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為什么在西漢功臣列第62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張良、蕭何、韓信,并稱為“漢初三杰”,他們也是知名度最高的西漢開國功臣。在世人眼中,張良運籌帷幄,蕭何坐鎮(zhèn)后方,韓信征戰(zhàn)沙場,三人雖然擅長領域不同,但能力和功績不相上下。
不過,作為“漢初三杰”的直屬領導,漢高祖劉邦或許有不同看法。
(《楚漢傳奇》劉邦劇照,扮演者:陳道明)
西漢建立后,蕭何先任丞相再任相國,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韓信更是先封齊王再封楚王,位列8大異姓諸侯王之一,而張良只是被封了個留侯。王、公、侯、伯、子、男,張良的侯爵比韓信的王爵整整低了兩級。
更直觀的對比來自《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這里有一份劉邦欽定的“西漢開國功臣排行榜”,共收錄了145位列侯,按照功績大小,酂文終侯蕭何排名第1,淮陰侯韓信排名第21,而留侯張良排名第62。
對于這樣的排名,相信很多讀者都深表驚訝,難以接受。蕭何排名居首尚有說服力,但“兵仙”韓信戰(zhàn)功赫赫,怎么可能只排到第21?更夸張的是,“一代謀圣”張良功勛卓著,怎么可能只排到第62位呢?
對此,筆者簡要分析如下,如有不當或不足,歡迎留言批評指正,共同探討。
首先,對于蕭何排名第一的原因,劉邦是給出過解釋的,既著名的“功人功狗論”。
劉邦決意把“西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的寶座給蕭何,當時,很多武將表示不服,認為蕭何不曾以身犯險,沖鋒陷陣,沒資格獲此殊榮。
就在這種情形下,劉邦打了一個不太客氣的比方,他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 ,發(fā)蹤指示,功人也。”
劉邦把建功立業(yè)比作狩獵,把上陣殺敵的武將比作追殺獵物的獵狗,而把蕭何比作發(fā)現(xiàn)蹤跡、發(fā)號施令的獵人。獵狗縱然再勇猛,功績也無法與獵人相比,所以,唯有坐鎮(zhèn)后方、指點江山的蕭何才堪當“第一功臣”。
再者,韓信排名不高是有原因的。
楚漢戰(zhàn)爭進行到白熱化時,劉邦為了拉攏韓信,封其為齊王。但楚漢戰(zhàn)爭剛剛結束,劉邦便借故改封韓信為楚王,同時剝奪了他的兵權。等到西漢王朝建立,韓信又因“涉嫌謀反”被貶為淮陰侯。
上文提及的“西漢功臣排行榜”,排的就是145位侯爵,而此時的韓信,縱然功高蓋主,但已經(jīng)是戴罪之身,所以,把他排在第21位,并不奇怪。
最后,再來探討一下張良為什么排名第62。
《史記·漢高祖本紀》記載,劉邦曾如是評價“漢初三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p>
由此可知,張良的專長是出謀劃策,蕭何的專長是治國安邦,而韓信的專長則是馳騁沙場。
王朝建立,就意味著從打天下階段向治天下階段過渡。打天下階段,對于劉邦來說,擅長出謀劃策的張良和擅長治國安邦的蕭何同樣重要,但是,到了治天下階段,顯然更需要治國安邦類的人才來匡扶社稷,而謀臣的價值卻瞬間大打折扣。所以此時,張良遠的作用遠不能與蕭何相比。
自古以來,謀士雖然名聲極盛,但實際地位往往遠不及坐鎮(zhèn)后方的文臣,張良縱然堪稱“一代謀圣”,也難逃亙古不變的歷史規(guī)律。
以明朝的劉伯溫作為對比,他的歷史名望和歷史功績都堪比張良,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大將徐達封信國公,祿五千石,文臣李善長封韓國公,祿四千石,但謀士劉伯溫只封了誠意伯,祿二百四十石,爵位比徐達、李善長低了兩個檔次,“工資”更是只有徐達、李善長的二十分之一。
在《明初功臣表》里,有25位公爵和79位侯爵,身為伯爵的劉伯溫實際排名在100開外,所以,相對比于劉伯溫,張良的待遇算很好了。
更何況,張良雖然在論功封侯時排名靠后,但他的“工資”還是相當高的,最終封了“萬戶侯”,與蕭何平起平坐。可見,劉邦對張良還是相當不錯的。
論功行賞需要?量化?
劉邦在和開國功臣們商討誰是第一功臣的時候,大家都一致推薦曹參,因為曹參是楚漢之爭中作戰(zhàn)最勇猛,攻城掠地最多的人。在劉邦認定蕭何是第一功臣之后,還有很多人為曹參憤憤不平,由此可見,曹參為第一功臣其實是深入人心的一個觀念。
這里就涉及到了論功行賞的一套標準,蕭何治理關中,為劉邦提供了穩(wěn)定的大后方固然有功,但這個功勞具體有多大呢?無法量化!張良為劉邦出了很多主意,幫助劉邦趨吉避兇,肯定是有功勞的,但功勞有多少呢?也無法量化。
但是帶兵打仗就不一樣了,你取得了10個地方首級,他取得了100個地方首級,那誰的功勞大一眼就看出來了。劉邦的天下是在馬背上真刀真槍干出來的,這些武將士兵自然就占了開國功臣的大多數(shù),曹參作戰(zhàn)有多勇猛大家都看在眼里,選曹參是第一功臣,誰敢不服?
但是蕭何不一樣,在功臣們的眼中,蕭何干了什么事情啊?不就是終日龜縮在大后方嗎?我們這么一幫人在前線流血拼命干這么多年,還比不上他蕭何這個躲在大后方耍筆桿子的文人?開什么玩笑呢!所以說,大家對蕭何不服氣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劉邦憑借君主的聲威點定蕭何為第一,大家也就認了,這張良又算什么?蕭何雖然耍筆桿子,但好歹也在關中獨當一面,你張良不就是劉邦的跟屁蟲嗎?蕭何當?shù)谝恍值軅円呀?jīng)很不服氣了,你張良還想當?shù)诙拷^不可能!
我估計劉邦如果強行把張良排第二,這幫開國武將就得鬧事兒了。
?功人?與?功狗?
開國武將是一幫大老粗,不懂其中根本,但是劉邦是懂的,他特意提出了一個?功狗論?來證明蕭何的第一實至名歸。
這個?功狗論?概括起來很簡單,意思就是說蕭何是獵人,他給你們指明方向,你們是獵狗,只需要跟著蕭何指的放向去做就完事兒了。其實根據(jù)劉邦的分類,?蕭何、張良、韓信?這漢初三杰都是?功人?,而樊噲、曹參等人則都是?功狗?。
這么說可能還是不太直觀,這里引入一個概念叫做?可替代性?來對?功人?和?功狗?進行區(qū)分,像曹參、樊噲這樣沖鋒陷陣的?功狗?,他們的工作是具有可替代性的,而蕭何、張良這樣的?功人?,他們的工作是不具備?可替代性?的。
沖鋒陷陣這種事情曹參、樊噲可以做,但換一個身強力壯的勇士一樣能做。但是往哪兒沖?怎么沖?多少人沖?這些問題就需要身為?功人?的韓信來進行指導,而?功狗?樊噲之流就不具備這種能力。
同樣的,蕭何能夠把關中治理的秩序井然,別人做不到,曹參后來做了丞相也只能?蕭規(guī)曹隨?,完全不敢改蕭何的規(guī)矩,因為他不能比蕭何做得更好。張良能夠窺破地方意圖本質,指導劉邦做出正確決策,其他人也干不了。
?功狗?能干的事情,其他人也能干,但是?功人?能干的事情,其他人干不了,這就是區(qū)別。
漢初功臣表是將功績量化后的結果,蕭何、張良等人的功績無從量化,自然很難得到他人的承認了,但我們都知道,?漢初三杰?個個都是名不虛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8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