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蜀漢和東吳國庫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三國時代經(jīng)過長達幾十年的激烈角逐拼殺,終于一步步來到了盡頭。公元263年,魏國權(quán)臣司馬昭出動大軍大舉討伐蜀國。蜀國的綜合國力本就與魏國相差甚遠,加之此時諸葛亮已經(jīng)故去多年,劉禪又寵信宦官黃皓,忠心不二的大將軍姜維受到排擠,蜀國內(nèi)部矛盾重重。在魏國大軍雷霆萬鈞的打擊之下,劉禪喪失了抵抗意志,打開成都城門,向魏國大將鄧艾投降。
蜀國覆滅之后,國庫也被魏國收入囊中?!度龂尽酚涊d,當時蜀國國庫中的“存貨”還頗為充盈,“米四十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僅僅黃金和就有2千斤之多??梢妱⒍U雖然昏庸,但也并非一無是處,還是給蜀國攢下了一個很豐厚的家底兒。
蜀國滅亡后不久,魏國又被司馬炎篡奪江山,被西晉取而代之。三國之中,此時只剩下一個吳國,還在仰仗長江天險與強大的晉朝抗衡。天紀三年(279年)冬天十一月,晉武帝司馬炎經(jīng)過一番精心策劃,集中重兵,派遣名將王睿、杜預、胡奮等人掛帥出征,浩浩蕩蕩突破長江防線,發(fā)起對吳國的最后一戰(zhàn)。
現(xiàn)代人印象中,劉禪貌似成了三國時代昏君的代名詞。實際上,與吳國末代皇帝孫皓比起來,劉禪的表現(xiàn)還算中規(guī)中矩無甚大過。孫皓才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不僅缺乏治國用兵之才,而且生性暴虐,嚴苛嗜殺,耽于逸樂,斑斑劣跡比劉禪有過之而無不及。
面對西晉的大舉進攻,孫皓張皇失措,部下將士心無斗志,眾叛親離,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天紀四年三月(280年5月),眼看大勢已去的孫皓,為了保住性命,放棄抵抗,向晉朝大軍投降。吳國就此滅亡,三國亂世至此結(jié)束。
但令人意外的是,吳國的國庫中卻空空如也。西晉軍隊在清點國庫時,發(fā)現(xiàn)其中只有“米谷二百八十萬斛”,至于黃金則半兩也沒有。東吳的疆域面積、人口數(shù)量、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都要大大強于蜀國,物阜民豐物產(chǎn)豐饒。無論怎么說,吳國國庫中也不應該沒有一點金銀。
吳國國庫中沒有留下金銀,說穿原因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原因之一,是吳主孫皓是個揮霍無度、揮金如土的敗家子。吳大帝孫權(quán)一生苦心經(jīng)營,還是很給子孫留下一些家底的。但怎奈吳主孫皓卻生性奢華無度,他在位期間,大興土木,興建方圓五百丈的豪華宮殿顯明宮,“大開園囿,起土山樓觀,窮極伎巧,功役之費以億萬計”,僅僅在興建宮殿園林上,就耗費了一筆又一筆巨額金銀。
其二,孫皓后宮中有五千多個妃嬪婢女,為了讓這些美人更加姿色動人,孫皓命令尚寶監(jiān)制作大量黃金首飾,賜給宮人們,讓她們?nèi)粘E宕鬟@些首飾,一旦誰的首飾有損壞,立即重新制作一套更換,“朝成夕敗,輒出更作”。首飾工匠們也趁機上下其手,“因緣偷盜”,最終導致“府藏為空”。
其三,在晉朝大軍兵臨城下時,吳國的國庫又遭受兩次損失。吳主孫皓為了鼓勵士氣,親自檢閱部隊,聲稱要重賞三軍,將士們“皆跳刀大呼云:要當為陛下一死戰(zhàn)決之?!睂O皓于是把國庫中的金銀調(diào)取出來,賞賜三軍??尚Φ氖?,吳國將士們拿著金子,“得便持走”,很多人都溜之乎也。
等到吳主孫皓眼看大勢已去,派出使者拿著降書去晉軍大營投降。吳國軍隊一看皇帝要投降,再次發(fā)生混亂,哄搶了皇宮和國庫,“左右劫奪財物,放火燒宮”,吳國國庫中的金銀至此被消耗劫奪的一干二凈,故此晉朝軍隊才會一無所獲。
參考資料:《三國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3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諸葛恪為什么會被誅殺三族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 劉禪為什么對關羽不滿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