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康熙合葬的有五個女人,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第一位便是康熙的原配孝誠仁皇后(仁孝皇后)
孝誠仁皇后是來自滿洲正黃旗的一名旗女,姓赫舍里氏,祖父是康熙初年首輔索尼,父親是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噶布喇(并非索額圖,索額圖是孝誠仁皇后的叔叔)。
其實,孝誠仁皇后入主中宮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清朝自立國以來便奉行滿蒙聯(lián)姻之策,中宮無一不是出自蒙古科爾沁部,但康熙初年全國局勢趨于穩(wěn)定,反而是朝中出現(xiàn)了鰲拜專權(quán)的局面,如是,孝莊太皇太后才打破了先例,選擇了滿洲女子入主中宮。而且,從出身來看,孝誠仁皇后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遏必隆的女兒(孝昭皇后),但當(dāng)時遏必隆依附于鰲拜,孝莊不得不選擇了索尼之孫赫舍里氏。
康熙與孝誠仁皇后雖是政治聯(lián)姻,但卻共同經(jīng)歷了擒拿鰲拜的艱苦歲月,可以說是一對患難夫妻,兩人婚后生育了兩個兒子,長子承祜夭折,次子胤礽活了下來,但孝誠仁皇后卻在生育胤礽時受到驚嚇,難產(chǎn)而死。
第二位是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是一名來自滿洲鑲黃旗的旗女,姓鈕祜祿氏,祖父乃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的弘毅公額亦都,祖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女和碩公主(穆庫什),父親則是康熙輔政大臣遏必隆,如此顯赫的家世,即便放在整個大清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然而,孝昭仁皇后卻在皇后爭奪戰(zhàn)中敗給了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至于原因,上面已經(jīng)敘述。
不過,在孝誠仁皇后難產(chǎn)而死后,孝昭仁皇后便被冊立為大清皇后,成為康熙繼后,隨即入主坤寧宮。但不知為何,康熙皇后或許真的是一個危險的差事,僅做了半年皇后,孝昭仁皇后便同樣死于難產(chǎn),此后,坤寧宮便成了祭祀和舉行典禮的場所,孝昭仁皇后成為最后一位在坤寧宮居住的皇后。
第三位是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生前所冊立的最后一位皇后,同時,她也是與康熙關(guān)系最復(fù)雜的皇后。孝懿仁皇后原是漢軍旗出身,后抬至滿洲鑲黃旗,父親是康熙的親舅舅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佟國維,因此,孝懿仁皇后既是康熙的表妹,也是康熙的妻子。
孝昭仁皇后病逝之后,孝懿仁皇后便以皇貴妃的身份統(tǒng)御六宮,并給康熙撫養(yǎng)了眾多兒女,其中就包括皇四子胤禛(雍正)。然而,就在康熙二十八年的七月份,紫禁城再次傳出皇后暴亡的消息,原來孝懿仁皇后是死于流產(chǎn),不過,康熙還是在她臨終前將其冊立為大清皇后,算是了了最后一份心愿。孝懿仁皇后去世之后,也如愿葬入景陵地宮。
第四位是孝恭仁皇后。
在康熙四位皇后中,孝恭仁皇后是唯一生前沒有做過皇后的,她是母憑子貴,才獲得了皇后的名分。
孝恭仁皇后是一名來自內(nèi)務(wù)府正黃旗的包衣女子,即是宮女出身,因相貌出眾而被康熙寵幸,竟接連生下六個兒女,其中就包括皇四子胤禛與皇十四子胤禵,憑借這六個兒女,孝恭仁皇后生前坐到了德妃的位子。并在兒子雍正繼位后,被尊封為圣母皇太后。
然而,這位大清皇后卻糾結(jié)于兩個親生兒子(胤禛、胤禵)之間不能自拔,以致于僅做了半年皇太后便駕返瑤池了,雍正也如母親所愿,將其葬入了康熙的景陵地宮,令其與自己最愛的男人永遠(yuǎn)相伴。
第五位是敬敏皇貴妃。
敬敏皇貴妃看起來,離皇后只差一步,風(fēng)光無限,但大多數(shù)榮耀都是死后追封的,生前的她卻十分悲苦。
敬敏皇貴妃是一名來自內(nèi)務(wù)府鑲黃旗的包衣女子,姓章佳氏,也是宮女出身,但同樣因相貌出眾而被康熙寵幸,在五年內(nèi)先后生了三個兒女,其中就包括皇十三子胤祥。
然而,令敬敏皇貴妃想不到的是,為皇室立下大功的自己卻仍只是一名庶妃,最終在大好年華早逝于清宮,死后康熙將其追封為敏妃,葬入了景陵妃園寢。然而,敬敏皇貴妃怎么也不會想到二十多年后,自己竟然享受到了無上的榮耀。
雍正繼位后,敬敏皇貴妃的兒子胤祥受到重用,封和碩怡親王,敬敏皇貴妃也被連晉兩次,獲得了皇貴妃的名分,并遷葬到了康熙景陵地宮,如是,敬敏皇貴妃所有生前的心愿都實現(xiàn)了,這一切還要拜她的兒子胤祥所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