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銀子成色不確定,而且民間以碎銀子為主,甚至還有發(fā)霉的,還有藏在褲襠里的。但是再怎么樣,說銀子就是銀子,絕對不會摻銅在里面。
所以辨別銀子真?zhèn)?,真的是可以用牙咬咬看成色的。不過拿牙咬銀子來判斷真?zhèn)蔚那闆r并不高,而通常拿剪刀剪銀子,不但可以觀成色,還可以分份量。而金子由于質(zhì)地更軟,所以拿到手擦一擦,然后再咬一咬,然后再開心地藏起來,這種情況倒是多的。
那種影視劇里,動不動吃飯就丟下20兩銀錠的做法,炒米不敢說,它沒有發(fā)生過,但基本在歷史上不常見,所以更別提店小二拿到銀錠,還咬一咬的。
歷史上很長時期,銀子并不是直接貨幣。而流行最多的是銅錢,甚至在宋朝所謂經(jīng)濟最繁榮的階段,由于缺銅礦,所以出現(xiàn)過大量的鐵錢。
但是民間真的開始流行以銀子為硬通貨的時候, 用銀子也沒有電視劇里面那樣奢侈。
銀錠通常是官銀為主。大元寶重的有50兩一錠的,也有重20兩的,這上面必須有鑄造地點、重量和銀匠姓名等文字。而這樣的銀錠往往是不可以直接流通的。
商用的小錠,除了刻上份量外,還要刻上某某商號名稱,以作信用憑證。所以真的是銀錠,其實絕對不需要用牙去咬??淘阢y錠上的字其實才是銀錠真正的真?zhèn)螒{證。
至于用碎銀子的,除了銀子外,還帶著剪刀和戥子(一種非常秀珍的桿秤)。所謂錙銖必較,那才是真實的生活。
而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中,正是因為古人在現(xiàn)實生活無法豪爽,所以才要在劇情中豪爽。
一種原因是因為內(nèi)心激動喜悅太高興,二來說是因為銀子質(zhì)地軟,這樣能判別真假。
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會認為古代人們?nèi)粘J强渴褂勉y子來進行買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個朝代不盡相同,特別是秦漢以前。主要有貝幣、刀幣、銅幣、秦半兩錢、漢三株、五銖錢。魏晉到五代基本以銅錢和黃金為主要貨幣,宋開始流通的主要是白銀、銅幣,四川等地還出現(xiàn)了封建社會最早的紙幣——交子;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銀票、當(dāng)票等。從這些貨幣形式來看,白銀在社會上并不是大范圍流通。普通老百姓并不能像影視劇里那樣,能經(jīng)常接觸到銀子。所以偶爾有機會能夠得到銀子,那種心情肯定是無法控制的,激動高興都有,所以下意識的會做出咬銀子的舉動。
當(dāng)然,這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要辨別銀子質(zhì)量的好壞。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古代開采黃金、白銀的技術(shù)有限。官方流通的白銀里面有參雜一些其他金屬,也就是說白銀也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含銀量??偹苤?,銀子畢竟柔軟,牙齒就能咬出牙印兒,但是如果含銀量越低,銀子就越硬。人們也是用這種方法看看這個銀子的純度到底怎么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紙幣逐漸代替金屬貨幣。畢竟紙幣便于攜帶,而且黃金、白銀畢竟有限,不能支撐人們?nèi)粘I畹奈镔|(zhì)買賣。不過,黃金、白銀對于我們生活的歷史價值是不能磨滅的。
一、看顏色: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fā)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xiàn)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二、掂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zhì)輕、銀質(zhì)重、銅質(zhì)不輕又不重。 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三、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 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zhì)飾品;如為鉛、錫質(zhì)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 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四、聽聲韻:純銀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且聲音越尖越高而帶韻;若為銅質(zhì),其聲更高且尖,
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zhì)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5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