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朝的鍋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一件事情搞砸了,總得有人出來背鍋,總得有一個人吸引罵聲、承擔責任。
人們都有自己的是非觀,都有自己的憎惡觀,分析問題的時候未必能保持中立,所以有時不該背鍋的人,被活生生地扣上了黑鍋。
魅力強的人自然占優(yōu)勢,秦始皇名聲赫赫,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很多人都是他的粉絲,秦二世與之相比就顯得渺小許多了。
所以秦二世理所當然地被扣上了敗家子的"黑鍋",被迫承擔了秦朝覆滅的所有責任。
那么秦始皇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秦二世接下的是個爛攤子
秦二世接手的不是一個安定的太平盛世,而是個典型的"爛攤子"。
有三點值得人們注意。
1、 秦朝挑戰(zhàn)者的勢力依舊很強大。
秦末起義雖然是陳勝等農(nóng)民掀起的,但主導者卻是六國貴族。
首先,陳勝擔任天下起義軍首領(lǐng)時,各地貴族反秦勢力就很強大了。
當時齊國王室后裔田榮重建了齊國,周市擁立魏國王室后裔魏咎為王,楚國大貴族后裔項梁在江東起義要重建楚國……
陳勝死后,反秦起義的主導權(quán)落入了六國殘余貴族勢力的手里,他們先后重建了楚國、魏國、趙國、齊國、韓國,而起義軍的首領(lǐng)也先后由楚懷王和楚國貴族項羽擔任。
可以發(fā)現(xiàn),秦始皇在世時并未完全處理好國內(nèi)事務,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開疆擴土上面,六國貴族殘余勢力依舊很強大。
陳勝的起義動搖了秦朝的根基,貴族們乘亂而起,而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重建自己的國家,奪回被秦始皇剝奪的權(quán)勢。
2、 上下離心。
貴族雖然在他們的故土有強大的號召力,但他們的利益與普通百姓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楚國覆滅后,項梁、項羽這樣的貴族后裔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從前在楚國擁有的所有特權(quán),都隨著楚國的覆滅而一同消失了。
所以他們當然是很怨恨秦朝的。
但是楚國的百姓并不一定要與他們站在同一戰(zhàn)線,因為秦朝統(tǒng)一天下,對他們來說本來是好事。
因為戰(zhàn)國時期諸侯割據(jù),諸侯之間又總是接連不斷地爆發(fā)沖突和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最大的受害者當然是百姓。
秦朝統(tǒng)一后,天下歸于一家,戰(zhàn)亂本該消失,百姓們本可以過上安寧的生活。
如果秦朝自此開始修生養(yǎng)息,暫時停止一切戰(zhàn)事,把重心放在安定國家和發(fā)展經(jīng)濟上面,那么百姓們一定會對秦始皇感恩戴德的。
可是秦始皇還沒統(tǒng)一六國的時候,就展開了征伐百越的戰(zhàn)爭,先后投入了110萬作戰(zhàn)部隊(其中50萬半農(nóng)半兵),和更加龐大的后勤隊伍,這場戰(zhàn)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遠遠超過了滅六國之戰(zhàn)。
同時,秦始皇又在北方展開了與匈奴的戰(zhàn)爭。
連續(xù)不斷的戰(zhàn)爭,給朝廷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最終這些負擔又全部轉(zhuǎn)移到了百姓的身上。
最終,百姓走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他們不得不反抗秦朝。
3、 秦始皇完全廢除了分封制,導致秦二世沒有依靠。
例如漢朝諸呂之亂前后,呂雉、呂產(chǎn)、呂祿等人先后掌管大權(quán),漢朝險些改姓為"呂",劉氏之所以能保住江山,源于劉邦統(tǒng)一后將天下大半的疆域都封給了劉氏宗族,所以呂氏一直都不敢輕舉妄動。
劉邦的郡國并行制,顯然比秦始皇的郡縣制"高明"。
漢朝的朝廷被呂氏控制時,劉氏還在地方上有十分強大的力量,以捍衛(wèi)漢朝的江山。
秦朝的朝廷被趙高控制時,秦二世幾乎成了傀儡,他完全被趙高蒙蔽,大臣們?nèi)康瓜蜈w高,秦二世處在相對孤立的位置。
而地方上都被起義軍控制,各地郡守、縣令們并不愿意與秦朝同生共死,相繼向起義軍投降。
如果秦朝實行郡國并行制,那么陳勝等人起義時,即便趙高為首的朝廷一直不告訴秦二世真相,地方上的贏氏諸侯也可以扛起大旗與陳勝等人對抗,陳勝不至于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就能拉起一支幾十萬人的強大力量。
結(jié)語
秦朝的覆滅,秦始皇和秦二世實際上都要承擔一定責任。
漢武帝這個人和秦始皇很像,他也是接連不斷地開疆擴土,導致民間哀聲不斷。他曾對性格仁慈的太子劉據(jù)說:"我處理好所有的麻煩事,留給你一個安定的天下!"
強勢的人打天下,仁慈的人守天下,這樣的安排很合理。
仁慈的君主很容易就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讓民心重歸安定。如果扶蘇能繼位為秦二世,秦朝不至于滅亡得那么快。胡亥能力不夠,還非要搶走扶蘇的位置,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秦國滅亡之后,秦始皇的子孫后代也被項羽屠殺干凈了,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秦始皇的直系后代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秦始皇的皇親國戚在那場戰(zhàn)爭之中逃離了出來,躲過一劫。這些人從此把姓改了,把贏這個姓改為了秦這個姓。因為是亡國之人,所以用亡國的國名做姓也很正常。這也是為了時刻警告自己,我們的國家已經(jīng)被滅亡了,我們是秦國的人,我們也要想辦法去復興我們的秦國。
?所以我們國家現(xiàn)在秦姓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當時秦始皇被滅亡之后,從秦國逃出來的那一部分秦國的皇親國戚里面,可能就包含了秦始皇的兄弟姐妹。所以我們現(xiàn)在這些秦姓的后代里面,可能就有人是他們的子孫后代。所以,秦始皇的直系是沒有了,但是他的分支應該還是存在的。
還有一些人將自己的姓改成銀或者寅,因為這兩個字諧音贏,這也是為了要牢記自己的祖宗,防治自己的后代忘記亡國之恥,并且這樣還可以逃避新君的追殺,可謂是一舉兩得。但是,這兩個姓氏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存在比例比較小。所以關(guān)于他們是不是秦始皇的一個分支家族也是有待考證。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改姓,他們還是保留了他們原始的姓,還是姓贏,并且在歷史上也有記載很多贏姓的人因為獲得功績而被留存史冊,被賞糧封地?,F(xiàn)在我國也有贏姓,不過這個姓氏人非常的少,屬于比較稀有的姓氏,所以也可以看出來他們應該算是秦始皇嬴政的一個分支家族的后裔。
至于為什么秦始皇的分支后裔們?yōu)槭裁床蝗シ磳?,因為他們已?jīng)被打散了,沒有了之前的勢力,他們被驅(qū)逐出了皇城,沒有機會再進入,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了幾代的人時間,這些事情就會被放下,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祖先是誰。
事實上秦國滅亡以后,很多人認為是秦始皇的過錯,因為秦始皇在位期間百姓的賦稅特別的重,所以才會導致秦國民不聊生,但實際上秦始皇只是替胡亥背了鍋而已。要知道秦始皇在位期間做出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修筑長城、抗拒匈奴等等。后世的漢武帝在位期間做出的功績和秦始皇實際上是差不多的,不過很多人卻覺得漢武帝要比秦始皇更加厲害一些,這樣對秦始皇顯然是不太公平的。
雖然說秦始皇在位期間也是做出了一些不得人心之事,但總體來說還是功大于過,秦始皇掃除六國一統(tǒng)天下,而且又統(tǒng)一了當時的文字以及貨幣等等。實際上秦朝之所以會滅亡,罪魁禍首應該還是胡亥,畢竟秦始皇也算是一個非常有理想有抱負的帝王,但是胡亥就不一樣了,胡亥完全是為了自己能夠享受到榮華富貴才登上帝位的。
胡亥在做了帝王以后不思進取,不理朝政,而且還不能夠任用一些賢明之人,胡亥在稱帝以后重用趙高,趙高本身就是一個宦官,而且這個人心術(shù)不正,所以后來秦朝才會快速的衰落。秦始皇這個人雖然也是比較的殘暴,但是他知道在自己百年以后,公子扶蘇是唯一能夠繼承自己位置的人,而公子扶蘇是一個識大體顧大局而且特別仁慈的人。
你想想看,秦始皇能夠讓和自己政見不一的公子扶蘇來繼承自己的位置,由此可見秦始皇也是一個公私分明、而且特別有遠見的帝王。如果不是趙高篡改了遺詔,那么公子復蘇會成為秦國的第二任君王,到時候秦朝在公子扶蘇的帶領(lǐng)下,會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昌盛的,可惜歷史不能重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7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燕太子丹為什么要刺殺秦始皇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