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齊國,是周武王在伐紂過程之中的左膀右臂——姜太公的封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個國家便一直都是一個可以影響天下格局的大國,不過,春秋時期的齊國和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可不一樣。
齊國,本來是姜姓的封國,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便就是出自這一脈,而正是在齊桓公之時,齊國發(fā)生了一件當(dāng)時來說并不算大、此后影響深遠(yuǎn)的事情——陳國公子完逃亡齊國,被齊桓公收留,而從此公子完這一支便在齊國開枝散葉,成長成了田陳氏這一棵參天大樹。
本來田陳氏只是逃難,被收留的可憐孩子,可到最后,竟成為了能夠影響姜齊國政的參天大樹,最后甚至取代了姜氏,成為了齊國王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同為春秋時期的大國——晉,也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晉獻(xiàn)公在位期間,晉國爆發(fā)了“驪姬之亂”,晉國公族遭到屠戮,元氣大傷,十余年后,晉文公重耳回國即位,到這時,晉國公族已無力輔政,為了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晉文公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制度——卿族輔政,貫穿此后晉國歷史的卿族主要有韓、魏、趙、智、中行、范六家,被稱之為“六卿”。
六個卿族各有武裝、各有封邑,公元前四百九十三年,在六卿內(nèi)亂之中,中行氏、范氏被擊敗,其余四卿瓜分了他們兩家的地盤。
而到了這時候,晉國卿族之中,又以智氏實力最強(qiáng),公元前四百五十五年,智氏威逼韓、魏兩家攻伐趙氏,雙方僵持了三年多,最終智氏被聯(lián)合起來的趙魏韓三家滅掉,又將國君領(lǐng)地瓜分。
公元前四百零三年,周威烈王分封趙魏韓三家,成為新的諸侯,封邦建國,史稱“三家分晉”。
在很多人的眼中,“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僅僅只是齊國換了個君王,晉國被一分為三,成了三個國家,可這兩件事的意義僅僅如此嗎?
如果你真的這樣以為就錯了!如果說,春秋時期,列國還是在“周禮”的掩飾下進(jìn)行的“無義戰(zhàn)”,而到了戰(zhàn)國,那就是徹底的“禮崩樂壞”,不需要道義,赤裸裸的兵戎相見,這一切的開端皆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
這兩件事的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曾經(jīng)雄霸中原的齊、晉兩國皆被臣子顛覆,而周王室不能主持公道,卻分封其臣子為諸侯,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周王室也是可以取而代之的?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nèi)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8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居正靠自己一步步走向權(quán)力頂峰,張居···
下一篇: 唐玄宗為什么要把國庫珍寶全留給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