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古代儒生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書生是受儒家忠義教育最深最重的人,他們會叛離國家嗎?還有,大家都說,書生造反,N年不成啊!實際上,書生恰恰是歷代叛離中央政權(quán)的主體!我們以北宋為例。北宋對書生是最寬容的了,因為趙匡胤死前留下的一句話,優(yōu)待士人。說書生叛離,最成功的還是王莽。王莽不在北宋時代,我們就不多說了。我感覺,秀才落第,特別容易造反。
據(jù)說,北宋的仁宗時代,既是號稱“百年無事”的太平盛世,也是各種社會矛盾集中,并在各地發(fā)生小規(guī)極民變兵變的時期,用咱們現(xiàn)在的官方語言來說,就是經(jīng)常發(fā)生群體性事件。落第秀才們既然不能加入宋朝的國家機構(gòu),實現(xiàn)個人的“富貴”,那就免不了背叛宋王朝,以其他方式尋找并實現(xiàn)自己的富貴。
物不平則鳴嘛,不得志則反嘛,何苦為那個并不在乎自己的君王守志守忠呢?秀才要反,因為直接挑戰(zhàn)了中國最高的道德標準——忠,所以,往往要樹立一個更好的旗號:為天下蒼生!為均貧富,為等貴賤!這個旗號,早在秦朝的時候,就由農(nóng)民領袖陳勝同志提出來了!秀才棄忠造反,通俗小說《水滸傳》中的王倫說得最明白。
書中寫道,王倫驀地尋思道:“我卻是個不及第的秀才,因鳥氣,合著杜遷來這里落草,續(xù)后宋萬來,聚集這許多人馬伴當…”宋代并不缺乏因為落第而叛逆宋廷的事件。這種事件分為兩類:一類是謀逆,即自建游民武裝,試圖與宋廷爭奪政權(quán);第二類是落草,占山為王。宋代落第者叛宋的記載,相當一部分集中在所謂太平盛世時代的仁宗時期。
比如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落第者孔直溫反叛??字睖厥切熘萑嗽?jīng)很會讀書,曾經(jīng)考上舉人。如果順利的話,在官場上可以大有作為的。然而,這一年孔直溫等“挾妖法,誘軍士為變”,被當?shù)厝烁姘l(fā),被捕就誅。也就是說,幸虧中央機關發(fā)現(xiàn)得早,將這個背叛的讀書人及時拿下,不然的話,如果他真的領導著人馬干起來了,說不定又會成為場大災難!
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落第者劉邕、劉沔、胡信等反叛。這些人剛開始謀劃反叛,也讓中央機關發(fā)現(xiàn)了,也讓中央機關抓住了,于是,五月一起被斬殺,歷史記載:腰斬京東進士劉邑、五經(jīng)劉沔、胡信于都市。告發(fā)這次背叛行動的,是淄州講書劉曉、尚書學究孫佐龍。二人因告發(fā)叛亂有功,也分別得到了重用。
在宋朝,落第者背叛宋廷的另一條道路,是直接加入到與宋朝中央政府敵對的政權(quán)中去,成為中央敵人的幫兇!這種人,就是大家常說的帶路黨或漢奸。比如熙寧(公元1068年~1077年)年間,徐百祥叛往交趾(今越南)。熙寧年間,宋朝中央政府計劃進攻最南邊的附屬國交趾。國家要打仗,本來與一個讀書人是無多大關系的,可是,這個讀書人心中的怨氣太重了。
這個讀書人,就是嶺南士人徐百祥,他心中的怨氣,來自屢考進士而不中!中央政府既然不用咱,那咱就顯點本事讓你瞧瞧!他聽到中央政府準備攻打交趾,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給交趾王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說:“大王先世本閩人,聞今交趾公卿貴人多閩人也。百祥才略不在人后,而不用于中國,愿得佐大王下風。今中國欲大舉以滅交趾,兵法先聲有奪人之心,不若先舉兵入寇,百祥請為內(nèi)應?!?/p>
你看看,這個讀書人,居然寫信建議交趾來個先下手為強。交趾國王看到書信,大大的高興,舉兵入侵宋境的廣西一帶,一舉攻下欽廉、雍三個州。徐百祥并沒有急著跑到交趾那個小國家做官,他有自己的計劃,悄悄地返回宋朝境內(nèi)。徐百祥有個親戚,正擔任著邕州經(jīng)略安撫的職務。
他請這位親戚給中央寫了一個報告,說:交趾軍曾從邕州驅(qū)俘當?shù)孛癖姅?shù)千人,在準備從廣州返回時,徐百祥曾募數(shù)十人追趕交趾軍隊,“所斬獲亦數(shù)十級,于是所略去老小因得乘間脫免者至七百余人”。中央政府看到這樣的報告,信以為真。唉,腐敗無能的中央政府往往就是這個樣子,咱們實在不能指望其有什么像樣的作為。
中央政府于是給徐百祥授官:右侍禁、欽廉白州巡檢。后來,宋朝中央政府出兵討伐交趾,交趾這種小國,終究還是經(jīng)不起打,你別看他當時跳得歡,就怕秋后拉清單!宋朝中央政府這么一打——秋后的清單拉,交趾馬上就請求投降。宋朝中央政府問他為何好好的日子不過要跑來入侵?
交趾國王坦白交代:“我本不入寇,中國人呼我耳?!庇谑?,將徐百祥寫給交趾的書信,交給了宋朝中央政府派來的干部郭逵同志。郭逵同志將此事轉(zhuǎn)交給廣西轉(zhuǎn)運使調(diào)查審理,徐百祥聽到情況,畏罪自殺了??吹?jīng)],誰說書生忠義?仔細想想,有多少讀書人想方設法的爭權(quán)奪利,做權(quán)臣,甚至想要取代皇帝,絕不比武將少。
而等到天下大亂時,又有多少儒生,到處尋訪明主?這叫忠義嗎?笑話!又有多少儒生,成為外族入侵的幫兇,做帶路黨和漢奸,傷害我們這個民族?歷史上,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說,一切忠臣,僅僅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嘴上喊忠君,是為了利益!背叛皇帝,更是為了利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1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