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為什么不承認晉朝
這里我們所說的晉朝主要是指西晉,因為東晉是被規(guī)劃到南北朝時期了。西晉便是當時三國一統(tǒng)之后,司馬懿奪權(quán)所建立的國家,但是呢,可能很多朋友會發(fā)現(xiàn),歷史上對于東晉還是有些許記載的,但是對于西晉的記載卻是少之又少,這是為何。
首先,因為西晉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存在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東西晉加起來一共也才155年,實在是沒有被記載的必要,更何況單論西晉,那更是短短數(shù)十年,實在是沒有必要浪費筆墨來記載一個數(shù)十年的朝代。
那么有朋友會問,秦朝隋朝不也是幾十年嗎,這里要說的是,西晉跟秦朝隋朝沒法比啊,整個晉朝155年都沒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貢獻,對于史學家們對歷史的研究更是沒有一點幫助,所以后世也就干脆對于這個短命的朝代不多加記載,讓后世知道有這么個朝代便行了。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晉朝為什么不寫入歷史
晉朝前面是三國,后面是南北朝。這兩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紛亂時期,而晉朝就恰好夾在這兩個時期之間,相對來說,晉朝是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歷史就略顯平淡,遠沒有三國,南北朝時期來的精彩。
在歷史上,在朝代名字上,經(jīng)常會將“魏”和“晉”放在一起稱作魏晉。這也和魏與晉之間的淵源有關(guān)。曹魏西晉,實際上只是一個前后擁有兩個皇室的同一套功勛人馬的官僚集團,曹魏與西晉雖名為兩朝、歸屬兩姓,卻可以視為一個政權(quán)去看待。
三國時期故事的精彩程度基本上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三國這一個時期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十分鐘重要的比重。但是,三國時期越精彩,就越能凸顯出晉朝的落寞。
注意
晉朝是漢末以來中國文化的中衰期。在這一個時期,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處于停滯階段。最能反應這一個現(xiàn)象的就是在晉朝出的著作十分的少。中國的文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載體,就是書籍,書籍可以呈現(xiàn)出一個時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思想,教育等。但是在晉朝這個時期,著作少,實在是反應了但是文化的停滯。
說起晉朝,大家第一感覺會是這個朝代存在感比較低,而且在正史中被提及的也很少。主要還是因為晉朝讓整個中原退步了幾百年,而且也是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幾乎找不到一處安詳之所。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成了晉朝的代名詞,所以很多人都說晉朝是歷史上最爛的一個朝代,可能也沒錯,司馬懿的兒子和孫子能力都比較出眾,但到了第四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國歷史上有出現(xiàn)了不少亂世,而在亂世之后則會有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出現(xiàn)。在這些大一統(tǒng)的王朝中,有一些是如漢、唐的強盛繁榮,也有一些是如秦、隋的短命而亡。然而除此之外,還出現(xiàn)了一個地位極為尷尬的大一統(tǒng)王朝,由于它在歷史上的屈辱存在,使得它在正史上都排不上位!這就是短暫而又恥辱的大一統(tǒng)王朝西晉。
西晉是通過禪讓建立的國家,從曹魏時期的司馬懿開始,司馬家族就在謀劃著篡奪曹操后人的江山。得益于司馬家族的長壽基因,司馬懿在熬死了曹丕、曹叡這兩位曹魏王朝中比較有才干的皇帝后,就逐漸的攫取了本屬于曹魏家族的權(quán)力。到了司馬炎這一代,經(jīng)過了自己父親和祖父的努力,司馬家族終于如愿改朝換代,于公元265年逼迫曹魏最后一個皇帝曹奐禪位,建立了晉朝,史稱西晉,而司馬炎也就成了開國皇帝,史稱晉武帝。
雖然西晉在建立后不久,就大舉南下,滅掉了江南的孫吳政權(quán),結(jié)束了自漢末以來的分裂混亂局面,但是由于司馬家族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早就形成了龐大的權(quán)貴集團,因此西晉建立,政風就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舉國都沉浸在奢侈腐敗的氣象之中。這時,西晉在政治上還出現(xiàn)了致命的一點,那就是開倒車搞分封制。
司馬炎即位后,即大肆的分封司馬皇族子弟為諸侯王,這就是使得各諸侯王手里都掌控著相當一部分實力。等到司馬炎死后,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卻是個“傻子”皇帝,根本無法威服各諸侯王,而這時又有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擅權(quán)弄國,于是就使得手握兵權(quán)的各諸侯王心生異心,最終爆發(fā)了意在爭奪西晉最高權(quán)力皇權(quán)的八王之亂。
這場戰(zhàn)亂前后共歷史16年,使得西晉的社會經(jīng)濟嚴重破壞,西晉統(tǒng)治集團的力量也在內(nèi)戰(zhàn)中消耗殆盡,這就讓北方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看到了機會。于是趁著中原地區(qū)國力空虛之際,大舉入塞,陸續(xù)建立起了數(shù)個非漢族政權(quán)。永興元年(304年),南匈奴貴族劉淵于離石起兵建立了漢(前趙)政權(quán),由此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劉淵的兒子劉聰率兵在寧平城殲滅了西晉10萬大軍,隨后大軍一路南下,直接攻入了西晉的首都洛陽,俘虜了晉懷帝,誅殺王公貴族3萬多人,史稱“永嘉之禍”,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從此北方的中原大地淪陷入胡人之手,由于種族之間的仇視與血腥屠殺,中原的漢人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華夏文明進入了史上最為黑暗的十六國時期。
而僥幸活下來的一些西晉皇室和一些不愿為胡人效力的漢人紛紛“衣冠南渡”,逃離開水深火熱的中原地區(qū),在南方建立了“東晉”政權(quán),西晉由此結(jié)束了他恥辱的一生。
從皇族諸侯王之間的內(nèi)亂到被胡人趁虛而入,一舉滅國,在當時沒有哪一個漢人能夠接受這樣的恥辱。自秦始皇大修長城防備匈奴民族后,漢人對胡人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大的虧,這對于中原漢人而言是一個永遠無法磨滅的恥辱印記,更是使得西晉永遠遺臭萬年。
因此西晉雖然也是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但在后世上遠遠沒有如同漢唐明的地位,也不如即使是秦隋這樣同它一樣是屬于短暫的大一統(tǒng)的王朝,而只能成為一個恥辱到都排列不到正史地位的王朝而存在。
晉朝雖然在歷史上存在了100多年,但是由于晉朝沒有什么精彩的歷史故事,文化衰落,耳熟能詳?shù)挠⑿廴宋锘緵]有,而且朝廷內(nèi)斗嚴重,沒人愿修史書,再加上五胡亂華的事件,導致歷史空白。所以晉朝在歷史上存在感很低。
晉朝的朝代特性很特殊,前有三國,后有南北朝。這兩個朝代都非常亂,但是有很多精彩的歷史故事,無論老少還是婦孺,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它們的故事。相比之下,晉朝的歷史就平淡多了,也沒多少大家熟知的精彩故事,這一對比,晉朝更加沒存在感了。
中國文化在晉朝的時候是停滯不前的,大家熟知的名人非常少,著作當然也就少了。眾所周知,在古代,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書籍,可是一個連著作都沒多少的朝代,又怎么可能有文化呢?
很多朝代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可是晉朝,被大家所知道的幾乎為零,了解一個朝代又少了一個渠道。
晉朝很少被人獲知,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因為正史的缺失,為什么晉朝沒有正史,因為晉朝朝廷很亂,結(jié)構(gòu)非常復雜,大家都只顧得上內(nèi)斗了,誰還愿意去修史書?再加上五胡亂華,導致史料缺失,記錄也是非常混亂不堪,晉朝因為內(nèi)憂外患忙得焦頭亂額,哪有多余的精力顧得上去修史書?
一個朝代被后人熟知,很大的因素來自影視作品,晉朝因為歷史的空白而很少能想出題材,導致沒什么影視作品,所以很多人對晉朝的印象都很陌生。
一個沒有正史的朝代怎么可能被人提及?大家想要了解都無從得知,頂多通過野史或者其他朝代的正史來獲知??傆幸惶?,它會慢慢被后人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謎團重重的秦朝軍工廠