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穆公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春秋時期,秦國宮殿內(nèi)贍養(yǎng)馬匹的地方,在一天晚上丟失十多匹寶馬。這些寶馬不僅長得非常壯實,連毛色都很不錯。而且,這些馬匹都是朝廷準(zhǔn)備供應(yīng)前線作戰(zhàn)的馬匹,有些優(yōu)良的品種還是秦國花重金購得?,F(xiàn)在,突然不見了十來匹寶馬,這肯定無法供應(yīng)上前線的需求。
當(dāng)時,秦國君主秦穆公非常著急,也非常生氣,他要求:管理馬匹的小吏和巡城的將軍在城中到處搜索,一定要在七天之內(nèi)將犯人抓回來。由于君主的重視,都城內(nèi)的防御等級立即加嚴,到處都設(shè)卡攔截,他們希望能夠通過這種途徑來抓獲罪犯,完成君主交代的任務(wù)。
當(dāng)天晚上,負責(zé)城內(nèi)治安的將軍孟明視正帶隊巡邏,當(dāng)他們到達雍城附近的臥龍溝時,發(fā)現(xiàn)有幾十個人在窯洞里生火燒烤。孟明視覺得他們的行徑可疑,于是,將這個窯洞團團圍住,讓他們交代現(xiàn)場情況。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些人正是之前到宮里偷走御馬的賊人,而他們燒烤的正是朝廷的御馬。
由此,朝廷寶貴的御馬竟然成為了這些可惡之人的口中之食。
第二天一大早,孟明視回到宮中,向秦穆公稟明了案件的情況,他說:“昨晚前來偷盜馬匹的賊人已經(jīng)全部抓了回來,現(xiàn)在關(guān)押在城內(nèi),等主公確認該如何處置?!?/p>
秦穆公詢問盜賊的人數(shù),孟明視確認為六十多人。之后,秦穆公非常吃驚,竟然有這么多賊子前來偷盜,這明顯是對朝廷的不尊重。而且,他還詢問馬匹的情況。孟明視回答:“盜賊所偷的十多匹馬,很多都被這些可惡的賊人給吃掉了。”按照當(dāng)時的政令,這些人膽敢前來皇宮偷盜,肯定要判處死刑。
現(xiàn)在賊人抓獲,大家都在等待秦穆公的發(fā)落。秦穆公有些疑問,為何這六十人能在一夜之間吃掉十幾匹馬,他們的飯量有些大呀?孟明視解釋到:“這些盜賊還將馬肉分給了周邊那些有需要的百姓,讓他們也能飽餐一頓?!贝送猓厦饕曔€想去抓捕那些吃過馬肉的人,但卻被秦穆公叫住了。
秦穆公要求他陪同,前去賊人行刑的地方,看看那些人。
秦穆公來到了行刑的法場,看到被捆綁的賊人跪在地上,他們幾乎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明顯就是長期吃不飽所致。秦穆公看到這個情形,不禁有些神情嚴肅。
他揮了一揮手臂,想讓行刑停下來,但是,孟明視卻理解錯了,以為是立即執(zhí)行。秦穆公出手阻止了他們,他鎮(zhèn)定地說:“百姓之所以偷盜,完全是因為他們饑寒交迫,實在沒有辦法才做了不法之事。這是我的過錯,跟他們沒有關(guān)系?!鼻啬鹿f完,又強調(diào)了幾次,讓孟明釋放了這些饑民。
孟明視有些不解,明明是他們做錯了事,為何不可以懲罰他們呢?秦穆公沒有繼續(xù)解釋,他要求送饑民十壇美酒。因為,他考慮到饑民在大夏天吃了馬肉,體內(nèi)必然存有毒素?zé)o法排解,而酒可以消毒,服用即可解毒。之后,人群中響起了歡呼聲,人們對君王的仁慈都十分感激。
時間過得真快,秦穆公早已忘了那些饑民。
到了秦穆公十五年,秦國與晉國交戰(zhàn)。此役中,秦穆公不僅負箭受傷,連他們的軍隊都被晉軍團團圍住。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跟晉軍從早上一直打到了黃昏,終于筋疲力盡動彈不得。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這句話是正確的。受傷的秦穆公看到自己的軍隊沒有了戰(zhàn)斗力,無奈仰天長嘯。然后,他拔出了自己的寶劍,架在了脖子上,準(zhǔn)備自盡。就在這時候,秦穆公看到晉軍的后方出現(xiàn)了混亂,有一支隊伍在里面橫沖亂撞,通過自身的沖擊擾亂敵軍的陣營。
這支隊伍的人都是黑臉打扮、身穿雜色的衣物、手持大刀,他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與敵人交戰(zhàn)。他們的做法很聰明,就是把家里所有的牲口牽出來,然后,在它們的尾巴上點上火把,讓牲口沖進敵軍陣營。經(jīng)過這些牲口的沖擊,晉軍變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終于,秦軍熬到了援兵的到來,并成功擊破了敵軍的圍攻,取得了勝利。此后,這支隊伍成為了秦穆公的主力軍。
其實,他們就是之前被秦穆公赦免的百姓,現(xiàn)在他們自發(fā)出來解救受傷的秦穆公,只為報答他的恩情。秦穆公回到宮廷后,重賞了那些有功之臣。如果他們要做官,秦穆公肯定立刻給安排。但是,這些功臣卻向秦穆公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封賞,只希望君王能夠扶持桑農(nóng),愛護百姓。”秦穆公欣然接受了。
秦穆公通過這件事情,知道了百姓才是國家之本,他需要善待百姓,才能立足于天下。經(jīng)過多年努力,秦國終于變成了一個富裕的國家。后人有詩句稱贊這種行為:“駿馬遇盜,秦公不嗔。脫險強晉,舍命救君。”縱觀秦穆公一生,在位期間廣納賢士,大膽任用非本國的人才,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最終,在他的感召下,號稱“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馬專家伯樂及九方皋紛紛投其門下。由于他在用人方面,始終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的相馬之法,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秦穆公不僅是秦國發(fā)展史上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還是建都雍城的十九位秦君中最為賢明的一位。
參考資料:
【《史記·卷五·秦本紀(jì)第五》、《左傳·文公三年》、《東周列國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5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