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王敦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西晉最后一位皇帝晉愍帝剛?cè)ナ?,文武百官便奏請司馬睿登基。
按照程序,第一次被推為皇帝是不能同意的,一般要謙讓三次才行,這是固定套路,誰也不會當真。偏偏周嵩上疏夸贊司馬睿謙讓得對,因為正值國家動蕩,應(yīng)先收復(fù)故土,現(xiàn)在稱帝太沒責任心了。這顯然有點指桑罵槐,司馬睿勃然大怒,將他貶出京城。
周嵩很郁悶,好友張嶷將他帶到戴邈家中做客,打算幫他排遣積郁??蓻]想到,高談闊論之余,周嵩的嘴又收不住了,挨個評論朝臣,言辭極為刻薄。張嶷、戴邈都知道周嵩的毛病,一笑了之,可說著說著,他竟開始嘲諷戴邈。
戴邈笑不下去了,聚會一散,就將官司打到司馬睿那里。新賬舊賬一起算,周嵩被下了大獄,有人奏請將他處死,罪名是攻擊上司。由于周嵩的哥哥周顗是朝廷重臣,為維護穩(wěn)定,司馬睿還是將他放了。
不過,周嵩的行為可以說是“表里如一”,因為他不僅對同事苛刻,對哥哥也是如此。
周顗在尚書省值班,夜里突然發(fā)病,情況十分危急。同僚刁協(xié)一邊命人叫太醫(yī),一邊實施急救,折騰到天亮周顗才脫離危險。周嵩得知后急忙趕來,十分厭惡地擺擺手,將刁協(xié)趕走了。原來刁協(xié)一向熱衷仕途,嚴酷打擊競爭對手,讓很多名士不齒,其中也包括周嵩。可這當口是該計較的時候嗎?而且他看到哥哥后也沒詢問病情,只是冷冷地說:“你也是個有名望的人,怎能和小人交往?”說罷甩手而去。
但如此刻薄之人在國家大義面前卻毫不含糊。
東晉建立的一大功臣便是王導(dǎo),正是他帶領(lǐng)家族積極奔走,司馬睿才得以在南方立足,因此有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但外部局勢穩(wěn)定后,司馬睿逐漸疏遠王導(dǎo)。這一變化自然被朝臣看到了,大家開始有意與王導(dǎo)保持距離,生怕引火燒身。
這時周嵩站了出來,對司馬睿說:“王導(dǎo)對晉朝有再造之功,你卻不信任他,以后誰還敢盡忠?將來一定會招禍患。”意想不到的是,王導(dǎo)沒造反,其堂兄王敦卻對朝廷刀兵相向,結(jié)果周顗死于動亂。
王敦覺得自己太魯莽了,假惺惺地到周家慰問。面對刀兵,周家人噤若寒蟬,只有周嵩站出來憤怒地質(zhì)問:“我哥為天下人請命、被天下人所殺,你來吊唁是什么意思?”王敦考慮到輿論影響,不僅沒怪罪周嵩,還給他升了官。但這點伎倆,周嵩自然看得穿,所以逢人便批評王敦。
王敦可不是手無寸鐵的文官,沒多久就找了個理由誣陷周嵩,然后將他殺了。臨刑前,周嵩淡定地口誦佛經(jīng)。對他來說,這是最悲壯也是最好的結(jié)局。
(司馬文王)曰:"天下之至慎,其惟阮嗣宗乎!吾每與之言,言及玄遠,而未曾評論時事,臧否人物,真可謂至慎矣。"
阮籍采取的方法與東漢名士郭泰異曲同工,司馬昭每次找阮籍聊天,一談?wù)摰綍r事方面,阮籍就開始言及玄遠,不評論時事,不臧否人物,所以被司馬昭成為"天下之至慎"。阮籍將東漢末年黨錮名士具體指責政治,討論天下是非的言論和曹魏后期,關(guān)于儒家名教與老莊自然學說背后的黨派之爭,完全轉(zhuǎn)變?yōu)槌橄笮淼难芯?,所以開創(chuàng)了西晉完全玄學清談的風派,所以就兩晉清談而言,始于郭泰,成于阮籍。
到了兩晉時代,"清談"已不同于東漢、曹魏時期,已失去了背后的實際政治寓意,轉(zhuǎn)而思索人生(人道)和宇宙(天道),內(nèi)容以"三玄"即《老子》《莊子》《周易》"佛理"(東晉)為基底,追求超脫之虛,以至玄遠之境。山濤、王戎早年與嵇康、阮籍交游,同為"竹林七賢"。崇尚自然,隱居不仕。后面卻改變志向,伏膺名教,立人之朝,官至宰輔。
這樣的轉(zhuǎn)變,自然可以用"人總是會變的嘛"來解釋,但身為名士,自然要有名士的風范,解釋起來自然也要自成一派,自圓其說。于是便有了開篇的"三語掾",即名教與自然相同,也就是自然為體,名教為用,自然為名教之本。既然如此,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一邊享受尊顯身份,榮華富貴。另一邊也可以寄情林下,口談玄遠。這以西晉名士王衍為其中的代表。
"夷甫雖居臺司,不以事物自嬰,當世化之,羞言名教,自臺郎以下,皆雅崇拱默,以遺事為高,四海尚寧,而識者知其將亂。"
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后來,西晉被胡族滅亡,晉室衣冠南渡,是為東晉。東晉中期,權(quán)臣桓溫北伐之際,與屬下眺望中原失地慨然道,神州陸沉將近一百年,異于胡族之手,王衍等人難辭其咎。
《周嵩》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嵩》人物故事小傳
周嵩,字仲智,安東將軍周浚次子,汝南安成(今屬河南)人。司馬睿作晉愍帝(西晉末代皇帝,公元313—316年在位)的丞相時,任周嵩為參軍。司馬睿即晉王位(司馬睿公元316年即晉王位,旋稱帝)后,拜周嵩為奉朝請。因反對匆匆即位,進諫北伐以雪國恥而得罪司馬睿,到地方任新安太守。周嵩臨走前說了些對朝政不滿的話,被人告發(fā),因為當時他哥哥周顗受到重用,才沒有加罪于他。后來司馬睿親近王敦,疏忌王導(dǎo),周嵩上疏進諫,力陳王導(dǎo)輔國功多,忠心不二,由此激怒了王敦。王敦殺害了周顗之后又裝模作樣地遣使至周嵩處吊喪,探知周嵩對自己心懷仇恨,就很憎惡他。后來王敦誣告周嵩與當時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李脫有聯(lián)系,周嵩被逮捕殺害了。周嵩官至御史中丞,精于佛事,是東晉初官僚中崇信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晉書》記載他在刑場上還在朗誦佛經(jīng)。
〔正 史〕
嵩字仲智,狷直果俠,每以才氣陵物。元帝①作相,引為參軍。及帝為晉王,又拜奉朝請。嵩上疏曰:“臣聞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故古之王者,必應(yīng)天順時,義全而后取,讓成而后得,是以享世長久,重光萬載也。今議者以殿下化流江漢,澤被六州,功濟蒼生,欲推崇尊號。臣謂今梓宮未反,舊京未清,義夫泣血,士女震動;宜深明周公之道,先雪社稷之大恥,盡忠言嘉謀之助,以時濟弘仁之功,崇謙謙之美,推后己之誠;然后揖讓以謝天下,誰敢不應(yīng),誰敢不從!”由是忤旨,出為新安太守。
嵩怏怏不悅,臨發(fā),與散騎郎張嶷在侍中戴邈坐,褒貶朝士,又詆毀邈,邈密表之。帝召嵩入,面責之曰:“卿矜豪傲慢,敢輕忽朝廷,由吾不德故耳?!贬怨蛑x曰:“昔唐虞至圣,四兇在朝。陛下雖圣明御世,亦安能無碌碌之臣乎!”帝怒,收付廷尉。廷尉華恒以嵩大不敬棄市論,嶷以扇和減罪除名。時顗②方貴重,帝隱忍。久之,補廬陵太守,不之職,更拜御史中丞。
是時帝以王敦勢盛,漸疏忌王導(dǎo)等。嵩上疏曰:
臣聞明君思隆其道,故賢智之士樂在其朝;忠臣將明其節(jié),故量時而后仕。樂在其朝,故無過任之譏;將明其節(jié),故無過寵之謗。是以君臣并隆,功格天地。近代以來,德廢道衰,君懷術(shù)以御臣,臣挾利以事君,君臣交利而禍亂相尋,故得失之跡難可詳言。臣請較而明之。
……
今王導(dǎo)、王廙等,方之前賢,猶有所后。至于忠素竭誠,義以輔上,共隆洪基,翼成大業(yè),亦昔之亮也。……
臣兄弟受遇,無彼此之嫌,而臣干犯時諱,觸忤龍鱗者何?誠念社稷之憂,欲報之于陛下也。古之明王,思聞其過,悟逆旅之言,以明成敗之由,故采納愚言,以考虛實,上為宗廟無窮之計,下收億兆元元之命。臣不勝憂憤,竭愚以聞。疏奏,帝感悟,故導(dǎo)等獲全。
王敦既害顗而使人吊嵩,嵩曰:“亡兄天下人,為天下人所殺,復(fù)何所吊!”敦甚銜之,懼失人情,故未加害,用為從事中郎。嵩,王應(yīng)嫂父也,以顗橫遇禍,意恒憤憤,嘗眾中云:“應(yīng)不宜統(tǒng)兵。”敦密使妖人李脫③誣嵩及周莚潛相署置,遂害之。嵩精于事佛,臨刑猶于市誦經(jīng)云。
《晉書·周浚傳附嵩傳》卷六一
[注 釋]
①元帝:東晉元帝司馬睿,公元316—322年在位。之前曾任西晉王朝的宰相。永嘉之亂后,北方士族多擁司馬睿南渡,勸進即位。②顗:即周顗(公元269—322年),周浚之子,周嵩之兄,字伯仁,晉汝南安成(今屬河南)人。東晉時官至尚書仆射。王敦叛亂時,他力斥王敦“犯順”,為王導(dǎo)辯護,王敦攻入建康(公元322年3月)后殺害了周顗。③李脫:東晉初以道教組織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之一。詳見“李脫”條。
[相關(guān)史料]
安慧則 ①,未詳氏族。……后止洛陽大市寺,手自細書黃縑 ②,寫為《大品經(jīng)》一部,合為一卷。字如小豆,而分明可識,凡十余本。以一本與汝南周仲智 ③妻胡母氏供養(yǎng),胡母過江 ④,齋經(jīng)自隨,后為災(zāi)火所延,倉卒不暇取經(jīng),悲泣懊惱,火息后,乃于灰中得之。首軸顏色,一無虧損。于時同見聞?wù)撸换匦案男?。此?jīng)今在京師簡靖寺 ⑤首尼處。
《高僧傳·神異下》卷一○
[注 釋]
①安慧則:僧名。②縑(jian):細絹。③周仲智:周嵩字仲智。④過江:指北方官僚士族永嘉之亂發(fā)生后紛紛渡過長江。⑤簡靖寺:即會稽王司馬道子為比丘尼支妙音所立的簡靜寺。參見“支妙音”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趙匡胤為什么會突然間暴死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