳳翔節(jié)度使。四年,晉封潞王。應(yīng)順元年,廢黜唐閔帝李從厚后,自立為帝,年號清泰,從善如流。
15、后梁朱友貞:
朱友貞是朱溫嫡子,初封均王,擔任左天興軍使、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朱友珪篡位后,被授為東京留守、開封府尹,與趙巖、袁象先、楊師厚等人密謀政變。
乾化三年,禁軍兵變,誅殺朱友珪。朱友貞遂在東京稱帝。他在位期間,疏遠敬翔、李振等舊臣,重用趙巖、張漢杰等無能之輩,在梁晉爭霸戰(zhàn)爭中勝少敗多,接連喪失國土,以致國勢日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8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鐘離春是怎么當上皇后的只因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