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仫說司馬瞻斷送了蜀漢,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眾所周知,這蜀國有一人杰名為諸葛亮,而諸葛亮的獨子便是諸葛瞻。他自一出生便非常得勢,諸葛亮去世后,諸葛瞻成了駙馬爺;他其實并沒有父親那么出色,只是因為父親的賢明,讓他也收獲了很多贊美,加上得到岳父劉禪的重用,這諸葛瞻一躍成為當時蜀漢炙手可熱的人物。
其實歷史上曾給過諸葛瞻一個機會,來表現(xiàn)自己的實力。當年司馬昭發(fā)動滅蜀之戰(zhàn),魏軍攻占漢中,鄧艾率領的軍隊準備進攻綿竹,綿竹再下去就是成都,可見綿竹的地勢有多重要,如果失守將會對蜀地直接造成威脅。這時,劉禪選擇派諸葛瞻統(tǒng)率留守兵團,如果鄧艾軍隊到了,他便可以防守住領土。從全局來看,魏國的實力遠勝于蜀漢,蜀漢滅亡是早晚之事。但為什么依然說責任還是歸屬于諸葛瞻呢?
諸葛瞻臨危受命之際,曾對劉禪請命去決一死戰(zhàn),這樣一來,就看出諸葛瞻的戰(zhàn)略是有問題的,他誤解了皇帝的意思,皇帝是要他領兵擊垮鄧艾的軍隊,保護綿竹不受侵犯。但他卻要為國家死戰(zhàn)。后來又直接讓自己的兒子諸葛尚擔任要職。但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諸葛尚并不適合此職位,反而讓局勢更加糟糕,他也沒有積極的應戰(zhàn)態(tài)度,反而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后來諸葛瞻剛愎自用,在可以打擊鄧艾軍隊的時候沒有采取行動,導致戰(zhàn)略主動權(quán)轉(zhuǎn)移到鄧艾手中,當鄧艾率眾打過來之后,諸葛瞻應該申請派兵支援,可惜的是他并沒有這么做,竟然主動和鄧艾交戰(zhàn),導致蜀兵大敗。也正是諸葛瞻根本不懂兵法,沒有合理的計謀,只會正面交鋒,導致最后綿竹城被鄧艾軍隊攻下,沒多久接著進犯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政權(quán)就此滅亡。
諸葛瞻雖然憑借父親的余威,得到了朝政大權(quán),但因為他并沒有實踐的能力,而且不善于聽取好的建議,導致最后全軍覆沒,葬送了蜀漢。蜀漢的滅亡,有人認為是劉禪的無能和昏庸導致的,有人認為是宦官們的責任,有人認為是姜維的窮兵黷武……但現(xiàn)在看來,應該說導致蜀漢最后滅亡的人應該是諸葛瞻,他被委以重任,有軍隊可利用卻毀于他手,沒有有力的指導手段而導致最后大軍主力被消滅,從而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雖說諸葛瞻年幼的時候聰慧早成,但這只是說明他的聰明只展現(xiàn)在書畫方面罷了,并沒有戰(zhàn)略上的實踐經(jīng)驗,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擔當國之棟梁。蜀漢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究底,都是源自諸葛瞻缺乏戰(zhàn)略眼光與戰(zhàn)術(shù)素養(yǎng),這才是導致蜀漢最終覆滅的根本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9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