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是如何成為春秋五霸的
當時的楚國君主便是楚莊王,至于后來的楚國怎樣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其實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方面,便是因為楚莊王這個人。
當時的楚莊王剛即位的時候,根基并不穩(wěn),雖然之前他的父親一步步將楚國變得強大了起來,但是還未來得及進一步擴充實力,便是病逝了。于是楚莊王突然即位,當時的其他大國都覺得這是個滅掉楚國的好時機,因此楚莊王急中生智,為了讓各國以及楚國內的王公貴族放松警惕,便是裝起了荒淫無度的生活。
一直到后來他們放松警惕,于是楚莊王便先出其不意的處理掉楚國內部王公貴族的反動勢力,之后又是憑借著自己過人的才智,與當時跟晉國敵對的秦國處理好外交關系,最終也是一步一步打敗了晉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春秋中后期的楚國是如何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前591年),又稱荊莊王,羋姓熊氏,名侶,謚號莊。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莊王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楚莊王在位23年,后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問鼎中原”、“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楚莊王稱霸與齊桓公、晉文公等人雖有不同,但也大同小異,無非就是重用人才、修政明理、富國強兵那一套。他與其他霸主的不同也很明顯。我們通過兩個成語來了解一下。
一、問鼎中原
楚莊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侶借伐陸渾之戎的時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的都城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
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鼻f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br>
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jīng)過,最后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 鼻f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此即“問鼎中原”的由來。
二、一鳴驚人
楚莊王有一位野心十足的爺爺,那便是一直想要稱霸中原的楚成王,可惜老爺子不僅沒能遂愿,反而還在城濮之戰(zhàn)中慘敗于晉文公。吃了敗仗之后,楚成王看誰都不順眼,特別是自己原來所立的太子商臣,怎么看都覺得將來會是個暴君。于是想改立太子。
但這消息被太子商臣知道了,商臣于公元前262年發(fā)動政變,逼楚成王上吊自殺,自己繼位成為楚穆王。但商臣的所作所為,被他的兒子熊侶一一看在了眼里,也深深地影響了熊侶,讓他變得沉默寡言。
十二年后,楚穆王去世,這位時刻鎖著眉頭的憂郁青年楚莊王繼承了父親的王位。但是大臣們發(fā)現(xiàn),新君不僅憂郁,還很另類。繼位伊始,沒有絲毫指點江山、一展宏圖的急迫心情,反而不問國政,整日享樂,我行我素地堅持著自己的憂郁頹廢路線,不是帶著大隊人馬四處觀光、游獵,就是在宮中縱情歌舞。對于大臣們的匯報和進諫,他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扔下一堆爛攤子由臣子們自己處理。
如此一來,楚國上下都拿楚莊王當昏君看待,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多次勸諫,都被他罵得狗血噴頭。一來二去,不勝其煩的楚莊王干脆發(fā)出一道荒唐至極的指令:對于膽敢再來進諫的人,殺無赦!
楚莊王即位的三年,對楚國來說是十分黑暗的三十六個月。這段時日里,楚國朝堂上下亂作一團,甚至楚莊王也曾被劫持為人質,幸虧叛徒被殺才得以回宮。
即便經(jīng)歷了這樣的生死劫,楚莊王看上去好像還是沒有絲毫醒悟。最終,真正的忠臣開始拋開楚莊王的禁令,試圖以自己奮不顧身的姿態(tài)喚醒沉睡在君主身體中的激情,而伍參就是這些忠臣的代表。
楚莊王透過那雙惺忪的醉眼看到伍參出現(xiàn)在殿中,便毫不客氣地說道:“你今天是不是不想活了,難道不知道寡人頒布的禁令嗎?”
早已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伍參冷冷一笑,循循善誘地說:“臣就是吃了一百個豹子膽,也萬萬不敢前來進諫啊!臣只是偶然得到一個謎語,然而老身愚鈍,百思不得其解,非??鄲?。臣想大王天生聰慧,便斗膽前來請教,就當給您助興了!”
楚莊王聽完伍參的這番解釋,臉上的怒色當即削減了三分,哈哈大笑道:“那你倒是說來聽聽?!庇谑?,伍參緩緩講述起一個流傳千古,堪為后世影射經(jīng)典的寓言:“在那蒼茫巍峨的高山上,有一只身披五彩祥云的怪鳥,它美麗而又驕傲,一停就是三年。我等凡俗之人委實猜不透,這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鳥。”
這樣的故事可謂苦心孤詣,語重心長。它對楚莊王的觸動,就像是在死水中投進了一顆石子。楚莊王揮手,停了樂師的演奏和宮女的舞蹈,他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才緩緩地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此非凡鳥,凡人莫知。”
伍參欣喜若狂,趁熱打鐵道:“大王果然有見識,微臣深感欣慰。但是,這只鳥若是一直不飛不鳴,只怕獵人會暗中放箭??!”他話剛說完,楚莊王便揮揮手讓他退下了。一顆石子帶來的漣漪也不過如此。其后的幾個月,楚莊王不僅沒有像伍參所盼望的那樣有所領悟,反而愈發(fā)不成體統(tǒng)。那么,楚莊王究竟是一只行事怪異卻能大展宏圖的神鳥,還是昏庸無能,難以改變的雞鴨之輩呢?朝中另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蘇從也十分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一天深夜,蘇從夜闖大殿,苦口婆心地對楚莊王說:“大王自從繼位以來,轉眼三年有余,一直不問朝政,長此以往,恐會如 桀 、紂一樣招致亡國殺身之禍??!”楚莊王一聽,當場勃然大怒,抽出隨身佩戴的長劍,直指蘇從的心窩說:“難道你把寡人的命令當耳邊風嗎?膽敢辱罵寡人,你真是自尋死路!”
沒想到蘇從一臉視死如歸的表情,淡定地說:“今天臣如果因為勸諫而死,定能留得一個忠臣的美名;若是大王因為勸諫而戮殺大臣,卻只能落得個暴君的惡名。如果臣下的死能夠讓大王一鳴驚人,能夠讓楚國長治久安,那么臣甘愿赴死!”
戲劇性的一幕終于發(fā)生了!楚莊王凝視蘇從片刻之后,竟然扔下長劍,激動地抱住他說:“太好了,寡人終于為這個國家找到了脊梁!”說完這話,他便遣散了剛才還載歌載舞的宮女,拉著蘇從的手開始商議起國家大事來。
隨著談話的深入,蘇從驚訝地發(fā)現(xiàn),楚國這位荒廢朝政三年的君主雖然表面上不理朝政,但卻對國內外的情勢了如指掌,應對的策略也顯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于是,在萬籟俱寂的大殿上,君臣二人都激動萬分。蘇從終于明白了楚莊王的用心,他也知道,楚國大殿夜夜笙歌的日子終于遠去,而屬于楚莊王的輝煌時代即將開 啟 。這一切,對我們這些看客來說無異于是一個奇絕險峻的逆轉劇。
楚莊王佯作頹廢,裝瘋賣傻三年之久,真正的良苦用心其實有兩點:
一是韜光養(yǎng)晦 。楚莊王繼位時年輕稚嫩,對朝中的狀況尚不熟稔,又加上當時若敖氏專權,他萬不能輕舉妄動,一不小心,就可能在 步步驚心 的權力斗爭中喪生。于是他只好自污名節(jié)以掩人耳目,以便靜心觀察宮中的局勢和生態(tài)。
二是尋找忠臣 。楚莊王想用這種看似極端的方式,去等待一個冒死進諫的忠臣。事實證明,他這三年的“糊涂”歲月并沒有被辜負。楚莊王不僅充分考察了近臣的忠奸賢愚,還不動聲色地習得了一個君王應該具備的基本才干,真正豐滿了自己的羽翼。
大鳥一展翅,便以雷厲風行之姿讓眾人嘆為觀止。其后,楚莊王不僅迅速提拔蘇從、伍參等一大批德才兼?zhèn)涞闹抑局康匠鞣N重要的位置,還殺掉很多對楚國霸業(yè)有礙的奸臣,又采取有效措施削弱了若敖氏的勢力。從那以后,這位楚國曾經(jīng)的“昏君”便積極納諫、攘外安內,帶領國家走上了發(fā)展和富強的道路,最終使楚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韜光養(yǎng)晦、扮豬吃虎的裝傻之計,其歷時之久、隱蔽性之強,讓歷代史學研究者嘆為觀止,而這位君主的沉穩(wěn)耐心和個人素養(yǎng)也著實可為后世帝王典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按三國演義來還原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