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徐達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推翻了元朝的殘暴統(tǒng)治,從而建立了最后一個漢族統(tǒng)治的政權(quán)。在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朱元璋經(jīng)歷了很多危險時刻,也有很多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的時候。他的手下,聚集了徐達、常遇春等猛將。其中以徐達最為勇猛,而且統(tǒng)兵有方,可謂難得一見的帥才。
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徐達出身農(nóng)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jù)勢力。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tǒng)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以后,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為人謹(jǐn)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洪武元年七月,正是大帥徐達率領(lǐng)大軍北伐,一路攻取了山東、河南,最終逼近大都(今北京)。當(dāng)徐達到達通州時,距離大都還有五十多里,本可直搗黃龍擒殺元順帝,但徐達卻停止進軍了。
徐達就這樣在通州呆了七天,完全沒有進兵半步,而大都的元順帝趁著這個機會,迅速帶領(lǐng)太子、嬪妃,一路向北倉皇而逃,這時徐達才率軍沖入大都,實際上只得了一座空城。
徐達占領(lǐng)大都后,跟著又繼續(xù)追擊元順帝,摔兵一路追到上都(今內(nèi)蒙多倫縣西北),并迅速把上都包圍起來。眼看元順帝已經(jīng)成了甕中之鱉,但是徐達卻網(wǎng)開一面,放走了元順帝。
這讓以常遇春為主的一眾將領(lǐng)紛紛表示不解,常遇春甚至口出不遜之言,要自己帶兵去把元順帝抓回來。在他看來,徐達這簡直放走了最大的功勞。
徐達看著暴怒的常遇春,說道:“元順帝雖然是蠻夷,但是他也是稱帝多年,有了很深的群眾基礎(chǔ),人們在心里還是比較認(rèn)他為皇帝的。我抓他,不難。難的是怎么處理他。你說咱們真抓了,皇上會怎么處理呢?放走他,顯然是不可能。囚禁他?這也不行,這會顯得咱們的皇帝沒有胸懷?!?/p>
在這時,徐達頓了一下,又說道:“你也許想說殺了他,那也不行。這更讓咱們皇上陷入了口誅筆伐之中。然而不放也不能殺,難道要封了地,供起來?這樣咱們又不愿意。干脆啊,放他走,走的越遠(yuǎn)越好,最好是待在自己的漠北,再也不出來。那樣咱們才可以高枕無憂?!?/p>
在《智囊》中,是這么說的:“是隨意地,然嘗久帝天下,吾主上又何加焉?將裂地而封之乎,抑遂甘心也?既皆不可,則縱之固便?!?/p>
一頓話說完,常遇春顯然沒有聽進去,還是氣呼呼地走了。他認(rèn)為,抓了元順帝,就是大功一件。只有立功以后的事,那不是自己應(yīng)該考慮的了。反正皇上肯定會大大得封賞自己。
既然目的達到了,徐達稍作休整,就班師回朝了。剛回到朝廷,常遇春就參了徐達一本。將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聽了,深深看了徐達一眼,笑了笑,說道:“常愛卿不必如此,這事朕知道了,你退下吧?!?/p>
常遇春聽了,一臉懵逼。滿以為徐達會因此受到懲罰,結(jié)果這事被朱元璋一筆帶過了。但是這件事,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對徐達充滿了戒備,這也為徐達最后身死,埋下了伏筆。
結(jié)語:
徐達這件事,雖然為明太祖朱元璋省了很多麻煩,然而私自放走元順帝,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罪過。朱元璋沒有當(dāng)時治罪,只是因為徐達剛剛得勝歸來,如果當(dāng)時治罪,只會引起全軍的反感。因此只能按兵不動,先放過徐達,最后才殺了徐達。
因為徐達暗中揣摩了圣意。他從朱元璋遙封元順帝,還赦免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并封其為歸命候而推斷出,朱元璋并不想殺元順帝,而是想著趕跑立威就可以。但是放走元順帝,這件事應(yīng)該有朱元璋來做,現(xiàn)在徐達替朱元璋做了,有越俎代庖之嫌。以朱元璋的私人,難免會不高興。再加上徐達功高震主,朱元璋不殺他才奇怪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那些悲慘的武將,為何總是被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