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集》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中國自古便是文明之都、禮儀之邦,承載著千年的文化,璀璨至極。而文字作為我們文化中的一個符號,引申出一門以文字為主題書法形式,名為“書法”。
歷朝歷代對書法都史十分重視,到了魏晉時期,書法迎來了第一個高峰。
提到魏晉時期的書法,大家都會想起“書圣”王羲之,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翩若驚鴻,矯若游龍,為萬千后世奉為書法經(jīng)典,一路追隨,遺憾的是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始終是個謎,相傳他被唐太宗帶入了墳墓。
而現(xiàn)在博物館保存的是宋高宗趙構的《蘭亭序》,趙構臨《蘭亭序》能夠納入博物館顯然表明其書法是深得魏晉神韻。
趙構,南宋的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子,趙構遺傳了趙佶的藝術細胞,擁有極好的文學藝術天賦,再加上國家頂尖的書法家、繪畫大師的培養(yǎng),趙構早早就展現(xiàn)出自己驚人的藝術天賦,在所有的皇帝中,他的書法排名第一。
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p>
后世臨摹王羲之《蘭亭序》者眾多,但唯有趙構所臨摹的《蘭亭序》呼聲最高。其實趙構臨摹《蘭亭序》時,不僅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更重要的是其作品中帶著一股魏晉的神韻。
臨摹書法作品,臨摹出其形容易,但是將其風韻展現(xiàn)出來卻是難事。趙構能夠在《蘭亭序》中展現(xiàn)出其風韻,與其本身的性格與宋朝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
當時的宋朝,被金朝欺負了幾十年,之后還引發(fā)了靖康之難,使得整個國家處在一種壓抑、憤懣的狀態(tài)下,趙構雖然藝術天分極高,但是在治理國家上能力卻很一般,所以趙構滿肚子的憋屈,只好依靠文學來發(fā)泄,希望通過道學、神學來分走自己的注意力,這與魏晉時期的風俗習慣很是相像。
縱觀趙構筆下的《蘭亭序》,整體飄逸嫵媚,風流多姿,在筆法上繼承了了晉人道統(tǒng),大大豐富了字勢的變化,使得遒勁灑脫的線條中,沒有呆滯、臃腫的氣息。
雖然趙構臨摹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筆法卻又不同于王羲之,而是表現(xiàn)出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彰顯出自身深厚的書法功底。
或許是受到電視劇的影響,每當提起乾隆皇帝,令人不禁想到和珅、紀曉嵐、劉墉三大中堂,這三人給大家的印象是和珅狡猾貪婪、紀曉嵐鐵齒銅牙、劉墉剛直不阿。今天,小編不論人品,只談書法,誰的書法更勝一籌呢?
和珅(1750年——1799年),紐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間政治家、商人、詩人,中國歷史上的權臣之一,清朝歷史上的豪商,因貪污過巨,被視為巨貪。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據(jù)《和珅列傳》記載,和珅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乾隆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特別提到和珅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馬戛爾尼訪華,亦是他用英語對答如流。乾隆一生喜愛做詩、書法,和珅為了迎合乾隆,刻意摹仿乾隆的書法,他寫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筆,乾隆后期有些詩匾題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筆,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
和珅書法,故宮有收藏,其書法融歐、顏、柳于一體,頗具書卷氣,可知并非一日之功。
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嵐,又字春帆,晚號石云,又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謚號文達。紀曉嵐成為歷史上的名人,主要在于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總纂了《四庫全書》和著作了《閱微草堂筆記》。
紀曉嵐在文化上,很重視文學作品的藝術效果,風格主張質(zhì)樸簡淡,自然妙遠;內(nèi)容上主張不夾雜私怨,不乖于風教。除開其階級局限外,其在文風、文德上的主張,今天仍不失其借鑒價值。紀曉嵐以才名世,號稱“河間才子”。
紀曉嵐書法作品,受當時書法風格影響,有著圓融,雍容華貴的特點,書法大小相兼,蒼勁多姿,也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劉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謚號文清。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官至內(nèi)閣大學士,為官清廉。劉墉基本秉承了父親劉統(tǒng)勛的正直干練與雷厲風行,對科場積弊、官場惡習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頓,百姓嘆服劉墉的品行,將其比為宋朝的包拯。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余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朝徐珂稱贊劉墉:“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br>
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他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他尤善小楷,后人稱贊其小楷不僅有鐘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風致。劉墉還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jīng)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
秦漢
李斯 張芝 篆書漢隸皇象 蔡邕 石門頌 乙瑛碑 曹全碑 張遷碑 鮮于璜碑 秦詔量銘文 萊子侯刻石 天發(fā)神讖碑 陽陵虎符 曹喜 劉德升 蔡文姬
魏晉南北朝
衛(wèi)鑠 王羲之 王獻之 鐘繇 索靖 王珣 陸機 泰山經(jīng)石峪 張猛龍碑 張黑女墓志 敦煌書法 元懷墓志 元暉墓志
隋唐五代
智永 馮承素 張旭 顏真卿 歐陽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孫過庭 李陽冰 賀知章 懷素 李邕 徐浩 柳公權 楊凝式 董美人墓志
宋遼金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趙佶 蔡京 朱熹 歐陽修 李建中 林逋 薛紹彭 張即之 吳琚 白玉蟾等
元代
趙孟頫 鮮于樞 康里巎巎 歐陽玄 危素 虞集 趙期頤 倪瓚 饒介 張雨 楊維楨 鄧文原等
明代
董其昌 祝允明 文徵明 唐寅 陳淳 王寵 王鐸 倪元璐 黃道周 徐渭 張瑞圖 宋克 陳洪綬 沈粲 陳獻章 姚綬 陳繼儒 張弼 邢侗文彭 蔡羽 米萬鐘 沈度 憨山 解縉 釋擔當 莫是龍 孫慎行 劉重慶等
清代
傅山、金農(nóng)、鄧石如、蒲華、黃慎、鄭簠、石濤、趙之謙、吳熙載、姚鼐、何紹基、宋曹、查士標、楊守敬 萬經(jīng) 巴慰祖翁同龢 沈曾植 吳大徵 汪士慎 李鱓、梁巘、莫友芝、劉墉、黃易、錢灃、徐三庚 翁方綱、伊秉綬、俞樾、張裕釗、鄭燮、周亮工、高鳳翰、包世臣、桂馥、翟云升、林鳳官、張照、鐵保、王文治、陳鴻壽、龔賢、丁敬 曾國藩、梁啟超、康有為、王維賢等
近、現(xiàn)代
吳昌碩、黃賓虹、張大千、李叔同、于右任、林散之、趙樸初、朱復戡、沈尹默、高二適、沙孟海、王個簃、王蘧常等
當代
(按照出生年齡排序)胡小石、蕭嫻、范曾、啟功、王遐舉、祝嘉、吳丈蜀、沈鵬、胡公石、費新我、鄧散木、劉炳森、張海、歐陽中石、劉月忠、盧中南、王冬齡、石開、王鏞、言恭達、陳景舒、沃興華、卞雪松、黃惇、周慧珺、呂薩、徐利明、邱振中、尉天池、聶成文、劉正成、劉佑局、何應輝、張旭光、韓天衡、周志高、周俊杰、李剛田、華人德、劉云泉、陳振濂、裴劍威、孫伯翔、吳頤人、林岫、馬永安、魏劍峰、朱紹儉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9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朱友謙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是什么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