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許香桂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許香桂(1831年—1855年),湖南郴州人,出生在書香門第世家,排行第二,上面還有一個姐姐許月桂。古代中國,“女子無才便是德”,好好待字閨中,將來嫁個好夫君,相夫教子過一生,是大多數女性之人生選擇。
許香桂、許月桂兩姐妹則不一樣,她們喜歡舞刀弄槍,常常以“花木蘭”自詡,爭做女中豪杰,名留青史。許家姐妹槍法、武藝水平如何呢?史載:“每戰(zhàn)手執(zhí)長錨,躍馬如飛,沖鋒陷陣,千軍辟易”。可知,她倆不是一般人,是沖鋒陷陣之主,巾幗英雄。
兩姐妹愛好武藝,父親許佐昌(落魄文人)很支持,并將她倆許配給“胸懷大志”的焦亮、焦宏兄弟。其中,許香桂嫁給焦亮,許月桂嫁給焦宏。
焦亮、焦宏,湖南興寧人,地主家庭出身,家道中落,逐步被邊緣化。為了改變命運,焦亮努力讀書,數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連秀才也沒能考上,受盡了鄉(xiāng)里冷眼。不過,焦亮很幸運,考試期間認識了許佐昌,還娶了他女兒,也算是贏家了。
考試不行,焦亮為出人頭地,便與哥哥焦宏來到郴州,住在岳父家(相當于入贅),拉攏郴州一帶天地會武裝,尋找機會發(fā)動起義。不久,焦亮便聚集千余人,占山為王,取名招軍堂;許香桂、許月桂、焦宏等均是領導人。
1851年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許香桂看準時機,建議焦亮前去聯絡洪秀全,將太平軍引入湖南,引爆本省天地會起義,成就大業(yè)。許香桂沒想到的是,此舉卻要了焦亮的命。
來到永安城,焦亮非常失望。作為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他對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等極力宣傳拜上帝教,動不動就“上帝下凡”、“基督下凡”,非常厭惡。此外,洪秀全不理政務,將軍國大事委任于楊秀清,焦亮看來非常不適合,直言:“委政于庸兒(楊秀清),罪甚于闖、獻,事將如何”,壓根就不給太平天國面子。
太平天國不成氣候,焦亮乘著夜色,悄悄逃離永安,結果被東王楊秀清抓了回來,關押在大牢里。1852年4月,太平軍從永安突圍而出,半路遭受烏蘭泰截殺,秦日綱后衛(wèi)軍3000余人被殺,焦亮被俘虜,成為清軍階下囚。
此時,欽差大臣賽尚阿為邀功,掩飾戰(zhàn)敗恥辱,將其押往北京,說焦亮是大人物,地位僅次于洪秀全。凌遲時,焦亮還痛罵太平天國:“寄身虎口運籌工,恨賊徒不識英雄”。
聞知丈夫焦亮被凌遲,許香桂非常痛苦,便率部發(fā)動起義,響應太平天國運動。不久,太平軍殺進湖南,許香桂不但率兵參與攻打郴州,還作為“中間人”,將大批天地會武裝力量“介紹”給太平天國,太平軍得以走出“蓑衣渡慘敗”之陰影。
當然,許香桂并不知道焦亮被楊秀清“坑死”,她一直認為丈夫就是被清朝殺害,因而支持太平天國運動。蓑衣渡慘敗后,太平軍能戰(zhàn)斗不足5000,后天地會、礦工加入,再次擁有6萬大軍,具備了北上長沙、益陽、岳州、武昌,最終攻入南京之資本。
就此而言,許香桂對太平天國運動發(fā)展之貢獻相當大,沒有天地會武裝參加太平軍,洪秀全想打入南京,絕非易事。也許是這個原因,洪秀全追封焦亮為“愍王”,算是補償吧。
1854年初,太平天國西征軍攻打岳州、湘潭,許香桂在郴州、道州、永明一帶截殺清軍運糧隊,配合西征軍行動。同年9月,許桂香攻占郴州、桂陽州、茶陵州,麾下兵馬達到一萬余人,并揚言要攻打長沙,直搗湘軍老巢,湖南巡撫駱秉章深感頭疼。
許香桂麾下兵馬眾多,連連獲勝,聲勢十分浩大。不久,廣東三合會首領何祿、胡有祿、朱洪英等率數萬義軍進入湖南,與許香桂聯合作戰(zhàn)。湖南,乃湘軍大本營,稍有閃失,則前線動搖。為此,駱秉章決定集中兵力圍剿許香桂,撲殺本省天地會起義。
1855年初,許香桂與湘軍在寧遠縣決戰(zhàn),因叛徒泄露軍情,起義軍慘遭失敗。許香桂為掩護焦宏、許月桂突圍,親自帶兵斷后,結果軍隊被打散,許香桂被團練武裝俘虜,送往郴州凌遲處死。
許香桂死后,焦宏、許月桂沒了抵抗之勇氣,于是選擇投降,保全性命。但是,為震懾起義軍,清朝不接受投降;焦宏、許月桂夫婦被押往長沙,受凌遲處死。至此,許香桂一家4口人,全部被凌遲處死。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秦良玉、梁紅玉、花木蘭、穆桂英、楊門女將、劉金定等都是家喻戶曉巾幗英雄,但其中許多人物僅是存在于文學作品當中,像秦良玉、梁紅玉這種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女將其實并不多。那么歷史上女將最多的朝代究竟是哪個呢?個人認為應該是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女兵編制
在金田起義之初,洪秀全提出的類似于“男女平等”的觀念確實吸引了不少女性加入太平軍,拜上帝會的婦女們成立了女軍。關于女軍的編制和人數,目前也是眾說紛紜,據清朝張德堅所著《賊情匯纂》中的描述:女營前、后、左、右、中各八軍,共四十軍。女營每軍帥轄卒長二十五人,兩司馬一百人,女兵二千五百人,即男營師帥之制。
至于女營究竟是戶口單位還是輔助作戰(zhàn)編制,目前也是太平天國史料研究爭論的焦點之一。個人認為女營的主要任務應該還是輔助作戰(zhàn)為主,例如誘敵、城池巡防、警戒、虛張聲勢等等,但在形式需要的情況下,女營也會橫刀立馬、揚威沙場。而且女營的戰(zhàn)斗力也不容小覷,給對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陳徽言編寫的《武昌紀事》中曾記錄:賊婦亦有偽職,與偽官相等,間嘗出戰(zhàn),紅綃抹額,著芒鞵,頗矯健。而張德堅的《賊情匯纂》中也有類似記錄:賊素有女軍……攀援巖谷,勇健過于男子,臨陣皆持械接仗,官軍或受其刃。因此,正是由于有女軍存在,才孕育出一批能征善戰(zhàn)的太平天國女將。
太平天國女將代表人物
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太平天國女將的代表人物。
NO.1 洪宣嬌
洪宣嬌在歷史上也是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主要就是其身世及結局之謎。洪宣嬌本不姓洪,因為在洪秀全起事的過程中立下大功,而且自稱夢見上帝,其為上帝的女兒,而洪秀全是上帝之子。因此,洪秀全認其為妹妹,改名洪宣嬌。洪秀全為了籠絡西王蕭朝貴,就把洪宣嬌嫁給了他。就這樣,洪宣嬌就成了西王娘。洪宣嬌從金田就參加作戰(zhàn),親率一支女兵部隊,上陣殺敵,不懼死亡,巾幗不讓須眉,從廣西一直打到南京,為太平天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太平天國失敗后,洪宣嬌的結局有幾種說法。一是洪宣嬌在天京城破時戰(zhàn)死,二是被清軍凌遲處死,還有一種說法,天京城破時洪宣嬌喬裝民婦,隨洋教士遠渡美國。
NO.2 周秀英
周秀英是江蘇青浦人,青浦天地會首領周立春之女。她自幼勤學武功,尤其善使一把大刀,刀法精湛。1853年,周秀英隨父親周立春攻克青浦、嘉定兩城。之后與固守上??h城的小刀會首領即太平天國統(tǒng)理政教招討大元帥劉麗川會師,在上海城里當了一名女將軍。
1855年,周秀英困守孤城,力戰(zhàn)清軍,無奈寡不敵眾,英勇戰(zhàn)死,年僅19歲。另一種說法是周秀英不幸被俘,清軍判其凌遲處死,在行刑時,周秀英沒有一句喊苦告饒,始終怒目而視,痛斥清廷的惡行,直到氣絕身亡。
NO.3 蘇三娘
蘇三娘,本姓馮,名玉娘,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她就是天地會的首領之一,她組建了一支隊伍有數千人,名聲馳騁于橫縣、欽州、靈山一帶。后來,她率天地會2000多人到武宣東鄉(xiāng)墟加入太平軍,參加金田起義。此后蘇三娘率領部眾跟隨洪秀全南征北戰(zhàn),憑借一身武藝及出眾的軍事才能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成為威名遠播的巾幗名將。
同樣,歷史上關于蘇三娘的結局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蘇三娘所部堅守鎮(zhèn)江至天京陷落,在鎮(zhèn)江保衛(wèi)戰(zhàn)中力戰(zhàn)身死;二是太平軍定都南京后,她領兵投入北伐戰(zhàn)爭,孤軍深入湘軍包圍,以致全軍覆沒,與羅大綱一同戰(zhàn)死沙場。
NO.4 許香桂
許香桂,湖南郴州人,生于道光三十一年(公元1831年),與姊姊許月桂同為反清女英雄,女中豪杰。姐妹二人分別嫁給了焦玉晶、焦亮兄弟,后兄弟二人加入天地會,許香桂姐妹也成為其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1855年,許香桂姐妹二人率軍與兩廣三合會起義軍會師湖南,支援太平天國。后兵敗被俘,姐妹二人均被清軍殺害。
此外,太平軍中還有孫大妹、何大妹等一眾女將,在此不再一一列舉。雖然她們的結局大多比較凄慘,但是這些太平天國女將在中國農民起義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1、冼夫人
冼夫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圣母”,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是愛國主義典范。而其在軍事上的才能,被朝廷封為中郎將。
公元548年,冼夫人北拒梁朝叛將李遷仕,使其未進一步;公元569年,廣州刺史歐陽紇反叛陳國,進軍百越,冼夫人領兵大敗歐陽紇;公元590年,番禺將領王仲宣舉兵反隋,嶺南很多首領也起兵響應,冼夫人親自出馬,鎮(zhèn)壓了叛軍。
2、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jié)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并無確載?;咎m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3、婦好
婦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據可查的女將,也是商朝軍隊最高統(tǒng)帥,領兵打敗周圍二十多個方國。因為當時條件限制,戰(zhàn)爭一般最多出動上千士兵,但是婦好領兵能力極強,最多一次發(fā)動了一萬多人的戰(zhàn)爭。
除此之外,婦好還是商朝的占卜官,商朝迷信鬼神,崇尚天命,占卜官是國家重要事務的實際決策者??梢哉f,商朝“武丁中興”的局面,有一半的功勞歸屬于婦好。
4、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后人,世襲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領夫職。
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zhàn)役,戰(zhàn)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贊頌秦良玉。
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贊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贊,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泵鞒瘻缤龊?,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
5、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后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冼夫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花木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婦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秦良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樊梨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5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