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姚崇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唐朝作為封建王朝的典范,既曾有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在位,自然也不能缺少可為后世師表的名臣,所有唐朝四大賢相,一般指的就是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其他如狄仁杰、張柬之、張九齡、張說等也都各有建樹名傳后世。
唐玄宗李隆基執(zhí)政初期,刬除積弊,掃除武則天男寵和太平公主等長期亂政的隱患,一改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等暗弱君主的舉止失措,任用賢臣,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在開元和天寶初年逐漸達到了大唐王朝的全盛時期,這就是著名的“開元盛世”,后來經(jīng)歷了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的大詩人杜甫還滿懷感慨地回憶起那段幸福時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币Τ纭⑺苇Z正是其中最大助力之一。
《三字經(jīng)》里有一句:“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不光大文學(xué)家蘇洵如此,他的前輩姚崇也是這樣。據(jù)說,姚崇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浪蕩子,就像滿清八旗子弟一樣,干著玩鷹遛鳥養(yǎng)蛐蛐類似的勾當,喜好打獵玩弄弓馬。蹉跎到二十多歲,對于書中義理尚不明白。一回,他去拜謁親友,宴席之上有位善于相面的人告訴姚崇:“先生面相貴氣十足,將來必定成為宰相?!币Τ绮砰_始覺得驚奇,回家就把這句話轉(zhuǎn)告了自己的母親。姚崇的母親聽了便上心了,勸令姚崇讀書,姚崇也開始樹立大志向,把自己豢養(yǎng)的鷹鷂都放了,從此折節(jié)讀書,逐漸能下筆成章。也有說法稱,姚崇剛開始要折節(jié)讀書,是在親戚家看到了親戚收藏的一套書,即《修文殿御覽》,讀后大喜,覺得這樣的書里蘊含著大智慧,從此不玩鷹鷂改玩三墳五典史書經(jīng)書了。后來姚崇逐步走上仕途,歷任地方州府大吏,又在朝任職。
從武周時代開始,姚崇就顯露出賢相應(yīng)該具備的公正秉義的品格。武周朝經(jīng)濟文化軍事都有所發(fā)展,總體上看可以稱作承前太宗皇帝遺業(yè),把貞觀之治的底子進一步夯實打牢,為全盛的開元年代奠定基礎(chǔ)。然而武周朝的政治風(fēng)云波譎云詭,斗爭十分殘酷,李姓宗室和武家的殘酷斗爭,武則天為鞏固統(tǒng)治的濫刑與大肆搜捕之風(fēng),雖有狄仁杰、張柬之等忠志之士匡正輔弼,但畢竟是朝野肅然,再加上武則天任用官員向來是君子小人各得其所的,來俊臣等奸臣也曾備受信用,更使得朝堂之上忠正敢言之士愈發(fā)鳳毛麟角。
有一回,連武則天自己都感慨地說:“近年以來,朝臣有許多被周興、來俊臣推勘牽引的,國家法度在此,朕也不能違背。但是其中恐怕也有濫刑誤罰的,所以朕也時常派左右親信之臣親自推勘事實,得到的回報還是那些朝臣認罪供罪,于是朕也只能不以為疑,準其所奏了。自從周興、來俊臣等人犯法身死,到現(xiàn)在卻很少再聽聞有反叛作亂的臣子了。朕這才有所明白,從前那些引頸就戮的臣子,恐怕還是有含冤受屈者吧?”武則天說這番話,無非還是要為自己濫刑虐刑開脫,要把羅織的罪名統(tǒng)統(tǒng)甩給自己信用的奸臣頭上,其實這些奸臣的作為本來就是武則天用他們的目的,這時還要假惺惺地對冤死的臣子們表示同情,帝王虛偽一向如此。
旁邊的侍郎姚崇見狀立刻進言:“自從垂拱年間以來,被誣告身死家破的朝臣,全都是被枉法酷刑折磨而被迫自己誣告自己而死的,那些所謂的告發(fā)出首者呢?還津津自喜以為是功勞。于是天下人都覺得我武周朝廷多為羅織罪名,比漢朝的黨錮之亂還要嚴重。陛下說您為了怕有誣陷之事還特意派近臣親自審問案件情況,其實陛下哪里想得到,您的近臣自保尚且不暇,怎么敢去質(zhì)疑那些陛下十分信用的奸臣告發(fā)之辭呢?幸好如今上天顯靈,陛下幡然醒悟,誅滅那些奸臣兇豎,朝廷現(xiàn)在才逐漸平安喜樂起來。所以哪里還會有什么反叛的呢?”姚崇一番正論,話語中對武則天當政信用奸臣的弊端的勸諫批評不可謂不直接,可見姚崇直言敢諫和一秉大公。
武則天當然也并非沒有氣量的君主,君子小人之別還是拿捏得很清楚的,聽罷不以為忤,反而大悅:“以前的宰相只會隨聲附和順成其事,最終將朕陷為濫刑之主。今日聽愛卿你的一番話,才合我的心意。”于是當即賞賜姚崇千兩白銀。
說到武則天的大度能容,還有一典型事例。當年駱賓王為徐敬業(yè)討伐武則天寫檄文,其中痛罵武則天“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言語幾近辱罵,極度羞辱,武則天見之不怒反喜,反生了愛才之意,還說:“此人不能為我所用,是宰相的過失?!?/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8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初的王金剛奴起義是怎么回事為何會發(fā)···
下一篇: 年輕時一事無成的管仲是如何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