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古代會出現那么多文武全才的人物
說到能文能武,我國古代確實是有很多這樣的人才,比如說南宋時期的詞人辛棄疾,還有精忠報國的岳飛等,那么為什么古代會有這么多能文能武的人物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里的武的概念,并不是說我們現在所說的自己會一點武功在古代就可以稱為能武,而是需要對國家有貢獻,比如說是可以領兵打仗,這樣才叫做能武。那么再來說為什么能文能武的人那么多,因為古代能夠有很好的文學素養(yǎng)教育的人家中,自然是有些經濟優(yōu)勢的,所以也會多少培養(yǎng)一些孩子關于武這方面的能力。
還有一點,古代的領兵打仗,也很講究兵法之間的運用和對決,所以,能夠領兵打仗的大將軍,一定是要有文學素養(yǎng)在背后作支撐的,如果沒有文學的支持,不懂怎樣用兵和用兵法,那肯定是打不了勝仗的。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為什么古代會出現那么多文武全才的人物
(像不像丐幫幫主)
他不但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還建立了,武功高強的江湖團體,“墨家”,其頭領被稱為“巨子”。簡直就是武林盟主的樣子!這個團體,有嚴密的組織紀律,人員必須,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這個又極其的像,金庸武俠小說里面經常提起的“丐幫”。
墨子提出“非攻”的理念,而其主要做法,就是帶領弟子,為弱小的國家守城墻。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說是魯班要幫助楚國攻打宋國,墨子就不愿意了,去講理,最后的時候,魯班想要殺死墨子,墨子說了這樣一段話
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看到了嗎?墨子做的是什么事情,看過《戰(zhàn)狼》的你們都知道,里面提到的雇傭軍,再回來瞧瞧墨子,跟他們唯一的區(qū)別就在于,墨子不收錢!并且打仗不怕死,書上說他們“赴湯蹈火,死不旋踵”,什么意思,就是墨子大手一揮,說“奪碉堡,殺四郎”這些人,才不管你是什么炮樓,直接給你打平,就算戰(zhàn)死都不會后退一步!
但是因為,墨家這種,江湖習氣,這種嚴密的紀律,加上為民請命的特點,他們是皇權最為可怕的敵人,所以在秦漢時期,被定為“異端”,然后遭到剿滅!
所以墨家,漸漸的就不為人知。只是在小說中流傳,比如什么《墨子劍法》還有我們開始提到的“丐幫”。
另外墨子,文化水平相當高,很多人舉例子,都是會寫詩,寫詩算是文學。可是墨子會干啥?你看
第一、武器裝備制造,相傳他還造出了飛機,一種可以飛行的木鳥。
第二、數學,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比較普遍地應用了十進制記數法,墨子則是對位值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他明確指出,在不同位數上的數碼,其數值不同。
第三、物理學、大家都知道小孔成像的事情,他明確指出,光是直線傳播的,物體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
第四、哲學,這就更不用說了,墨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當時顯學,有非儒即墨的說法!
第五、邏輯學、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并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
第六、文學,做《墨子》,被歸入《漢書藝文志》之中,算的上是文學了吧!
文武全才,有比得上這位的?
另一位人物孔子,身高一米九,《呂氏春秋》說他能扛起西城的大門,只不過不太愿意表演!
另外說一下,先秦時期,君子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禮、樂是政治和藝術
射、御是軍事和武藝
書、數是文學和數學
所以那時候“百家爭鳴”的百家,大概都是能夠打架的吧!因為畢竟那時候,大家都是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的呢!
目前高考已經結束,莘莘學子都在等待他們的成績下達,接著填報志愿。古代類似高考,那就是科舉制度。古時的科舉它是如何形成的?分不分文科理科?歷史中有沒有能拿到文狀元和武狀元于一體的人才,就聽我為大家揭秘。 科舉制度其實在魏晉南北朝,就已經有了雛形,當時采用的是曹魏所流傳下的九品中正制。簡單來說就是門閥士族,把持太多的朝政關系,寒門學子想要努力攀升,卻沒有合適的途徑。但是由于五胡亂華以及兩晉16國,這300余年的混亂歲月,所以科舉制度的誕生,再次被推遲。 到了隋文帝時期,開始有了科舉制度的雛形,直到隋煬帝最終完善。唐朝則是科舉制度集大成者,武則天之前科舉只有文狀元。所謂的文狀元,就是比拼文章的才華以及四書五經,這些古代流傳下來的史書,延伸出相符合的題目讓學子進行解答。但是到了武則天時期,這位女皇另辟蹊徑,她開創(chuàng)了武舉人制度,也就是所稱的武狀元。從武則天之后,文狀元、武狀元就延續(xù)下來。 文狀元考試方法其實比較復雜,我簡單介紹下。要先得中秀才身份,接著考取舉人每三年一次。有了舉人的功名,可以去都城進行殿試,按照成績劃分為三甲。武狀元沒那么復雜,可還是有點門檻的,需要當地的官府,推薦合格的人選,這樣才能有機會報考武狀元。有點類似現在,咱們當地的武裝部出具合格的文書,比如小李今年18歲,想考武狀元,那么他就需要申請這個名額,才能進行武狀元的選拔考核。 截止到滿清溥儀,總共有654名的文狀元,而武狀元只有186名。所以從文武的比例來看,武壯元也是要少了不少。而文狀元和武狀元,可以單純的分支為理科,文科,可能我這樣的舉例并不恰當。至于歷史上有沒有文武全才,我翻閱不少的資料,發(fā)現還真有位叫做鄭冠的人才。 他在公元823年,也就是唐穆宗三年,考取了文狀元,接著在4年之后,又考取了武狀元,所以鄭冠是中國古代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全才。不過很可惜鄭冠的資料,在諸多史書中都沒有詳細的記載,或許他在當上狀元之后泯然眾人。 科舉制度的誕生,其實就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想要打破壟斷。從貧苦的百姓當中挑選合格的人才,因為這些人無根無源,通過皇恩浩蕩的科舉考試選拔上來,會激發(fā)起他們對封建王朝的歸順心和忠誠度??婆e制度的誕生。直白點理解就是,統治者想要維護更安穩(wěn)的社會環(huán)境。大部分家庭還是選擇文科,也就是考取文狀元,這樣也能升官發(fā)財,武狀元的局限性就比較大,文武狀元也可以簡單的看成是文科理科。 參考文獻:晉書、唐史、明史
紂王
別吃驚,就是那個大暴君紂王。我們且先不提人品,此人勇力過人,文采也不錯,而且早期開疆擴土,也算是有歷史貢獻的。只可惜一身的本領沒往好處使,暴君還是暴君……
吳起
又是名聲不好的一個,主要是因為殺妻求將的故事。其實論能力,此人還是不錯的。軍事方面自不必說,擔任相國的時候搞內政也有一套。
張飛
……怎么全是叫人吃驚的。其實張飛只是脾氣暴躁,但絕對不是沒文化的粗人。誰規(guī)定知識分子就不能脾氣暴躁?張飛的書畫還是不錯的。相比之下,關羽雖然稱作智勇雙全,但沒見著他在文學藝術或者在內政方面有什么成就。
曹操
人品同樣糟糕,但軍事能力還是有一套的,還專門把他的軍事理論整理成書(不過據傳是孫子兵法的盜版),治國能力雖不見什么過人之處,但他的文學成就還是不錯的。
諸葛亮
好多人認為諸葛亮是被神化的,軍事能力不行,其實不然。不信可以看三國志中陳壽對其的評價。
周瑜
軍事方面自不必說;此人精通音律,有道是“曲有誤,周郎顧”。
謝安
東晉名相,指揮淝水之戰(zhàn),以少勝多。
賀若弼
北周—隋朝人,當時有人評價文武全才,滅陳國有他一份功勞,其余不詳。
李白
著名詩人,還是個俠客,善使劍。民間有李白射虎救人的故事。
顏真卿
唐朝著名書法家,也是個賢相,安史之亂時曾消滅過2萬叛軍。
岳飛
武藝不錯,軍事能力出色,文采嘛,除了一首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滿江紅”,還有另一個詞,可惜在下忘了……
陸游
南宋著名詩人,曾有過槍挑猛虎的記錄。
辛棄疾
南宋著名詞人,曾經飛騎追叛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國的三對絕色姐妹花
下一篇: 中國歷史上最摳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