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蕭摩訶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蕭摩訶在軍中屢立戰(zhàn)功,更是對侯安都有過救命之恩,從此更加受到重用。后來他一路跟隨侯安都平定戰(zhàn)亂,因戰(zhàn)功不斷而升任巴山太守。太建五年,陳軍北伐,蕭摩訶隨都督吳明與北齊交戰(zhàn)。北齊軍隊中有善于射箭的西域胡人,令陳軍尤為忌憚。吳明徹心里明白,只要殺掉這個胡人。不僅能讓北齊軍隊人心渙散,還能鼓舞自己軍隊的士氣。于是他便親自給蕭摩訶斟酒,派他去斬殺胡人。蕭摩訶果然不負重托,一舉將胡人斬殺。又帶領(lǐng)陳軍乘勝追擊,使得齊軍大敗而逃。蕭摩訶又立戰(zhàn)功,不久便加官進爵,名氣更甚于前。
此后,蕭摩訶一直追隨在吳明徹身側(cè),與他并肩作戰(zhàn)。北周武帝上位后,想要奪取呂梁,派大將宇文忻出征。蕭摩訶只率了一小隊精兵就深入敵軍內(nèi)部殺敵,后來,周朝又派了另一名大將王輝。讓他在呂梁下游駐扎,與宇文忻里應外合,意圖將他們圍困在城中絞殺。蕭摩訶認識到了局勢的緊迫性,知道這樣下去形式不堪設(shè)想。于是先后兩次向吳明徹請求突圍,吳明徹開始不同意,后來礙于形式緊迫。允許他率先突圍,自己卻堅持留下殿后。于是,蕭摩訶挑選了一隊精騎在夜色中帶領(lǐng)他們突圍成功,終于在天色破曉時到達淮南地界。經(jīng)此一役,皇帝召蕭摩訶進京復命,又給他任命了一個新職務(wù)。
太健十四年,先皇陳宣帝駕崩了,有亂臣賊子意圖謀殺太子未果。當時整個朝堂人心惶惶,無人敢去誅賊。太子在自己心腹的建議下,將此重任交與蕭摩訶。蕭摩訶果然不負眾望,順利將賊人斬殺。太子繼位,是為陳后主。念蕭摩訶立功在前,對蕭摩訶不吝賞賜。讓他加官進爵,可謂是盛寵一時。可好景不長,隋軍入侵陳國,陳后主雖任命蕭摩訶為刺史。但在何時出兵迎戰(zhàn)上兩人卻有了分歧,蕭摩訶兩次請求出戰(zhàn)均被拒絕。直到隋軍主力到達,陳后主才決定出戰(zhàn)??上М敃r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時機,蕭摩訶也無能為力。最終陳軍兵敗,蕭摩訶雖被隋軍俘虜,可隋文帝惜才。免了他的死罪還給他任命官職,又讓他隨漢王一起下了并州。
597年,有人在江南一帶起兵謀逆,蕭摩訶的兒子也參與其中。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朝堂上立馬有人彈劾蕭摩訶。認為蕭摩訶應受到懲戒。隋文帝寬宏,念及蕭摩訶之子年歲尚小,可能只是被人利用。不必因此傷了君臣和氣,便赦免了蕭摩訶。604年,隋文帝駕崩。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后來的隋煬帝繼位。漢王素來與太子不合,故而起兵謀反。蕭摩訶曾與漢王一起共事,再加上他年老以后不再被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于是也伙同漢王一起造反。八月份蕭摩訶被楊素俘虜,被殺時七十三歲。不知他在被斬時,是否想到自己曾身著甲胄于沙場上揮灑熱血的情景。年少成名的將軍,從威名遠播受人敬仰到戴罪之身被斬殺。一生戰(zhàn)功赫赫,卻在古稀之年背負謀逆罪名。曾名震天下第一員大將就此隕落,不免讓人唏噓。他的事跡從此記載在史書上,流傳在故事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4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