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李孚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三國群雄中,論起權謀之道和用兵之才,曹操當之無愧穩(wěn)居一流水準。他在東漢末年亂世中起兵,逐漸由弱到強,擊敗袁紹、呂布、陶謙、劉表、張魯、馬超等眾多強敵,一統(tǒng)中原,獨霸長江以北地區(qū),成為三國時期實力最為雄厚的武力集團。如果沒有司馬懿家族的篡逆之舉,按照曹魏發(fā)展勢頭,魏國也必將成為又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
曹操為人機變百出,狡黠多智,以至于被稱為“一代奸雄”。諸葛亮人稱“千古人龍”,也對曹操的才干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嘆弗如,在《后出師表》中稱贊“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認為曹操的才能可以和孫子吳起相提并論。
不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曹操雖然才干卓越,但也并非天下無敵。俗話說“一物降一物”,曹操在征戰(zhàn)生涯中,也曾中過別人的計。在鄴城之戰(zhàn)中,一個名叫李孚的謀士,一天之內兩次讓曹操中計,堪稱三國最機智謀士。
曹操擊敗袁紹后,袁紹勢力并未被徹底消滅,他留下的袁家軍,被他的三個兒子袁尚、袁熙、袁譚所瓜分。三人雖是兄弟卻彼此不和,各自稱霸一方,繼續(xù)與曹操對抗。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帶領大軍渡過黃河進入河北,試圖殲滅三袁勢力。大敵當前,袁氏三兄弟依舊打得不可開交,袁尚帶領人馬離開老巢鄴城,前去攻打袁譚。曹操當機立斷,立即出兵直撲鄴城想一舉端掉袁尚的大后方。
鄴城守將名叫審配,審配原先是袁紹手下的主要謀士之一,袁紹死后,他效力于袁尚麾下。審配為人剛烈耿直,對袁氏集團忠心耿耿,此前與曹操多次交手,雙方此次是冤家路窄,又遇到了一起。審配一方面派人向袁尚求救搬兵,一方面整頓吏治,修繕城池,嚴陣以待,決心與鄴城共存亡。
鄴城當時是北方重鎮(zhèn),城高池深防御堅固,審配又精于用兵,曹操指揮軍隊強攻幾次,傷亡慘重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曹操當即改變策略,改強攻硬打為長圍久困,因為鄴城中畢竟兵力、糧草都極為有限,只要切斷內外聯系,鄴城守軍糧盡援絕,必將難以支撐。
曹操指揮士兵在鄴城周圍開挖四十里長的壕溝,灌入河水,曹軍圍繞鄴城扎下營寨,日夜巡邏,把鄴城包圍的如同鐵桶一般,真?zhèn)€是鳥飛不過水潑不進。眼看鄴城形勢危急,袁尚聞訊后,急忙帶領數萬人馬回援鄴城。
袁尚想讓審配與他同時出兵,里外夾攻,但卻無人能夠沖破包圍圈進入城中。他手下謀士李孚卻自告奮勇,愿意當使者進城送信。在眾人半信半疑的眼光中,李孚只帶著三個隨從出發(fā)了。
李孚足智多謀,他穿著曹軍的官服,騎著一匹高頭大馬,隨身攜帶著繩索大棒,裝成曹魏的督察官,趾高氣揚來到曹魏大營外,一邊“巡視”一邊比比劃劃,大聲呵斥曹軍士兵。
李孚的氣勢果然鎮(zhèn)住了曹軍,根本沒人會想到這個“督查大員”會是敵方奸細,一個個俯首帖耳不敢造次。李孚來到城下曹軍最后一道防線前,故意暴跳如雷,把負責守衛(wèi)的曹軍士兵捆起來一頓杖責,嚇得曹軍將士無一人敢吭聲。
李孚信馬由韁來到城下,大聲呼喊與城上人取得聯系,在曹軍將士眾目睽睽之下進入城中。曹軍這才知道上了當,急忙報告曹操。曹操還不當一回事,說:“讓他進去容易出來難”。
李孚與城中守軍約定好進攻日期后,準備出城。因為城中缺糧,他讓守軍把城中婦孺老弱一千多人放出城來,自尋生路。曹操聞訊后,一看都是些老弱病殘的老百姓,就讓守軍放開一條路,讓這些百姓出了包圍圈。他做夢也料不到,李孚也換上百姓衣服混雜在其中,成功地混過包圍圈,順利出城。
雖然鄴城之戰(zhàn)以袁尚失敗告終,但李孚所表現出的大智大勇,足以堪稱三國最機智謀士。袁尚覆滅后,曹操特意把李孚招來麾下,任命為司隸校尉,李孚活到70多歲平安善終。了解更多李孚的史實,請閱讀經典史書《白話三國志》。
其實看大家的答案還是蠻統(tǒng)一的,那就是大家都認定曹操身邊的第一謀士是荀彧,我本人也同意這種看法。人們在評價漢初三杰的時候,往往認為蕭何可排第一位。論統(tǒng)帥,蕭何不如韓信;論智謀,蕭何不如張良。但是蕭何過人之處便在于其可以憑借自身強大的能力來保障漢軍的糧草、兵員供應,正所謂“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待陛下,此萬世功也?!倍鲝淖饔脛t類似于此,當然,荀彧也摻雜了一些張良的機智。我們下面來細細分析。
一、保全兗州之計:避免曹操成為喪家之犬曹操在起兵初期遭受到的最大的挫折就是呂布進攻兗州、張邈陳宮謀反迎接呂布。在這一場大亂之中,曹操幾乎喪失掉了自己的全部地盤,差點淪為喪家之犬。而曹操之所以還保留了甄誠、東阿、范三城作為自己的落腳之地,全是依靠荀彧、夏侯惇與程昱三人。
荀彧先是誅殺了軍中不安定因素數十人,之后又親自出面與率兵數萬的豫州刺史郭貢相交涉,最后讓郭貢撤兵,之后又與程昱合謀,保全三城??梢哉f如果沒有荀彧的機智的話,可能曹操最后一塊落腳之地都沒了。
之后在收復兗州的計謀之上,荀彧勸說曹操不要急著攻打呂布。認為:
“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zhàn)而自困耳。” 正是在荀彧的勸說之下,曹操緩緩圖之,最后才得以擊敗呂布收復整個兗州,在這其中荀彧功不可沒。
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計曹操迎接天子一事,實際上其中荀彧出力不少。當然,荀彧的內心不一定是希望曹操去挾持天子怎么怎么樣,但是荀彧確實是主張迎接天子以為曹操樹立起一個名正言順的大旗,后來事實證明,荀彧的主張是極其正確的。荀彧勸說曹操:
“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荀彧認為現在的天下形勢中,漢室依然是人們心中的正統(tǒng),通過擁立漢室,迎接天子,一方面可以讓曹操的名聲遠播,一方面可以讓天下歸心,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應該去做。
我一直都覺得,荀彧雖然是曹操之臣,但是他心里一直都將自己看作是一名漢臣的。
因此荀彧對于漢室也是對于回護之詞,我認為從始至終荀彧都是一員漢臣,他是反對曹操稱帝的。
三、 曹魏內部的定心針我們可見,后面隨著曹操的事業(yè)越干越大,曹操也需要不斷外出征戰(zhàn),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為曹操來管理內部事務了。內部事務主要包括調集糧草、補充兵員、保持與漢室的良好關系并控制漢室、選拔相應的人才、規(guī)劃大型戰(zhàn)略等。這些事情荀彧都完成地很好。
1、 后勤事務方面 在后勤事務上,荀彧為曹操補充兵員、調集糧草。曹操當時在外打天下,“軍國事皆與彧”??梢哉f曹操在外征戰(zhàn)的時候,除了去一些非常偏遠的地方征戰(zhàn),基本上沒有為糧草、兵源的問題擔憂過,我認為荀彧從中的調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保持與漢室的良好關系并控制好漢室 曹操與漢室的關系非常微妙。以曹操的身份和性格,他不可能對一個小孩子去卑躬屈膝之類的,因此如果曹操直接和漢室打交道的話,恐怕就是血雨腥風不可開交的。因此曹操需要選擇一個代理人,一個漢室也十分信任,自己也十分信任的人去和漢室打交道,這個人就是荀彧了。
要論三國歷史最著名的大戰(zhàn),那當然要數官渡之戰(zhàn)了,正是這場大戰(zhàn)奠定了中國北方的大格局,也為后來的三國一統(tǒng)打下了基礎。 但要論最慘烈的戰(zhàn)斗,鄴城之戰(zhàn)絕對算是其中之一。在這場圍城大戰(zhàn)中,袁家展示了自己最后的底蘊,殘余的河北名士依次亮相,譜寫了屬于自己的慷慨悲歌。 一、圍困鄴城 公元202年,曾經雄踞冀、幽、青、并北方四州的大佬袁紹,已經吐血吐死了。 他死后,三個兒子袁譚、袁茜、袁尚以及一個外甥高干各占一州,互不服氣。曹操來了,還能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可一旦曹操走了,老袁家兄弟幾個立刻開始自我「 ”優(yōu)化”,而且,老袁家兄弟掐架可比打曹操狠多了!演繹著「 ”兄弟相殘猛如虎”的操作。 嚴重內耗之下,老袁家江河日下,曹操則是抓住機會各個擊破。公元204年,曹操的大軍包圍了冀州首府——鄴城! 而此時鄴城的守將正是老袁家的死忠粉審配。 二、審配其人 咱說說審配這個人,當時及后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比如: 正面評價的有:孔融:盡忠之臣也。逢紀: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節(jié)。裴松之: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 而反面的則有:荀彧:審配專而無謀。 曹丕說:袁紹亡于審配、郭圖。 但無論如何,都有一個共識:審配,為人剛正! 按理說,剛正這個詞是妥妥的褒義詞。我們今天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項重任,不就是把大家教導成為一個剛正不阿的正人君子嘛! 可是審配的剛正有點過了: 公元200年,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峙,審配則留守鄴城。結果這時候,前線的謀士許攸的侄子犯了法。 按說,對于情商高一點的,或者原則性不那么強,再或者善于變通的人來說,許攸畢竟正在前線賣命,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背后捅刀子吧?就算處理,也該等到戰(zhàn)斗結束再說。 可是這一套,在審配這里——行不通:許攸?平時就囂張跋扈,不守規(guī)矩。早看你不順眼了!于是,許攸侄子就下了大獄。 消息傳來,接下來的事就不意外了——許攸叛變,又獻計偷襲了袁紹的烏巢。 雖然官渡大戰(zhàn)的主要責任還要袁紹袁大佬自己來負。但也可以說,正是審配的剛正,間接給曹操當了一把助攻手。 這樣的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原則、認死理。如若放在和平年月,他將和董宣、海瑞等人并列??上?,他生在禮崩樂壞、爾虞我詐的亂世! 但即便是亂世,他這樣的人也將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因為他的內心——有堅定的原則。從某種程度說,用這樣的人守城,那也是再合適不過了。 公元204年的2月,曹操開始圍困鄴城,守城的副將蘇由聽說曹操到了,立馬就慫了、降了,鄴城外圍毛城的尹楷、邯鄲的沮鵠,也先后被曹軍打敗,鄴城已經成了孤城。更有辛毗等帶路黨協助,一度讓曹操以為攻下鄴城也就是探囊取物的事。 可是從2月到7月,整整快半年的時間,鄴城在審配的調度、防守之下,即便是挖溝引水徹底斷絕了鄴城外出的通道,曹操也愣是啃不下來。 至于為啥啃不下來,因為審配還是有一定水平的,舉個例子: 曹操大軍到達鄴城后,上筑土山,下挖地道,發(fā)動進攻。審配看見了,就在城下也挖了一圈地道,派專人監(jiān)視,看見曹操的人從哪冒頭,就一刀剁掉腦袋。這操作就像打地鼠一樣,徹底破了曹操的地道戰(zhàn)! 玩地道戰(zhàn),老袁家才是祖師爺! 再舉個例子: 審配的部將馮禮也是個投降派,他給曹操寫信要作內應,并且打開城下小門,讓曹操的三百多士兵進城,被審配發(fā)現后,從城墻頂上用大石頭砸門,將城門關閉,然后就是關門打狗,把進城的曹兵全部殺死。 三、袁尚的救援 一百多天的堅守,對鄴城和審配是考驗,對曹操也是考驗——畢竟你是客場作戰(zhàn),補給線很長的,而且天下群雄還有很多,后方大本營時刻有可能被別人給端掉! 而雪上加霜的是,這一年的7月,鄴城真正的主人——袁尚,終于要回援了。別看袁尚統(tǒng)領的部隊也只有一萬多人,數量不多,可是畢竟鄴城是這些人的老家,如果袁尚足夠聰明,發(fā)揚不怕死的精神,這一萬多人拼了命去死磕曹操,再加上鄴城守軍的內外夾擊,那也真夠曹操喝一壺的。 這袁尚手下還有個妙人——李孚,就是他,大搖大擺的跑進了被圍得水泄不通的鄴城,而他又安然無恙的從包圍圈里跑了出來。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內外溝通任務——約定舉火為號。 總之,只要袁尚和審配兩邊都拼命,這次圍城戰(zhàn)就完全有可能變成對曹軍的反包圍。 可是,袁尚只是個袁二代和官N代,他的一生,母親愛、父親疼,太順了!所以,他完全沒有他爹當年死磕公孫瓚的決心。 袁尚這次來,是沿著西山小路而來的。為什么是山路,因為山高林密,便于逃跑! 這一切都被曹操看在眼里:你沒有必死的決心,那就等著死吧! 在烈火焚天的夜晚,審配、袁尚分別從鄴城包圍圈的內、外殺出,兩只袁家軍想要勝利會師??墒?,袁尚部隊沒有決死一戰(zhàn)的決心,審配的部隊則早已是餓著肚子在戰(zhàn)斗。結果,審配、袁尚的部隊都被曹軍擊敗了。袁尚慌忙沿著西山小路逃竄,審配也只能無奈的退回鄴城。 相比曹操,都說袁紹是志大才疏,可畢竟袁紹和曹操還在官渡過了幾招,在最后時刻才分出的勝負,而袁尚、袁譚這些個二代卻是一招都接不下!袁尚的救援,僅僅一個照面,就徹底失敗了。 而這次救援,則是鄴城最后的機會。 四、埋伏曹操 最強的外援失敗,心理素質差點的,基本就要跪了。 可盡管對袁家二代各種失望,審配還是給手下猛灌雞湯:幽州的袁熙過幾天就要來救我們了!堅持就是勝利! 在猛灌雞湯的同時,審配還在不斷的審查戰(zhàn)場,尋找戰(zhàn)機。還別說,一個斬首行動就差點成功: 曹操打仗喜歡親臨前線,這個習慣就被審配捕捉到了。有一次,曹操又出營巡視圍城部隊,審配就在附近埋伏了弓弩手,一陣齊射,萬箭齊發(fā),其中有幾只還真就射中了曹操——的頭盔,如果不是運氣好,這陣箭雨就能要了曹操的小命。 五、城破 時間來到8月,鄴城已經幾乎成了死城——一半的軍民都已經餓死了。人的毅力真的能被饑餓擊倒——審配的侄子審榮崩潰了,打開城門投降了! 審配在喊殺中驚醒,他下達了最后的處決令:斬殺「 ”叛徒”辛評的一家。等到辛評的弟弟辛毗進入鄴城,也只是看到了一堆尸體。 審配在抵抗中被活捉,押解途中就遇到了兩個「 ”老朋友”: 一個是辛毗,這種滅族之恨——辛毗用馬鞭各種問候了審謀士。 另一個是歷來和審配不合的張子謙,他也先一步做了投降派,看見滿臉是血的審配,笑著說:審配,你也有今天?審配則厲聲呵斥:你個投降派,有啥臉嘲笑我這樣的忠臣? 審配終于見到了曹操,面對這個差點耗干自己意志,也差點要了自己命的審配,曹操很想得到這個人才。 可是審配的回答是: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 審配死了,臨死前,他說了最后一句話:「 ”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結語 后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給審配的詩是: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命因昏主喪,心與古人參。忠直言無隱,廉能志不貪;臨死猶北面,降者盡羞慚。 回顧沮授、田豐、淳于瓊、審配、王修、李孚……這一班河北名士,勝利者曹操不禁感慨:河北義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 參考資料:《三國志》 特別聲明:本文為自媒體平臺「 ”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0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節(jié)是什么人她為什么要罵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