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泶褥疖嚕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出生于1781年,家境貧寒,父親是個煤礦工人,因此喬治·斯蒂芬森直到18歲時才坐在了課堂里學習,不過因為父親的緣故,喬治·斯蒂芬森從小就很熟悉礦井里的蒸汽機,而年幼的喬治·斯蒂芬森也是堅持自學,所以他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
1810年喬治·斯蒂芬森開始制造蒸汽機車,4年后喬治·斯蒂芬森發(fā)明了“旅行者號”蒸汽機車,由于該蒸汽機車在前進時,煙囪里會不斷冒出火來,所以被稱為“火車”。
1825年英國建成了第一條鐵路,“旅行者號”載著450名乘客進行了試車,所有人都為之驚奇,喬治·斯蒂芬森因此被譽為“鐵路機車之父”。
而在19世紀的大清,鐵路卻被視為是破壞風水的“奇技淫巧”,1875年,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吳淞鐵路在上海建成,首次見到火車的中國人對此充滿了恐懼,直到6年后,因為洋務運動,清政府才主張興建了第一條官辦鐵路——唐胥鐵路。
當時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夫人,仿照英國的“火箭號”蒸汽機車造成我國第一輛火車,由于我國工人在機車兩側各刻了一條龍,因此命名為“龍?zhí)枴睓C車。
1881年,按照舊例,慈禧太后應當前往豐田祭祖,火車已經(jīng)建成,于是慈禧太后便想嘗試下這新鮮玩意,可舊封建碰上新玩意,勢必會鬧出一場笑話,慈禧太后第一次坐火車,便提出了三個特殊要求,讓現(xiàn)代人哭笑不得。
第一,車上所有的人必須身穿太監(jiān)的服飾,當然除了慈禧太后本人以外。原本慈禧太后是打算讓太監(jiān)開火車,因為在她看來,在旁侍奉她的必須得是太監(jiān),如果有其他男性在車上,就會被外人說閑話。
但太監(jiān)并不會開火車,慈禧太后這才“破例”同意讓其他男性均身穿太監(jiān)的服飾。
第二,除了慈禧太后外,其他人必須得站著,包括開火車的司機,因為有人坐著,那就是與她平起平坐,當時慈禧太后是大清最高的掌權人,吃的東西必須是“最高級”的,用的也是“最高級”的。
同慈禧太后平起平坐的人,也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是要接受處罰的。
第三,慈禧太后必須是第一個上車。這還是封建時期的尊卑問題,在慈禧太后看來,自己位高權重,身份顯赫,無人能及,自然要第一個上火車。而我們平時是,等司機和乘務員上了車后,將一切安排妥當,再讓乘客上車。
慈禧太后可不管這些,等她上車后,其他人再上車,然后才啟程。
我們常說封建王朝中,皇帝貴為天才,萬事以皇帝為首,也處處體現(xiàn)掌權者的特別,現(xiàn)今有部分人笑過慈禧太后后,也會說無論是哪個時期的皇帝第一次坐火車,提出的要求跟慈禧太后差不多。
其實也不然,朝代越往前靠,皇帝越重視以德服人,對自身有更多的約束,在北宋之前,臣子上朝也都是坐著的,之后臣子便站著了,到了明朝時期,皇權空前壯大,臣子們上朝便跪著了,而晚清時期,慈禧太后提出這三個要求,也是皇權的一種表現(xià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6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