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皇后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的文章
其實,呂后死前曾料到,自己百年之后,呂家人或許會被清算。于是,呂后臨終前,對呂祿千叮嚀萬囑咐,叫呂祿一定不要去給自己送葬,免得為人所制。
可呂祿躲過了初一,卻沒躲過十五,呂祿最終還是被人算計,乖乖地交出兵權,而后呂家被滅門。功臣和劉氏諸王對呂家人多狠呢?且不說呂祿、呂臺、呂媭這樣實權派人物,就是劉章的妻,也被劉章親自派人殺掉了。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劉章和妻子原本挺恩愛的,劉章妻雖為呂家女,但本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原則,已經徹底倒向了劉家,還是免不了被屠戮的命運。
在權力斗爭面前,兒女情長算得了什么呢?不過是多巴胺制造的幻覺吧?
呂家人遭遇如此嚴重的滅頂之災,但跟呂家人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孝惠皇后,卻在誅諸呂的行動中平平安安,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通常認為,孝惠皇后是魯元公主和原趙王張敖的女兒,而魯元公主是劉邦和呂后的獨生女,所以孝惠皇后身上流著呂家的血,符合呂后為孝惠帝挑選皇后時采用的親上加親原則。
但是,別忘了,雖然孝惠皇后身上流著呂家的血,但孝惠皇后身上同樣流著劉家的血,而且流著的是高皇帝身上的血,這跟單純的呂家人完全不同。
功臣和劉氏諸王再怎么大開殺戒,也不敢輕易動彈對他們地位沒有任何威脅的高皇帝骨肉。
為什么我要特意強調威脅呢?
當時的孝惠皇后,只是一個沒兒沒女的寡婦,她這一生,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的政治生命,已經徹底完結了,所以根本不會對功臣和劉氏諸王有任何的威脅。
其實,在誅諸呂行動中,同樣逃過一劫的,還有孝惠皇后的弟弟張偃。
實際上,張偃遠比孝惠皇后具有威脅性,張偃的母親是魯元公主,魯元公主的母親是呂后,張偃也是因為這一層關系才被封為魯王,這跟呂祿、呂臺被封王的原因一樣。
但功臣和劉氏諸王竟然放過了張偃,只是把張偃從魯王的位子上給拽了下來,隨后給張偃封了王。
所以這就涉及到孝惠皇后在誅諸呂行動中安全無恙的最主要原因了,孝惠皇后和張偃都是張家人,而非呂家人或劉家人,他們也并沒有真正依附于呂家,所以就逃過一劫了。
而誅諸呂行動,實際上是一場權力斗爭,在這場斗爭中殞命的,并非只有呂家人,而是威脅以誅諸呂為借口的劉氏諸王,所以,孝惠帝的幾個兒子,都在劉恒繼位的當夜,被誅殺了,這幾個苦命的孩子,身上流著的也是劉家的血,他們也姓劉,他們并沒在誅諸呂的行動中撈到任何好處,反而連性命也丟掉了。
所以,誅諸呂的行動,從頭到尾都不是針對呂家的,而是以齊王劉襄為首的劉氏諸王的搶班奪權。至于呂家,不過是劉氏諸王的絆腳石,所以被踢開了,而孝惠皇后,并不是劉氏諸王的絆腳石,所以就被留著了。
病死的。
如果按照史書記載來說,公元前公元前188年,呂雉患了重病,她生怕自己死后群臣謀反,呂氏天下不保,命趙王呂祿、梁王呂產分別掌管都城南北的禁衛(wèi)部隊,任呂產為相國,將呂祿的女兒指配給小皇帝劉弘做皇后。呂雉做好最后的安排,使一命嗚呼。
公元前180年八月一日,呂后病逝于未央宮,終年六十二歲,與漢高祖合葬長陵。呂后陵位于陜西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鄉(xiāng)三義村,在高祖長陵東南200米處。陵高32米,底邊東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邊緣,遠望如同山丘,顯得異常雄偉。
死因爭議
史書記載,呂后“病犬禍而崩”。舊史多以趙王如意作祟為解,后人又往往視為不經之語。有學者從醫(yī)療史的視角認為,從《史記》《漢書》等書對呂后遭遇犬禍記述的異同,襲擊呂后倉狗的出沒特征。
呂后由腋傷、病重到亡故的時間、癥狀及其在此期間的表現來看,漢人“如意為祟”、“妖象犬形”等看似荒誕的記載,實際隱喻著對呂后病狀的合理描述,其中透露出的種種跡象表明,呂后腋傷起于狾狗的抓咬,最后的死亡也是因狂犬病的發(fā)作所致。
呂后死后,呂家唯一的靠山倒了,以劉璋為首的劉氏家族害怕被呂氏家族吞并,就和幾個有軍功的大臣把呂氏家族清算了。擁護劉姓江山的大臣也選擇團結起來主動出擊,合伙清算了呂家。
一、呂后
呂雉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在劉邦創(chuàng)建并穩(wěn)定大漢的過程中,呂后也是功不可沒的。她不是只會躲在劉邦身后的小女人,她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也能掌握漢室江山的命運,她是一位很有野心的女性。
呂雉幫助自己仁厚懦弱的兒子劉盈奪得了皇位,也就是漢朝的第二位君主,漢惠帝。劉盈性格既不像劉邦也不像呂雉,他從小就被母親保護的很好,所以性格軟弱成分占大部分。
劉盈繼位之后,呂雉選擇了垂簾聽政,兒子劉盈就像是她的政治傀儡。此時的漢室江山事實上掌握在呂氏手中,呂雉安排許多外戚人員為朝廷重臣,為了保護呂氏的利益,呂雉甚至讓自己的外孫女嫁給了漢惠帝做皇后,小小年紀就被自己的祖母利用成為了政治犧牲品。
后來呂雉去世,劉章兄弟二人起兵對呂氏一族進行肅清,將漢室江山拿了回來,漢朝的開國元老又迎接遠在代國的代王劉恒繼承皇位,史稱漢文帝。
二、呂氏滅亡
呂后去世后,功臣們一開始沒打算將呂氏集團趕盡殺絕的,他們希望呂氏集團能夠放棄部分權力,使得皇族、外戚和功臣三個集團能夠相互平衡,而不是一家獨大,這符合功臣集團的利益。
陳平、周勃因此密謀,讓呂祿(呂后的侄子)的好友酈寄給他進言?高帝和呂后共同平定天下,劉氏族人封立九位國王,呂氏族人封立三位國王。而今太后去世,您既然佩戴趙王印,應該去封地鎮(zhèn)守。如今您仍做上將軍,統(tǒng)軍駐守長安,這就會被大臣諸侯所猜疑。您何不歸還印信,把軍隊交給太尉?這樣就可高枕無憂,世代為王了。?
但是此時的少帝劉弘年紀太小,無法調節(jié)雙方矛盾,其次劉章為首的皇族勢力又在旁煽風點火,一副要將呂氏集團趕盡殺絕的樣子,呂氏集團自然不敢輕易交權。這時呂氏集團內部又因為是否要交權而無法上下一心,且缺少統(tǒng)軍人物,最后被功臣集團和宗親聯合鏟除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2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