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從紫禁城一路逃出來,沒帶隨行護衛(wèi),為何沒人敢攔她?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每次提及都讓人想起了一段屈辱的歷史,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讓我們大開眼界。當時在此種情況下,民間愛國團體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xiàn)出來,為抵御西方列強侵略的重要力量。但是卻無奈清政府統(tǒng)治上的腐朽,面對著國家危難,掌握著國家大權(quán)的慈禧并沒有趕緊同大臣們商量對策,而是選擇從紫禁城逃出。說來也奇怪,慈禧從紫禁城一路逃出來,沒帶隨行護衛(wèi),竟然沒有人敢攔她,這是什么原因呢?
慈禧當時出逃由于是情急下所作出的反應(yīng),所以并沒有安排太多的護衛(wèi)來護送慈禧離開。當時民間團體義和團勢頭迅猛,慈禧就在這種情況下受到了列強發(fā)來的通知,八國聯(lián)軍表示希望慈禧能夠擁護光緒帝登上皇位,不要過多干涉政治上的事情。八國聯(lián)軍想要試圖控制光緒帝,來達到統(tǒng)治中國的目的。
一直處于權(quán)力頂端的慈禧,自然不會愿意輕易放棄自己積累已久的權(quán)力,這時她就想到了義和團這根救命稻草,希望能廣泛發(fā)動民間群體的力量,來共同對抗西方列強的侵略。慈禧覺得西方列強已經(jīng)在挑戰(zhàn)她的權(quán)威了,有辱皇家尊嚴,于是立刻向八國聯(lián)軍下發(fā)了宣戰(zhàn)協(xié)議,表示愿意同侵略者開啟正面上的較量。
宣戰(zhàn)后的慈禧還是像往常一樣,在宮中過著自己的快活日子,壓根不知道外面已經(jīng)陷入到了水深火熱之中。當八國聯(lián)軍逐漸向皇宮逼近時,慈禧在聽到此起彼伏的槍聲瞬間慌了神,直接選擇了逃跑。在逃跑之前,慈禧知道不能帶上很多人,于是隨行的人并不多,慈禧不顧后宮的妃嬪,將長相稍微出眾的珍妃賜死,因為她覺得帶著珍妃不方便,萬一被列強逮到了,珍妃必將有辱皇家的尊嚴,奈何珍妃不從,于是她強制性讓人把她推進井里淹死,足以體現(xiàn)慈禧的歹毒。
由于出逃的計劃時臨時想到的主意,慈禧和光緒等重要皇室成員慌忙換上便裝,就準備出發(fā)前往西安避難,由于事出比較匆忙,相應(yīng)的護衛(wèi)人員也沒有安排到位。當時慈禧身邊的太監(jiān)在面對這種情況后,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選擇了一家鏢局來護送慈禧等人。這家鏢局就是當時名聲赫赫的李家鏢局,由于此次出鏢監(jiān)護的都是血統(tǒng)正規(guī)的皇室成員,鏢局對于這單生意格外的重視,動用了龐大的物力人力來保證這次行動的順利完成。
在歷時三天之后,李家鏢局成功將慈禧一行人送到了目的地,完滿完成了護送慈禧的任務(wù)。不過話說回來,在當時社會經(jīng)歷劇烈動蕩的時代里,人們都為各自保命,也許在路上遇見喬裝打扮的慈禧,或許可能都不認識吧!
對于慈禧來說,可能對清朝的現(xiàn)狀還沒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知,只顧著自己的顏面,雖然義和團運動當時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面對強大的西方侵略聯(lián)盟,義和團和四散的殘余清軍根本就不是侵略者的對手,將國家的命運賭在民間團體和殘余清軍身上,未免顯得過于草率了。
清朝光緒皇帝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是軟弱無能,處處受慈禧控制。特別是1898年后,在光緒支持下,康有為、譚嗣同等人的戊戌變法運動,眼看就要成功了,卻被慈禧立即斬斷。因為變法的人要把慈禧關(guān)起來。本來這場變法剛開始時,慈禧并沒有阻攔,但由于變法太激進,慈禧不得不出手。變法失敗后,為了給保守派一個說法,也為防止光緒再做出不利于慈禧的事,慈禧一聲令下把光緒囚禁在瀛臺。
光緒被囚禁后,幾乎與外界斷絕了來往。除身邊幾個丫鬟和太監(jiān)外,即使兄弟來看望他,也都受到慈禧的監(jiān)控。由于瀛臺處于湖中心,外面的人想進來只能劃船才行,光緒想逃脫比登天還難。
面對這種生不如死的生活,光緒也只有認了。除了每天讀書吃飯外,他不敢再有任何想法。他曾經(jīng)的自信心也都讓慈禧給?掐死了?。不過從光緒外在表現(xiàn)看,他似乎一切心灰意冷,但從光緒的讀的書來看,他似乎還有自己抱負。他在瀛臺不僅學外語,而且還學習一些西方國家經(jīng)濟學書籍。據(jù)德齡公主講,其實光緒還有一顆復興清朝的心,只不過深深埋在心底。
光緒囚禁一年后,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當時京城亂成一團,八國聯(lián)軍利用他們的武力優(yōu)勢,殺害了很多同胞。清朝皇室只得逃出紫禁城,向西安逃去。據(jù)記載,慈禧布置逃脫時,當然要帶著被囚禁的光緒,但光緒卻堅持不走,最后慈禧一氣之下,命人架著光緒向西安逃脫。
慈禧與光緒化裝成老百姓,趕著馬車往西安逃,一路上風餐露宿,受盡了苦難,還遇到很多危險,如果沒有隨從保護,恐怕慈禧和光緒命都沒了。但作為光緒來說,八國聯(lián)軍打到北京,恰巧給他一個絕好逃脫慈禧控制的機會,他為什么沒利用這次機會,殺了慈禧,然后親政,并控制清朝大局呢?
一、不能殺。
光緒雖然不是慈禧親生的,但光緒已按照清朝禮法成為慈禧的孩子,這相當于?母子?關(guān)系。而清朝自進關(guān)以后,一直制定并修改了一些禮法,使清朝宮廷很嚴格。如果光緒殺了慈禧,那光緒就是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軾母?之人,那就屬于大逆不道。不僅滿清貴族饒不了光緒,而且必定造成混亂。因為慈禧掌權(quán)時,像張之洞等官員都是直接向慈禧匯報,如果光緒用武力奪權(quán),這些官員必定認為光緒親政后,他們?nèi)兆硬缓眠^,雖說不會叛亂,但制造一定混亂也有這種可能。
從清朝歷史上看,并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宮廷政變。以光緒怯懦的性格,他也不會殺慈禧。光緒不會背這個罵名。
二、不敢殺。
自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為了自身安全,在囚禁光緒時,把光緒身邊人都換成自己的人。光緒身邊的侍衛(wèi)都是正藍旗的人,這些人與慈禧一條心。在囚禁光緒過程中,慈禧經(jīng)常賞賜正藍旗看守,這些人本來聽慈禧話,現(xiàn)在有賞賜了,更不敢放松對光緒的看守。據(jù)資料記載,光緒吃、穿、用等物品,都有慈禧專人檢查,防止光緒與外界聯(lián)系。
八國聯(lián)軍進入北京后,光緒本不想走,但慈禧找人硬是架著他走。因為慈禧明白光緒不愿走的原因。如果光緒落在八國聯(lián)軍手里,那慈禧可真要下臺了。所以光緒在慈禧的挾持下逃亡西安的途中以及到達西安后,慈禧對光緒的看管并沒有放松。光緒根本沒有機會,即使有機會,面對這些看管的人,光緒也不敢下手。
慈禧的貼身侍衛(wèi),他曾經(jīng)可以一招打敗霍元甲,后來在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的時候,慈禧逃跑了,而這名貼身侍衛(wèi)卻選擇了留下來和敵軍繼續(xù)交戰(zhàn),由于當時的情況非常的混亂,慈禧太后也沒有等她,直接就逃跑了。
霍元甲的名聲時候很大的,特別是在電視里由李連杰扮演的霍元甲更是被大家作為看做是武術(shù)大家、還有武林高手來看待,在人們的心中,霍元甲不但是一個武功高手,更是一位民族英雄。在那個時代能有這樣一位武林人士替國爭光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但就這樣一個高手,當年也有過失敗的經(jīng)歷。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這個人還曾經(jīng)做過慈禧的貼身侍衛(wèi),他的名字叫做李瑞東,當時李瑞東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人,他屬于武林前輩了,后來在面對血氣方剛的霍元甲的時候也并沒有任何輕視的舉動,只是讓霍元甲使用自己認為最厲害的武功,在霍元甲出招后,李瑞東只使用了一招便把霍元甲打倒在地,由此可見其高超的武林功夫。
李瑞東除了有武學大師這個身份以外,他還是慈禧太后身邊的貼身侍衛(wèi),當時他在慈禧的壽宴上表演了一套八卦掌,慈禧太后看了以后非常是高興,便給了他一個大內(nèi)侍衛(wèi)的稱號。后來清朝朝廷日漸腐敗,八國聯(lián)軍來的時候,慈禧被逼的到處逃竄,而李瑞東選擇了在北京城內(nèi)與侵略者反抗,但是后來國家越來越不行了,李瑞東也無心繼續(xù)斗爭,便回到了老家,潛心研究武學。
在抵抗八國聯(lián)軍期間李瑞東也表現(xiàn)出了不凡的身手,后來李瑞東隱居京城,創(chuàng)建了武學館,收納了很多弟子,期間他自己創(chuàng)立了李氏太極拳而流傳于世,由此可見其不平凡的一生。小隱于野,大隱于市,就是李瑞東一生最好的寫照了。
八國聯(lián)軍終于攻進了北京城,猶豫再三,慈禧太后決定?西狩?,于是帶著光緒帝及一些重要人員,倉皇西逃。
雖然慈禧西逃的舉動稱之為?西狩?,但也不過是美名其曰了,當然這么稱呼的并非慈禧獨一家:
造成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被擄走的徽、欽二帝,在當時也是美名其曰為?北狩?;一戰(zhàn)終結(jié)了明朝精英部隊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也被擄走,在當時同樣稱他在?北狩?;即使是幾十年前的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慈禧太后的老公咸豐皇帝,也是以同樣的理由,跑北邊去?北巡?了。
只不過,咸豐帝和慈禧太后并不是被擄走的而已
一、
在慈禧太后西逃的前一天,曾叫來光緒帝的愛妃,也就是珍妃,倆人有一番爭論,最后珍妃被投入了井中。
不管她該不該死,總之,她被慈禧太后下令投入井中之事,是確鑿無疑的,反正是死了,現(xiàn)場也有很多目擊證人。
實際上,究竟逃還是不逃,慈禧太后一直猶豫不決,要知道當年咸豐帝要逃,慈禧還拉著他不讓逃呢:
?當皇上之將行也,貴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震懾一切,圣駕若行,則恐宗廟無主,恐為夷人蹋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后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但這次輪到自己當家做主了,她開始猶豫起來,這一猶豫就猶豫到了一九零零年陰歷七月二十一日。
這天早上,慈禧太后早早就醒了,雖說是醒了,實際上一夜沒睡,她雖然知道義和團不可靠,但也沒想到洋人會真的打進紫禁城來。
直到一顆炮彈落到了樂壽堂西偏殿的房頂上,把正要吃早飯的慈禧太后嚇了一跳,李蓮英連禮儀都顧不上了,跪地直求:
?老佛爺快起駕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二、
慈禧太后一看,再不走,真的就來不及了,于是一狠心,把自己珍愛的指甲剪了,換上了一套農(nóng)村老太太的衣服,并派人馬上去找光緒帝。
光緒帝不明情理,還穿著黃袍馬褂,戴著瓜皮帽呢,慈禧太后趕緊讓人把光緒帝扒了,換上了一套跑堂小伙計的衣服。
就這樣,一行人上路了
那么最開始的時候,慈禧太后一共帶了多少人逃跑呢?
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幾個人,分別是光緒帝、隆?;屎?、瑾妃、三格格、四格格、大阿哥溥儁、溥倫、還有李蓮英、崔玉貴、以及部分貼身丫環(huán)。
當然,這么多人跑路,總得帶點兒侍衛(wèi)的,但要知道他們是喬裝打扮逃跑,本就是假裝是逃難的老百姓的,帶的人多了,還怎么輕易逃出去?
所以,最開始,慈禧太后一行人并不多,從神武門出來的時候,也只有三輛馬車,其中慈禧太后跟貼身丫環(huán)一輛,大阿哥駕車;光緒帝坐在中間的那輛馬車上,由溥倫駕車;其余那些人都裝到最后一輛馬車上去,估計是太監(jiān)駕車。再有其余的便衣侍衛(wèi)什么的,全都一路小跑跟著,人數(shù)不會太多,不然根本跑不動。
之所以帶這些人跑路,也是有原因的: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自不必說,隆裕皇后是慈禧的外甥女,瑾妃是光緒帝僅剩的一個妃子了;溥儁是大阿哥,當初慈禧太后冊封的,也就是光緒帝的接班人;三格格、四格格是慶親王奕劻的兩個女兒,平時跟慈禧太后關(guān)系最好;溥倫的地位是僅次于溥儁的,也曾經(jīng)是皇位候選人。
三、
這支隊伍先跑到了頤和園,各種王爺及宗親都在那等著呢,開了個小會后,慈禧太后迅速制定了逃跑策略:
由崔玉貴打前站,前面摸路,自己帶著皇上啊,妃子啊,格格啊走中間,其他的端王啊,慶王啊,你們帶著頤和園的親兵斷后,防止洋人追上來。
官兵都去斷后了,那誰來保護慈禧太后呢?
不急,除了慈禧太后提前挑選的一些精壯侍衛(wèi)以外,還有一支民間力量,稱為李家鏢局。
之所以選擇鏢局跟著,一方面鏢局的人常年走這條路,不僅知道最短最快的路線,而且黑白通吃,省去了不少麻煩。其次,宮里的那些侍衛(wèi)都被八旗子弟占據(jù)了,功夫不行,而且太顯眼,用鏢局的人,不會輕易暴露目標。
這一路上也確實很慘,由于之前的敗軍一遍又一遍搜刮百姓,沿途百姓要么都跑光了,要么也是窮得叮當響,根本拿不出來吃的,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食物。
慈禧太后算是受老罪了,頭兩天基本沒怎么吃東西,幾個太監(jiān)跟宮女跑人家玉米地里扒了幾顆玉米,外加一把豆角,清水煮了煮吃了。沒曾想還吃壞了肚子,廁所是找不到的,只能讓周圍的女子圍成一圈,老太后在中間拉了粑粑,解了一時之急。
也沒有換洗的衣服,連水都喝不上,本來一開始還從井里打水,自從發(fā)現(xiàn)一顆人頭后,再也不敢喝井里的水了,有時候?qū)嵲诳实膮柡?,太后嚼了高粱或玉米秸稈解渴?/p>
直到兩天后遇到了懷來知縣吳永前來護駕,說是來護駕,也是窮的掉腚插秧,本來還有點吃的,早就被陸續(xù)的敗軍搶走了。最后拼死護住了一鍋綠豆粥,這才讓慈禧太后吃了頓飽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3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武則天為何要改革科舉制度旨在建構(gòu)一個···
下一篇: 唐代宗稱帝以后,他為什么要殺掉李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