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朱然,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一、孫權的同學
朱然原本不姓朱,而是姓施,他的母親是東吳老臣朱治的姐姐。由于朱治沒有兒子,于是他向孫策請求,將當時年僅十三歲的朱然收為嗣子。孫策同意了朱治的要求,還送了一份厚禮。朱然出生于182年,與孫權同歲,他來到東吳后,就與孫權一起讀書學習,感情非常好,猶如手足兄弟一般。
孫策死后,孫權繼任,他自然要提攜自己的同學朱然,“以然為馀姚長,時年十九”。后來,孫權又提拔朱然,“后遷山陰令,加折沖校尉,督五縣”。沒過多久,孫權從丹陽郡中分出臨川郡,任命朱然為太守,“授兵二千人”。朱然也沒有辜負孫權的厚望,率軍討伐山賊,僅用一個月就全部平定。
二、江陵的守將
應該說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朱然并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表現(xiàn)。直到219年,他才獲得了一個立戰(zhàn)功的機會,當時朱然跟隨呂蒙偷襲荊州。之后,朱然奉命率軍與潘璋到臨沮去截殺關羽,并完成了這一任務。孫權立即加封朱然,“為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xiāng)侯”。當時,東吳與蜀漢的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病重中的呂蒙向孫權推薦朱然鎮(zhèn)守江陵。
在夷陵之戰(zhàn)中,朱然率軍五千參戰(zhàn),“別攻破備前鋒,斷其后道,備遂破走”。朱然剛被升為拜征北將軍,新的挑戰(zhàn)又來了。曹丕御駕親征,調(diào)集三路大軍討伐東吳。其中一路攻打江陵,由名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人率領。魏軍氣勢洶洶,人數(shù)眾多,但朱然固守江陵,堅持作戰(zhàn)六個月,最終擊退了曹魏的大軍。此戰(zhàn)后,朱然一戰(zhàn)成名,“由是然名震於敵國”。
三、東吳的重臣
此后,朱然坐鎮(zhèn)荊州,多次奉命率軍出戰(zhàn)。229年,孫權稱帝,他加封朱然為車騎將軍、右護軍,領兗州牧。當時,在東吳的軍中,朱然排在第四,排在他前面的是上大將軍陸遜、大將軍諸葛瑾、驃騎將軍步騭。246年,朱然率軍出征,反敗為勝,殺死魏軍數(shù)千人,孫權立即加封朱然為左大司馬、右軍師。
247年,此時諸葛瑾、步騭、陸遜都相繼過世,朱然被封為大都督,“功臣名將存者惟然,莫與比隆”。不過,朱然此時的年紀也大了,而且染上疾病。孫權聞訊后,非常關心朱然的身體情況,“晝?yōu)闇p膳,夜為不寐,中使醫(yī)藥口食之物,相望於道”。不過,朱然還是去世了,終年六十八歲。孫權很悲痛,“權素服舉哀,為之感慟”。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意思是說有十倍的兵力就有要想辦法包圍敵人,十面埋伏就是這樣將不可一世的項羽圍攻埋伏打敗的,五倍的兵力就要主動進攻敵人,迅速戰(zhàn)勝敵人。實際上江陵城只有5000人是錯誤的說法,除了尚能做戰(zhàn)的5000人之外,江陵還是有很多老弱病殘的,因為江陵攻防戰(zhàn)之前的階段,曹真派遣張頜將盤踞在江心州上的孫盛的一萬多人馬給擊敗了,占據(jù)了州上,朱然的人馬因為斷絕了后援和補給,這才導致軍隊大批量病倒和死亡。實際能上城頭作戰(zhàn)的只剩下5000余人,孫權又派遣潘璋和楊粲解圍,都未能成功,諸葛瑾的援軍也被夏侯尚擊敗,但是相比魏軍,孫權的援軍是一直在派遣的,雖然未能打敗曹真、張頜、夏侯尚等人的軍隊,卻也讓朱然的軍隊知道,國家沒有拋棄自己,江陵在朱然的統(tǒng)率下,自然固若金湯。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意思是說有十倍的兵力就有要想辦法包圍敵人,十面埋伏就是這樣將不可一世的項羽圍攻埋伏打敗的,五倍的兵力就要主動進攻敵人,迅速戰(zhàn)勝敵人。實際上江陵城只有5000人是錯誤的說法,除了尚能做戰(zhàn)的5000人之外,江陵還是有很多老弱病殘的,因為江陵攻防戰(zhàn)之前的階段,曹真派遣張頜將盤踞在江心州上的孫盛的一萬多人馬給擊敗了,占據(jù)了州上,朱然的人馬因為斷絕了后援和補給,這才導致軍隊大批量病倒和死亡。實際能上城頭作戰(zhàn)的只剩下5000余人,孫權又派遣潘璋和楊粲解圍,都未能成功,諸葛瑾的援軍也被夏侯尚擊敗,但是相比魏軍,孫權的援軍是一直在派遣的,雖然未能打敗曹真、張頜、夏侯尚等人的軍隊,卻也讓朱然的軍隊知道,國家沒有拋棄自己,江陵在朱然的統(tǒng)率下,自然固若金湯。
諸葛亮十萬大軍攻擊郝昭的陳倉城十日之久也是無可奈何,周瑜強攻曹仁、關羽強攻曹仁都是以失敗告終,可見在將領和士兵拼死守城的情況下,是很難攻破堅城的。
因為《三國演義》的關系,將朱然描繪成了非常醬油和憋屈的東吳降臨,夷陵之戰(zhàn)中朱然為前鋒,陸遜火燒連營之后,朱然追擊劉備,被接引劉備的趙云遇見一槍扎死。
實際上朱然是東吳非常重要和優(yōu)秀的將領,朱然本命姓施,是朱治姐姐的孩子,因為朱治很久都沒有孩子,就告訴孫策過繼施然給自己做接班人,孫策答應了待遇深厚。
此后朱然和孫權一同讀書,兩人關系非常好,孫權繼位之后,也一路提拔朱然,朱然也不負眾望,孫權一度對朱然的進步感到驚訝。
朱然歷次跟隨周泰、呂蒙、陸遜擊敗曹操、關羽、劉備出力都非常多,和演義完全相反的是火燒連營之后,朱然和陸遜都上書反對繼續(xù)追擊劉備,認為曹丕表面上和東吳約定一起攻打蜀國實際上對東吳垂涎三尺,說起來曹丕繼位歷次都是親征東吳,是想打破曹操赤壁失敗的陰影還是想證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廖誤不得而知。
果然曹丕親自到宛城督戰(zhàn),曹魏一路由曹休臧霸等人沿江直下,攻打呂范的洞口要塞,呂范遭遇大風失敗,但援軍孫韶和徐盛的及時到來,使曹魏和東吳陷入僵局,曹休讓臧霸襲擊敵軍,結果被全琮和徐盛擊敗,臧霸部將伊觀被梟首示眾。曹休一路士氣低迷,曹真這邊雖然攻破了孫權的好幾次援軍,卻戰(zhàn)果不大,曹真作為進攻方可謂用盡了各種方法卻被朱然一一擊敗,一鼓作氣,再而衰,進退拉鋸六月也沒有成功,就在曹真絕望的時候,朱然城內(nèi)出現(xiàn)了叛變,但是卻被治軍嚴禁的朱然發(fā)現(xiàn),斬殺了叛亂者。
朱然更是在曹魏3位名將(張頜、曹真、夏侯尚)的眼皮底下,看出了曹營的破綻,主動出擊擊破了曹營2屯軍營而還。
夏侯尚想乘船入渚中安營搭設浮橋,議論此事的多以為江陵必破。唯獨董昭進言曹丕,認為如果江水暴漲魏軍將一敗涂地,曹丕因此將夏侯尚撤出。實際上援軍潘璋也已經(jīng)做好了荻筏,計劃點上火順流而下,燒毀夏侯尚浮橋。不出十日,江水果然暴漲,曹丕贊嘆董昭機警,不得不撤軍。
孫權的信任和名望
朱然雖然資歷比不上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獨當一面,面臨的又是曹魏的名將曹真、夏侯尚、張頜卻怡然不懼,這和孫權的信任有加和朱然歷次在軍中的威望也有莫大關系。
當然不可能。
《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七分真三分虛,演義中的人物,事件大多不能用于歷史研究。你比如說諸葛亮,那就是過度神化;而朱然呢,就算是過度貶低。
演藝中的朱然不僅僅是用冷門來形容了,被黑和極度弱化就是他的代名詞。怎么說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哪里惹了羅貫中,被寫成這樣:他與趙云同樣是虎威將軍,兩個虎威將軍的對決,最后的結局卻顯得趙云是東北虎,而他朱然卻只是個紙老虎,在趙云手下過了一招,便被一槍刺死,此后演義中就再沒有出現(xiàn)過朱然。
真正朱然肯定不可能如此就領了盒飯,要知道,朱然在東吳的地位是極高的,在呂蒙死后更是到達巔峰,幾乎相當于關羽在蜀漢的地位。朱然是呂蒙親自舉薦,受孫權兵符相托,鎮(zhèn)守江陵。鮮花也是要綠葉襯托的嘛,不過襯托朱然的還不僅僅是一片綠葉,是比他更紅的花:曹丕。魏國欲取江陵,派兵攻打,而曹丕得知是朱然鎮(zhèn)守后,親自率兵到宛城駐守,以安軍心,可見朱然對于曹魏的震懾力有多大。
朱然憑借僅僅5000兵力抵擋曹魏的進攻足足6個月之久,而曹軍數(shù)量是其10倍之多,再加以多名魏國名將督戰(zhàn),江陵從岌岌可危中脫險。經(jīng)此一戰(zhàn),朱然震懾中原大地,哪里是什么無名之輩。而孫權更是賞識他,僅次于呂蒙,凌統(tǒng)等人,要知道,孫權從小就由朱然陪讀,二人情深可想而知。
一個是在長坂坡與趙云交手被趙云一槍刺死;一個是在追擊劉備時被迎接劉備的趙云一槍刺死。
01、高覽擊退許褚卻被趙云所殺。高覽原本是袁紹的手下后選擇投靠曹操,高覽當初被稱為?河北四庭柱?之一,與他齊名的還有張郃、顏良、文丑。而殺他的趙云也是非常牛皮的,在后來被評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這兩位在《三國演義》都是非常厲害的武將,兩人都有不俗的戰(zhàn)績。
高覽為袁紹效力時,曾擊敗過許褚。官渡之戰(zhàn)時,袁紹與曹操交戰(zhàn),袁紹手下兩員大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袁紹這方士氣受損。但在之后曹操讓許褚前去邀戰(zhàn),這個時候袁紹派遣高覽迎戰(zhàn)。許褚戰(zhàn)力非常不俗,再后來與馬超裸衣打個五五開,但許褚與高覽交手,最后被高覽擊退。
而且據(jù)說高覽還擊敗過徐晃,袁紹烏巢被曹操燒了,張郃與高覽生怕被波及就帶著手下去投靠曹操。曹操南征時,駐守在新野的劉備自知打不過曹操,就逃亡了,曹操帶著手下就去追,雙方交戰(zhàn)于長坂坡。
當時劉備的兒子劉禪被曹軍所俘,趙云一人沖入曹操軍中大殺四方救劉禪,曹操命手下大將去迎戰(zhàn),都被趙云擊退,而高覽就是其中一名,高覽與趙云打了兩三個回合就被趙云一槍刺殺。
02、朱然擒關羽,也被趙云所殺。朱然是東吳一名大將,在襄樊之戰(zhàn)時跟隨呂蒙征戰(zhàn)。劉備奪得漢中后,駐守在荊州的關羽發(fā)起了襄樊之戰(zhàn),關羽在襄樊之戰(zhàn)中擒于禁斬龐德名震華夏。后東吳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荊州就此失守。
在前方的關羽又遭遇徐晃的攻擊,最后大敗,只得退走麥城。而呂蒙早已讓朱然,潘璋馬忠等人在麥城埋伏,最后關羽被三人擒獲。
朱然的死說來也是有些好笑。關羽死后,劉備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就發(fā)動了夷陵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劉備最后被陸遜一把火燒的精光,劉備敗走,而陸遜命朱然追擊。蜀漢這邊讓趙云接應劉備,朱然被接應劉備的趙云一槍刺死。
03、兩件事在正史上均未記載。這兩件事在正史上都沒有記載,只是小說《三國演義》的故事。《三國演義》是明朝小說家羅貫中的作品,其中很多故事都是羅貫中為了情節(jié)需要自己虛構的,但歷史上其實并未發(fā)生。
高覽確實是袁紹的手下,后來也確實投靠了曹操。但高覽沒有擊退過許諸與徐晃,也沒有被趙云所殺,高覽投靠曹操后就碌碌無為了,在史書上也沒有過多記載。
而朱然確實雖呂蒙出征奪得荊州,與潘璋馬忠兩人確實擒獲關羽,但他并未在夷陵之戰(zhàn)后被趙云所殺。朱然最后身居高位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6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張良為什么要說酈食其的計謀是亡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