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之后,法國的政體變來變?nèi)ィ謩莘浅2环€(wěn)定。就在這樣風(fēng)云變幻的背景下,著名革命家羅伯斯庇爾在法國政壇的地位不斷攀升。當(dāng)時,羅伯斯庇爾憑著自身的良好形象與出色的演講才能,被人們稱為“廉潔圣人”。
1792年9月,法國成立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國民公會,羅伯斯庇爾高票當(dāng)選為國民公會的代表。之后,他開始盡自己所能來穩(wěn)定法國的局面。1793年5月,在羅伯斯庇爾的提議下,國民公會通過了“糧食最高限價法案”,對面包等糧食設(shè)定了最高限價,而后,針對當(dāng)時“反革命分子”猖獗的情況,羅伯斯庇爾又建議頒布《懲治嫌疑犯條例》,簡化審判程序,實行專政,以革命的恐怖來對付反革命的恐怖。但是,這一法令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出了很大問題,很多所謂的“反革命分子”是受人誣陷的。當(dāng)時,法國各大城市的斷頭臺非常繁忙,大量的“反革命分子”被推上了斷頭臺,其中包括羅伯斯庇爾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為法國革命做出重大貢獻的革命家丹東。
隨著羅伯斯庇爾恐怖政策的展開,在革命陣營內(nèi)部,反對羅伯斯庇爾的人開始秘密地聯(lián)合起來。對此,羅伯斯庇爾雖然有所耳聞,卻沒有積極地行動起來去應(yīng)對。
1794年7月26日,羅伯斯庇爾在國民公會上發(fā)言,表示自己知道現(xiàn)在國民公會有一個陰謀集團。第二天,羅伯斯庇爾繼續(xù)出席國民公會,突然,一個叫塔里安的人上臺演講,對羅伯斯庇爾進行指控,說羅伯斯庇爾是一個“暴君”,并高呼口號“打倒暴君”!對此,羅伯斯庇爾馬上要求發(fā)言,但是他的發(fā)言被一群人粗暴打斷,后來,國民公會竟然通過了一個立即逮捕羅伯斯庇爾的決議,將他投入了監(jiān)獄。
隨后,羅伯斯庇爾的支持者立刻行動起來,把他從監(jiān)獄中營救了出來。這時候,羅伯斯庇爾本該充分運用自己的演講才能,去喚起人們對他的支持,但是,羅伯斯庇爾十分灰心,只是在支持者的簇擁下離開了監(jiān)獄。接下來,羅伯斯庇爾的支持者調(diào)集了一支包括炮兵在內(nèi)的3000人的部隊,等待著羅伯斯庇爾的指示,只要他一聲令下,這支軍隊就能夠行動起來,控制整個局面。
26日夜里,他們聚集到巴黎市政廳的樓下,等待著羅伯斯庇爾一向鼓舞人心的演講,然而,羅伯斯庇爾卻在忙于起草一份文件。這使得外面的人越來越焦急,并且出現(xiàn)了混亂。不久,開始下雨了,而且越來越大,最后成為一場傾盆大雨。這樣一來,連羅伯斯庇爾的鐵桿支持者也不得不走了。當(dāng)大雨停的時候,羅伯斯庇爾的文件也起草完畢,他推開窗戶,看到的只是遍地的雨水。羅伯斯庇爾最后一次翻盤的機會就此失去。
27日深夜兩點多,羅伯斯庇爾的反對者糾集人馬沖到了巴黎市政廳,他們沒有費多大工夫就沖了進來,一時間槍聲大作,羅伯斯庇爾身邊的隨從立刻拔槍回擊。羅伯斯庇爾非常悲憤,他實在不想看到自己的夢想在這種混戰(zhàn)中被毀掉。于是,他想用一把短槍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在射擊時射偏了,只擊中了下頜。之后,羅伯斯庇爾成了反對派的俘虜。1794年7月28日,羅伯斯庇爾被人用擔(dān)架抬到了他非常熟悉的斷頭臺上。他曾經(jīng)讓無數(shù)反對派命喪斷頭臺,這一次,輪到他自己了。
最近在讀尼采的書,以及同尼采有關(guān)的書,都是重讀。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德勒茲的《尼采與哲學(xué)》(周穎、劉玉宇譯,社科文獻出版社,2001年)、海德格爾的《尼采》(孫周興譯,商務(wù)印書館,2002年)對照著讀。永恒輪回是尼采最“幽深的思想”。而尼采的兩個最偉大的解釋者德勒茲和海德格爾,對它的解釋完全不
同。正如尼采主張的,解釋,實際是賦予被解釋的對象一種力,是權(quán)力意志的效應(yīng)。因此,不存在著一種解釋的真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人的“尼采”,都是不同的尼采,都是“我的尼采”。不管是德勒茲論尼采的書,還是海德格爾論尼采的書,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同尼采的著作一樣偉大的著作”。
永恒輪回這一思想之所以復(fù)雜,就是將瞬間同永恒聯(lián)系在一起?;蛘哒f,瞬間就是永恒的,永恒存在于瞬間之中。永恒輪回不是機械式的輪回,不是時間的重復(fù)循環(huán)?!叭f物之中能跑者不應(yīng)當(dāng)已經(jīng)跑完了那條路嗎?”按照海德格爾的解釋,這指的是一個無盡頭的路,時間是無限性的,沒有盡頭,沒有開端,那么,作為存在者的萬物,作為一個有限過程的世界,必定都在這個永恒時間中存在過了。作為有限性的萬物只要存在,必定在時間中一再輪回。但是,在什么意義上,萬物不再是繞圈子呢?輪回中強調(diào)的是什么呢?是偶然,是瞬間,是剎那,是此刻。每一個時刻都有自身的分量。因為過去和將來都聚焦于瞬間這一點上,瞬間具有非同凡響的重量。永恒在瞬間中存在,它是將來與過去的碰撞,“在這種碰撞中,瞬間得以達到自身。瞬間決定著一切如何輪回”,將每一個時刻作為重要的時刻。這就是永恒輪回強調(diào)的本質(zhì)。對于德勒茲來說,“往昔如何能在時間中形成?此刻如何能消逝?流逝的時間倘若不同時是既已過去的,又是即將來臨的和此刻的,它將永遠不會消逝。”“此刻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存在或在場的時刻,它是正在流逝的時刻?!币虼?,每一個時刻——這個流逝的時刻——都是一個差異的時刻。此刻就是生成和流逝的時刻,而永恒輪回就是要肯定這個時刻,沒有這個時刻,沒有這個瞬間,就無所謂輪回。尼采這樣揭示了這一點:“生成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每一個瞬間,絕不允許因為未來的緣故而為現(xiàn)在進行辯護,也不允許因為現(xiàn)在的緣故而為過去進行辯護?!彼查g有自身的自主性,有自身的深度和光芒,有自身的主權(quán)(我們看到了巴塔耶在這里是如何心領(lǐng)神會的)。一言以蔽之,瞬間有自身的存在性。瞬間當(dāng)然是生成的,流逝的,但是它也具有存在論的性質(zhì),這也就是尼采一再強調(diào)的“觀察的巔峰”:“生成和存在的無限接近”,在瞬間這里,存在和生成的對立變得模糊不清:流逝是它的生成,自主性和深度是它的存在。
就此,永恒輪回不是要消除瞬間,而是肯定瞬間,肯定流逝,肯定生成,肯定偶然。這就將柏拉圖顛倒過來。輪回是存在,是整體,是規(guī)律,但“存在必須屬于具體生成,整體必需屬于個別的時刻”。也就是說,存在,整體都保留下來,但它們的保留不是犧牲偶然性的,不是犧牲瞬間的,不是犧牲個別的,不是犧牲多樣性的,這樣,永恒輪回就構(gòu)成了一個奇怪的悖論,也可以說是一個統(tǒng)一在一起的悖論:偶然性和整體性的無限接近,多樣性和單一性的無限接近,也就是生成和存在的無限接近:肯定生成和肯定輪回是一回事,因為生成和輪回是一體式的。用海德格爾的說法,“生成作為生成保存下來,但卻要把持存性置入生成之中,以希臘的方式來理解,就是要把存在置入生成之中”。
但是,德勒茲和尼采還有一個關(guān)鍵性的差異。尼采的永恒輪回,實際上是說的“同一物的永恒輪回”,在對這個同一物的理解上,德勒茲對海德格爾的解釋不以為然。海德格爾理解的同一物(thesame),指的是同一個存在者,永恒輪回是同一個存在者的永恒輪回。但是,德勒茲的“同一物”,根本不是指的存在者,而就是輪回本身,是輪回這個事件本身?!坝篮爿喕刂械耐晃锩枋龅牟皇禽喕刂锏谋举|(zhì),而是不同之物輪回的事實”。因此,在這里,同一物就是對永恒輪回這個事實的描述。永恒輪回,是存在,但是,是生成之存在。
這樣,海德格爾相信的是,萬物都永恒輪回。德勒茲則認為并非所有的物都永恒輪回。在他看來,尼采的永恒輪回,斷然根除了小人也輪回這一思想,輪回是選擇性的輪回。這也是查拉圖斯特拉和他的動物的隔膜之所在。對于動物而言,一切都在輪回,但是,對于查拉圖斯特拉來說,這是一個“玩笑”,因此,動物們,你們這些“傻瓜”,“閉嘴吧”。
羅伯斯比爾出生于法國北部加來海峽省阿拉斯,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當(dāng)?shù)芈蓭?,傳說是愛爾蘭移民的后裔。他是4個孩子中的長子,是父母婚禮4個月后出生的。羅伯斯庇爾6歲時,母親因難產(chǎn)去世,父親隨后離家出走,到處游歷,1777年死于德國曼海姆,他們幾個孩子由外祖母和姑媽分別撫養(yǎng)。
1770年由阿拉斯當(dāng)?shù)厣窀附o予獎學(xué)金名額,羅伯斯比爾來到巴黎路易大王學(xué)院學(xué)習(xí)。他在學(xué)校的好友中包括日后法國大革命的風(fēng)云人物之一卡米爾·德穆蘭。羅伯斯庇爾學(xué)習(xí)勤奮,拉丁文和希臘文成績優(yōu)秀,得到“羅馬人”的外號。1775年,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瑪麗·安東尼特在登基典禮后經(jīng)過學(xué)院,羅伯斯庇爾代表全校向國王背誦教師寫好的拉丁文獻辭。1780年從法學(xué)院畢業(yè),1781年獲得法學(xué)士學(xué)位。
同年夏天,羅伯斯比爾回到故鄉(xiāng),年底被阿拉斯法庭接納,開始從事律師工作。1782年初被任命為阿拉斯主教法庭五名法官之一。他受盧梭影響很深,經(jīng)常為明顯受到不公待遇的人們辯護,勝訴率較高。1783年,在阿拉斯附近居住的德·維塞爾(de Vissery)因安裝富蘭克林發(fā)明的避雷針引起鄰居抗議,羅伯斯比爾在朋友及庇護人比薩爾(A-J. Buissart)的幫助下為其成功辯護,案件曾引起全國關(guān)注。
羅伯斯比爾在阿拉斯的生活相對平靜,不時與當(dāng)?shù)匾恍┞蓭熀蛯W(xué)者來往,并參與當(dāng)?shù)匚乃嚮顒?。曾被阿拉斯科學(xué)院接納為院士,后來還當(dāng)選為阿拉斯文學(xué)院院長。他在這一期間結(jié)識了將在法國大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約瑟夫·富歇(Joseph Fouché),以及他日后在公安委員會的同事拉扎爾·卡諾(Lazare Carnot)。
? 羅伯斯庇爾是頗具爭議的一個人物,在羅伯斯庇爾的評價中,他既是法國大革命的拯救者又是法國恐怖的統(tǒng)治者。羅伯斯庇爾解決了法國的外憂內(nèi)患,同時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采取的恐怖統(tǒng)治致使5.7萬人喪命,是他制造了法國血腥的革命?! ?/p>
羅伯斯庇爾的評價中指出他雖然犯過錯,但是他也有功勞,羅伯斯庇爾在法國大革命最危險的時候站出來,出臺一些恐怖政策,既解決了國內(nèi)的武裝叛亂,又解決了國內(nèi)物價的飛漲。這些政策是無可厚非的,雖然有些不人道,但在法國大革命中卻是行之有效的,羅伯斯庇爾在這場大革命中樹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羅伯斯庇爾實行恐怖政治本來只是想維護法國的秩序,沒想到后來完全變成殺人的工具,有人在對羅伯斯庇爾的評價中稱他極端殘忍血腥,他的雙手沾滿了鮮血,殺人如麻、人人自危,他應(yīng)該為死去的那些無辜人負責(zé),他破壞了人們的宗教信仰。
客觀來講,羅伯斯庇爾是一位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他爾審時度勢,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了出來,抓住合適的時機挽救了法國,讓法國避免了封建王朝的復(fù)辟。雖然他的手段帶有血腥,不少無辜的人在他手下死亡。但總的來說羅伯斯庇爾功大于過,他是成功的。史學(xué)家稱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評價羅伯斯庇爾應(yīng)該站在法國當(dāng)時內(nèi)憂外患的具體情況下,否則人們的評價將有失公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1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