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碇扉Φ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第五次北伐回師途中,年65歲。是非功過,自然要后人蓋棺定論。作為一個成功的篡權(quán)者,朱棣在實現(xiàn)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以藩王身份靖難成功的壯舉的同時;作為君王在政治上他肅整內(nèi)政,繼續(xù)強化君主專制,初步形成內(nèi)閣,建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設(shè)置鎮(zhèn)守內(nèi)臣、東廠衙門;在文化上,任用解縉等文人名士,“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于當(dāng)世”,修撰《永樂大典》;在軍事上,他親力親為,五次北伐蒙古,奴兒干都司、安南、中南半島上的開疆拓土,都將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經(jīng)濟上,疏浚京杭大運河、發(fā)展屯田、鹽商開中則例;外交上,四海咸服,天下歸心,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現(xiàn)今都為人稱頌,也正是這舉凡種種,才有了后世李贄“我國家二百余年以來,休養(yǎng)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飽暖,人忘其戰(zhàn)爭,皆我明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之語。
但是縱使朱棣有如此功績,卻也差點“人走茶涼”,險些為后人將供奉牌位扔出太廟。幸得眾臣勸阻,兒子朱高熾“躺槍”之下,他才得以保全在明朝太廟之中的牌位。
關(guān)于太廟的享祭原則,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太廟便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的說法,也就是說天子太廟祭祀七世,隨著血緣關(guān)系的疏遠則要“親盡則祧”,具體一般幾世祖而祧,則并沒有成規(guī),一般為五世而祧,所謂的祧,也就是將遠祖的牌位,移除出太廟之中,不在享祭,大明王朝采用的則為七世而祧。而且太廟的享祭之中,作為開國之君的“祖”,因其立國之舉,自然要占據(jù)一位,永享太廟。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崩逝。年輕的他并未留下子嗣,因此在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和明武宗之母張?zhí)蟮臎Q定之下,朱厚照的堂弟,興王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便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新君,也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作為藩王之子,本無承位之權(quán)的嘉靖帝,可謂是大氣運,才能龍袍加身。但對于成為新君的他而言,一個問題也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尊何人為皇考(也就是宗法意義上的父親),自己父親朱祐杬的皇統(tǒng)問題。
按照宗法制,興王朱祐杬只是一位藩王,并無資格入主太廟,但他同時又是嘉靖帝的生父,若以此標(biāo)準(zhǔn),他又當(dāng)有資格入廟。但一旦入廟,與堂兄明武宗朱厚照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上尊又成為橫亙在中間的問題。
由于,當(dāng)初張?zhí)笠约皸钔⒑驮谶x擇朱厚熜時,是以遺詔命他承位,而非以太子之名承位,因此這場“大禮儀之爭”自其開始,嘉靖帝便占據(jù)了主動權(quán)。雖然楊廷和等人有著宗法制支持,但與嘉靖帝的斗法,僅僅經(jīng)過三年的斗爭,便以楊廷和被流放,多人被貶謫,嘉靖帝如愿以償結(jié)局。嘉靖帝的生父興王朱祐杬也被追尊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簡敬文獻皇帝”,如此一來興王也得以入主太廟。
作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上有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zhèn)、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十位皇帝。
其中建文帝朱允炆,因為靖難失敗,沒有入太廟;明代宗朱祁鈺,也因為得位不正,在明英宗朱祁鎮(zhèn)發(fā)動奪門之變后廢為鄴王,喪失了進入太廟的機會。也就是說此時的太廟之中,若要加入被追尊為皇帝的興王朱祐杬,那么明太宗朱棣當(dāng)被遷祧,扔出太廟。
這樣的局面,對于群臣而言顯然是不可接受的。明太宗朱棣功勛卓絕,一代雄主,興王又怎么配將他遷祧(這當(dāng)然是大臣們的心里話),但一方面是固執(zhí)己見的嘉靖帝,一方面是明太宗朱棣,這又要怎么辦呢?
于是,群臣便想到了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鉆禮法制的空子。禮法制既然規(guī)定,廟號為“祖”的皇帝,可以永享祭祀,免除遷祧;那么就尊立下不世之功的明太宗朱棣,為明太祖不就可以保留其在太廟的牌位了嗎?
而這也是明朝為何有兩位“祖”皇帝的緣由所在。但是此舉朱棣的牌位是保留了,自己的兒子朱高熾,當(dāng)了不足一年皇帝的他可就成為需要遷祧的那位了。最終,明仁宗遷祧,興王朱祐杬也因為自己的兒子嘉靖帝,得以位列太廟之上,明武宗之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9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