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操殺害的人都是自己該死嗎,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話說無風不起浪,即使世人有意貶低曹操,如果曹操行著正走著直,大家也無話可說,恰恰是曹操的所作所為,給了大家貶低他的依據(jù)。曹操被大家指責的把柄中,有一項就是他愛亂殺無辜。
我們來看看,死在曹操之手的人中,哪些是該殺的,哪些是冤枉的,哪些是自己作死的?
一、呂伯奢
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難時,受到了呂伯奢的款待,但他因誤會殺了呂伯奢的家人,犯了大錯,跟陳宮逃走時,遇到呂伯奢,曹操不但沒有悔意,向好友道歉懺悔,反而錯上加錯,殺了呂伯奢。
犯了大錯,已讓世人痛恨,但他又說了一句讓他惡名遠揚的話:寧教我負他人,也休教他人負我。這句話,讓陳宮離開了他,也讓天下人罵他。
呂伯奢是曹操最不該殺之人。
二、蔡瑁、張允
蔡瑁、張允是荊州降將,也是曹操手中僅有的水軍將領(lǐng),但他中了周瑜計謀,殺害了二人。失去蔡瑁、張允后,曹操失去了自己手中唯一熟悉水戰(zhàn)的兩張王牌,最終使自己慘敗周瑜,元氣大傷。
蔡瑁、張允也是曹操不該殺之人。
三、呂布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對他曹操是既怕又欣賞,怕是他武功高強,又屢屢做自己的敵人,欣賞是呂布是一員猛將,是曹操夢寐以求的人才。曹操活捉呂布后,猶豫不決,想招降又不想招降,劉備說了一句話:“君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使曹操下定決心殺了呂布。
呂布曾投靠丁原、董卓,并認他們?yōu)榱x父,但他為了私利,又殺了這兩位義父。呂布劣跡斑斑的過往,讓曹操想留他又不敢留他。
可見,呂布該殺。
四、陳宮、高順
呂布手下有一謀士,兩員猛將,分別是陳宮、張遼、高順。下邳被水淹后,他們和呂布悉數(shù)被曹操擒獲,這四人中呂布想降但曹操不敢招降,張遼肯降曹操又有意招降,陳宮和高順,曹操想招降,但二人不肯降,最終陳宮、高順和呂布一樣,被曹操殺害。
呂布該殺,陳宮、高順值得敬佩,但二人不肯降曹,站在曹操的立場,即使不忍心殺也應(yīng)殺。
五、華佗
華佗是一神醫(yī),醫(yī)術(shù)高明,曹操曾請他為自己看病,但華佗想借機讓曹操賜他高管厚祿,曹操不愿滿足,華佗則借妻子生病,回家后一去不歸,曹操派人去看,得知華佗欺騙自己,勃然大怒,殺了華佗。
也有一種原因說,華佗要開顱給曹操治病,曹操懷疑華佗想借機殺害自己,為關(guān)羽報仇,于是殺了華佗。
華佗醫(yī)術(shù)高明,但品行不佳,曹操殺他有其咎由自取之故。
六、孔融
孔融是一大賢,注重個人德行操守,但在效力漢朝的時候,和曹操產(chǎn)生了分歧,阻礙了曹操封侯改制,讓曹操有了殺他之心。但曹操并沒有以忤逆、謀反之罪殺害他,而是打蛇打七寸,以不孝之名殺了孔融。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曹操殺孔融,是他阻礙了曹操的政治之路,而殺他的不孝之名,則是曹操強行加給他的,孔融也是一個被曹操冤殺之人。
七、許攸
許攸是袁紹帳下的謀士,官渡之戰(zhàn)時投奔了曹操,并幫助曹操打敗了袁紹,開始深受曹操器重,但他恃功放狂,輕慢曹操,讓曹操心生不滿,最終被讓人將許攸殺害。
許攸屬于作死之人。
八、楊修
楊修是四世三公之后,很有前途,但他恃才放獷,幾次犯曹操忌諱,尤其是他參與了世子之爭,讓曹操對他心生厭惡,被曹操找了個理由殺害。
楊修也屬于作死之人。
九、荀彧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臣,是曹操成就霸業(yè)的最大功臣,曹操曾稱他為“吾之子房”。荀彧對曹操的重要性,相當于諸葛亮對劉備的重要性,但這一對明主賢臣,卻在政治上發(fā)生了分歧,荀彧忠于漢室,曹操則實為漢賊。
荀彧成了曹操的絆腳石后,曹操借漢獻帝名義,貶去了其職務(wù),給了他一個虛職,荀彧在郁郁不得志中自殺身亡。
荀彧雖不是曹操親手所殺,但他的死與曹操難脫關(guān)系。荀彧是一個值得世人敬重,也是一個死的冤枉,死的可惜的人。
楊修被殺是因為他在立儲問題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利用私權(quán)透題來幫助曹植,還幫助曹植爭寵,讓曹操很不滿意,楊秀被自己的小聰明害了,曹操就找個借口把他殺了。
當時在立儲位的時候,楊修支持的是曹植單憑這一點,楊修是可以活命的,但是他錯就錯在了拉幫結(jié)派的幫助曹植,還利用自己的職位在曹操給曹植、曹丕兩個人出政題之前透題給曹植,讓他做好準備,好好答題,得到曹植的賞識。楊修自己以為很聰明但是曹操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后就下令把楊修殺了,曹操是一個疑心很大的人,在他的眼皮下面,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拉幫結(jié)派,這觸碰了曹操的底線。
而且最后的儲位是曹丕而不是曹植,如果曹植得到了儲位的話,那么曹操就會看在楊修會輔佐曹植的份上,那么曹操可能就不殺他了。當然吳質(zhì)、司馬懿等是輔佐曹丕的,他們也會有一些小動作,但是都不值得一提。但是也有人說曹操是因為嫉妒楊修的才能才把他殺了的,但是曹操當時已經(jīng)是一國之住了,那么他會因為自己嫉妒一個手下而大開殺戒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不符合曹操的處事風格。
楊修就是太過于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不知道收斂,觸碰了曹操的底線所以才會導(dǎo)致自己丟了性命,而最終曹操還是選擇了曹丕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1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