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帝朱允炆。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后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建文帝生性“仁明孝友”,受儒家思想影響嚴重,與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性格截然相反。朱允炆登基后,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其中就有削藩。經過四年的削藩拉鋸戰(zhàn),燕王朱棣發(fā)起“靖難之役”。后,朱棣謀權奪位。然而,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民間對此說法不一。
《太宗實錄》中說朱允炆在燕王進入金川門后,雖然想出來迎接燕王,但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隨后不得已下令焚宮。所以,有部分學者認為朱允炆為自殺,但是,《太宗實錄》曾被朱棣前后修改三次,因此,這份記載的真實性被很多人懷疑。
而另一種被大多數人所相信的說法便是:建文帝知道金川門失守,燕軍破城后,想一死了之,但是少監(jiān)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建文帝看到里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睋耍ㄎ牡廴颂炅祟^,換上了憎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后來隨一位僧人而去,入觀為僧。隨著史學家的不斷研究,認為建文帝出亡而非自殺的人越來越多。
而《明史》中說到,朱棣得不到確切消息,故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一直到永樂二十一年的一個晚上,胡濙匆忙趕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駐軍宣府。成祖朱棣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史學家認為胡濙是打聽到了建文的確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問建文帝蹤跡。
眾多的史料雖未有統(tǒng)一而直接的表明建文帝的去向,但從各種記載中不難看出,建文帝當時可能真的是逃出宮中,后埋名于市井,未曾復國,而不是自焚與宮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9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薛舉是什么人唯一完勝李世民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